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殘留是指農藥噴灑到農作物上或施到土壤中,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淋、揮發、生物分解等作用,絕大多數消失后,留下的微量農藥及其有毒衍生物。殘留農藥對病蟲、雜草無效,但對人畜和有益生物有毒,稱為殘毒。這些農藥殘留可以通過生物富集和食物鏈逐漸在人畜體內積累,最終造成危害。因此,降低農藥殘留是安全用藥的基本要求之一。目前,減少農藥殘留有以下幾條途徑:
1.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這對果樹、蔬菜、藥材、煙草等作物來說特別重要。
2.不能在安全間隔期內施藥或收獲作物。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藥至放牧、收獲、使用或消耗作物前的時期,也就是自噴藥后到殘留量降到最大允許殘留量時所需的時間。各種藥劑的安全間隔期因藥劑品種、作物種類及施藥季節的不同而異,如40%樂果乳劑在蘋果上的安全間隔期為7天,而在柑橘上為15天。在實際生產中,最后一次噴藥到作物收獲之前的時間間隔必須大于所規定安全間隔,不允許在安全間隔期內收獲作物。
3.準確掌握用藥量,盡量減少藥劑的濃度、劑量和使用次數。
4.進行去污處理。對殘留在水果、蔬菜表皮或內部的農藥可用水、溶劑、或蒸汽洗滌,減少殘留。
5.采取避毒措施。在遭受農藥污染地區,一定時期內不要栽種易吸收農藥的作物,可栽培吸收農藥少的作物品種或改變栽培制度,減少殘留的污染。(山東省諸城市農技中心 趙光海 郵碼:2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