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必須補鐵
仔豬特別是1月齡以內的哺乳仔豬生長發育特別快,如果鐵供應不足,會產生貧血。正常情況下,仔豬也有個生理性貧血期,若鐵供應不足或不及時,則難以度過這一時期。
⒈貧血的癥狀 1月齡以內的哺乳仔豬,精神不振,離群伏臥,食欲減退,營養不良,被毛逆立,體溫偏低,眼結膜蒼白,耳殼灰白,針刺少出血,呼吸脈搏增加,運動喘息,血液不易凝固,有時突然死亡。
⒉貧血的預防 加強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多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飼料,注意補飼鐵、銅、鋅等微量元素,也可以在豬舍內放置裝添有深層干燥紅泥土的食盤。可于3日齡肌注一次右旋糖酐鐵2毫升,或鐵鈷注射液2毫升。
⒊貧血的治療 ①口服補鐵劑。常用的鐵制劑有硫酸亞鐵,乳酸鐵、還原鐵等。為促進鐵的吸收,常配伍硫酸銅,即硫酸亞鐵2.5克、硫酸銅1克、水1公斤混勻,每公斤體重的豬內服0.25毫升,每日1次,連用1~2周。也可用硫酸亞鐵100克,硫酸銅20克,研細拌入5公斤細沙或紅土中,撒入豬舍,任豬自由舔食。②注射補鐵劑。常用的有右旋糖酐鐵、鐵鈷注射液。也可用復方亞鐵注射液和山梨醇鐵等。鐵鈷或右旋糖酐鐵2毫升深部肌肉注射1次即愈,必要時1周后再半量肌注1次。(江蘇 朱乃洲)
肉鴿采用人工配對好
歷來養鴿者都采取自然配對法,讓鴿群自由繁殖生產。我中心在養殖過程中,發現肉鴿自然配對具有時間長、易造成近親繁殖、公母種鴿大小不對稱、生產效益差。為此,我們實施了人工配對法。實踐證明,人工配對法大大提高了肉鴿的經濟效益。其具體做法是:
首先制定留種標準,留種鴿苗應具有羽色純、健康、體大、喙紅等條件。其次對3 ~ 4月齡青年種鴿進行選留和雌雄分欄試養:當青年種鴿養至5月齡時(自然配對鴿群一般需養至6月齡)即按選育的標準進行雌雄搭配,放進種鴿籠。平時加強觀察,以提高雌雄鑒別準確率,以使配對率達到100%。雌雄種鴿的不同特征是:公鴿喙寬大且短,母鴿喙細窄且長;公鴿“咕咕”叫且轉圈,母鴿“嗚嗚”叫且不動;公鴿髂骨窄且堅硬,母鴿髂骨寬且柔軟;公鴿泄殖腔小且呈五星狀,母鴿泄殖腔大且呈半月狀;公鴿外形雄壯,母鴿外形秀美。2003年9月10日,我中心對5月齡1000對青年種鴿均采用上述方法配對上籠,在8天內達到親和狀態的青年種鴿有980對,占總數的98%。2003年9月25日前后,該批青年種鴿陸續產蛋,授精率96.8%,成活率94.2%。且整個鴿群生產期提前1個月,節約飼料3000多公斤,節省開支7000余元,若以每對商品鴿市場價20元計,計增收1.6萬余元。
實踐證明,肉鴿人工配對有三個優點:一是避免近親繁殖,克服了自然配對導致的品種、毛色、體型、體重等差異,獲得優良的后代;二是簡便易行,適宜各種形式鴿場肉鴿的配對,特別適宜于籠養肉鴿的配對;三是縮短生產周期,投入生產迅速,經濟效益顯著。(湖北省當陽市畜牧局特養研究中心 賀春華 熊謙 郵碼:4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