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又稱神經官能癥,很常見。主要癥狀是情緒易波動,煩燥不安,注意力與記憶力減退,易興奮,易疲勞,睡眠節律紊亂,頭項部痛,腰酸背痛,胸悶,心悸,陽痿,月經失調等。自覺有重病在身,顧慮重重。
要緩解神經衰弱的癥狀,治療應以益氣養血、寧心安神為主,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山藥白芍粥:山藥25克,白芍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二藥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者一、二開即可,每日一劑。適于肝郁脾虛之情緒低落、失眠、食欲差者。
遠志蓮米粥:遠志25克,蓮米15克。將遠志、蓮米泡去心皮,烘干研末,用大米100克煮為稀粥,待熟時,放入遠志蓮米粉,再煮一、二開,隨意食用。可養心益腎,適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健忘、心悸、失眠等。
白芍茯神粥:白芍、茯神各15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將二藥煎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適于頭暈目赤、失眠多夢、頭痛。
小米粥:小米100克,雞蛋1枚,大棗15枚,先將小米淘凈與大棗煮粥,待熟后放雞蛋調勻煮熟,睡前食用,適于心血不足,煩燥失眠。
百合柏仁湯:百合25克,柏子仁15克,夏枯草15克,蜂蜜適量。將三藥加水煎后取汁,蜂蜜調勻,每天一劑,分兩次喝。可清肝瀉火,養心安神,適于煩躁易怒、頭痛失眠等。
八寶粥:芡實,苡仁,扁豆,山藥,蓮米,桂元,紅棗,百合各5克,大米150克。先將八味藥煎40分鐘再放入淘凈大米繼續煮熟粥,加入適量白糖,分次食用,連用3天,可補益氣血。適于體弱乏力,泄瀉,口渴,失眠等。
桑烏豬肝:桑仁、首烏各15克,豬肝250克,調料適量。將二藥煎取汁,將豬肝洗凈,鍋中放植物油燒熱后,下蔥姜爆香,下豬肝片,炒至變色,下藥汁和醬油、酒少量,炒至豬肝熟后,食鹽、味精等調服。可養肝益腎,適用于肝腎陰虛之情緒不穩,煩躁易怒,肢體抖動,失眠多夢等。
●注:上述方中藥是藥食同源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