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節奏(zòu)是韻律(yùn lǜ)的一部分,要想具有感受詩的韻律的能力,光唱兒歌培養節奏感還是很不夠的,我們還應該了解押(y?。╉崱?/p>
漢語是有聲調的,如:“八、拔、把、爸”四種聲調。漢語的讀音由聲母、韻母和聲調組成,如果一首詩每一句或隔(gé)一句最后的那個字的韻母都相同,我們就稱它為“押韻”。在漢語中,同一韻母的字很多,押韻并不困難,押韻也就成了漢語詩歌的一大特色。如大家都熟悉的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逼渲械摹肮狻薄八薄班l”的韻母都是“ang”,我們就說這首詩押的是“ang”韻。其中,“光”“霜”“鄉”就是這首詩的“韻腳”。
押韻的詩讀起來,瑯瑯上口,極富有音樂的節奏。如著名詩人戴望舒的《雨巷》,家喻(yù)戶曉(xiǎo)。這首詩這樣受歡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詩的音韻節奏好。讓我們先來讀上幾遍,盡情地感受它的韻律吧。
撐(chēng)著油紙傘,獨自/彷徨(páng huáng)在悠長,悠長/又寂寥(jì liáo)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chóu yuàn)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yōu)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欣賞完這優美的詩篇,我們再來找找它的韻腳。發現了嗎?它的“長”“巷”“娘”“芳”“徨”的韻母都是“ang”。有了這些韻腳,我們讀起來詩的韻味就很濃。不信,你把“雨巷”換成“胡同”,把“姑娘”換成“少女”,把“芬芳” 換成“香味”,再讀讀看,雖然詩的意思沒有變,但是感覺上就大不一樣了。
怎么樣,知道押韻的厲害了吧?下面再送小朋友一首著名詩人臧克家創作的《你看你這小姑娘》,好好讀一讀,再找找它的韻腳,體會押韻的妙處。
你看你這小姑娘,/委委屈屈小模樣,/小辮像搖撥浪鼓(bō lɑng gǔ),/又蹦(bèng)又跳要出莊。
眼皮包著兩汪淚,/嘴角拴(shu?。睿┳⌒【d羊,/委委屈屈小模樣,/你看你這小姑娘。
買糖沒有遂(suì)心愿?/看中什么花衣裳(shɑng)?/還是和同學翻了臉?/請問你這小姑娘。
不為這也不為那,/生氣只為事一樁(zhu?。睿纾?,/要到水庫去挖土,/媽媽說:鋤(chú)頭桿兒比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