烏龜自從三年前贏了跟兔子的那場比賽后,就再也沒有贏過任何比賽,所以它整天縮在家里,不敢出來見人。
一天,烏龜的好朋友蜥蜴來看它。一見面,蜥蜴就關切地問:“烏龜老弟,你為什么整天愁眉苦臉、茶飯不思?”
烏龜長嘆一口氣,說:“唉,這幾年我只贏過兔子一次,而且還是因為兔子中途睡覺,我才贏的。現在,大家一定都在背后議論我的無能。你快幫幫我吧!”
“哦,原來是為這事苦惱呀。別急,咱們還是找找原因吧。”
“你一定有辦法,快告訴我該怎么辦!”
蜥蜴沉思了一會兒,慢悠悠地說:“依我之見,你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想,你整天背著重重的殼,動作當然快不起來了。你瞧,人家小學生為了減負,連書包都不背了。你這殼,也該下崗了。”
“什么?讓我的殼下崗?那可不行!我們烏龜祖祖輩輩都背著殼,我怎么可以……”
“我說烏龜老弟呀,你也該換換腦筋了。你瞧我,行動自如,無‘殼’一身輕嘛!”
“你老兄的話倒也有些道理,我就試試吧!”
第二天,烏龜就請螃蟹來為自己撬掉了背上的殼。但從此以后,烏龜別說參加比賽了,就連日常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了。烏龜后悔極了,它告誡自己的后代:“盲目地減負是要吃苦頭的。解決問題還要從根本上找原因。”
(指導老師:孫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