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墮落、自殺,近年來這些發生在中學生身上的令人心碎的事,已使我們耳不忍聞、目不忍睹了,我們該由這一起起慘痛的事件作一點冷靜的思考了。我們可愛的中學生們的心理已經脆弱得經不住一點點沖擊,遇到一點挫折、困難、冤枉、委屈,就感到痛苦得仿佛到了人生末路;他們缺乏不倒的毅力,缺乏頑強的意志,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吃苦的精神。總之,他們缺乏生命中重要的成分———“鈣”。
或許,你會說:我不缺鈣,我的意志堅強得很,風吹不倒,水沖不垮。可是你自己制定的計劃為什么常常不能如期完成,你自己確立的目標為什么最終往往不能實現?一到冬天,你就賴在被窩里睡懶覺,以致誤了早操,誤了早讀;你對某個學科不感興趣,不是努力去學,而是得過且過,甚至放棄;你在遇到難題時,不是積極主動地去獨立思考、解決,而是立即就去請求別人幫助;你的功課沒有做完,別人一聲招呼,你就忍不住出去玩了;你決心從明天開始努力學習,可是到了第二天,一輪紅日升起時,你的決心又煙消云散了;你借了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就忍不住在上課時偷看;一項本該早已完成的任務,老師、家長不催促你,你就無限期地拖延下去,直至忘卻;你還比一般人更怕痛,稍微有點頭疼腦熱,就呻吟不止。
無須多舉例了,你還能說你的意志堅強嗎?
意志堅強的表現不是口頭承諾,而是身體力行。
高爾基的話足以提醒我們:“意志力的薄弱,是最兇惡的敵人。”頑強的意志,是人生道路上一股強大的推動力,推動著人走向成才,走向成功。意志鑄造強者。縱觀人類歷史的長卷,那最動人、最壯麗、最可歌可泣的篇章,無一不是人類意志的贊美詩。
大文學家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音樂大師貝多芬說:“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
拿破侖的體驗是:“勝利,屬于最堅強的人。”
發明大王愛迪生更是一語中的:“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志,就是他堅強的意志。”
可是,親愛的同學,你的意志為什么那么脆弱,脆弱得像根豆芽菜?
你所缺乏的“鈣質”,就是克服困難的勇氣,承受挫折的能力。因為你碰到困難,急流勇退;遭遇挫折,一蹶不振。
殊不知,沒有困難,也就沒有意志。每克服一個困難,意志便得到一次鍛煉;勇于跨越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你就會享受到克服困難后的自豪與快樂。
困難要堅決克服,挫折具有兩重性,既會使你悲觀失望,失去前進的動力,也會讓你激發出更大的意志和力量。有句話說得好:“只有遇上礁石,才會激起浪花。”
你想要“鈣質”過硬,還必須學會吃“苦”。美國和加拿大有很多城市每年舉辦“鐵孩子”運動,比賽內容為連續進行長距離游泳、騎車越野和長跑;日本中小學普遍開設鍛煉課,在嚴冬時節組織孩子身著短衫短褲,進行戶外長跑,讓孩子們上“吃苦”這一課。困難和挫折會主動地找你,你也要主動地找“苦”吃,因為“吃苦是成人的門檻”。
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有了承受挫折的能力,有了吃苦的精神,你也就吸收了足夠的精神鈣質,你也就煉就了頑強的意志,你也將成為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不要抱怨,不要灰心,不要氣餒,畢竟,你的人生路才剛剛開始。頑強的意志要靠自己去鍛煉,精神的“鈣質”要靠自己去汲取,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要靠自己去塑造。因為你已經長大,應該對自己負責。
請記住,“吃苦”是成人的門檻;學會吃苦,才不會“缺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