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慶祝《人民文學》創刊55周年酒會暨2004年度“茅臺杯”人民文學獎頒獎典禮在這里隆重舉行。首都文學界的領導、作家、評論家、讀者近200人參加了這一活動。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人民文學》作為中國作協機關刊物55年來對中國當代文學繁榮和發展所發揮的重大推動作用。
《人民文學》創刊于1949年10月26日,是新中國第一份文學期刊,首任主編茅盾,艾青、丁玲相繼任副主編。毛澤東主席為創刊號題詞:“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問世”。《人民文學》史研究者、華東師大教授吳俊指出:“在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上,創刊迄今的《人民文學》無疑堪稱最為重要、最為突出也最具權威性和代表性的文學刊物。”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在歷屆全國性文學評獎中、在其他各種文學評選活動中,《人民文學》發表的作品特別是中短篇小說的獲獎數量常常居于群刊之首。

2004年度“茅臺杯”人民文學獎,中篇小說獎由映川、曉航和陳應松獲得;短篇小說獎頒給了莫言、須一瓜和張楚;于堅、格致獲得散文獎;詩歌獎由雷抒雁、張執浩分享。
“茅臺杯”人民文學獎是由貴州茅臺集團與人民文學雜志社共同設立的年度文學獎項,今年是第二次舉辦,被稱為“國酒”與“文學國刊”的合作。與其他各種期刊獎不同,茅臺杯人民文學獎設立了完全獨立的評委會,由雜志社以外的讀者、作家和評論家組成,人民文學雜志完全不介入意見。本屆評委會除讀者外,包括劉震云、陳染、鄒靜之3位作家和陳曉明、季紅真、白燁3位文學評論家。《人民文學》有關人士表示,作品好不好,最終要看讀者的感受和文學界的專業意見,與其關起門來自說自話,不如敞開門,由讀者、作家和批評家做出評判。
本屆“茅臺杯”人民文學獎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是,除雷抒雁、莫言、于堅等文壇名人之外,獲獎者大多為生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新銳作家。《人民文學》常務副主編韓作榮指出:《人民文學》既發表名家的代表作,更注重文學新人的成名作,因為名家都是由無名而來,而中國文學的繁榮局面正是由一代一代作家共同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