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以千計二戰(zhàn)后的企業(yè)家創(chuàng)造了現今世界財富中的絕大部分,而他們現在都已到了考慮讓位于下一代的年齡,《財富》中文版刊文指出現今進入
家族企業(yè)表現更出眾
與許多驕傲的企業(yè)家一樣,高通公司創(chuàng)始人和首席執(zhí)行官歐文·雅各布斯喜愛談論自己的公司。創(chuàng)業(yè)之初整個公司只是圣迭戈一家比薩餅店樓上的一間辦公室,如今它已成長為擁有數十億美元資產的電信王國。同樣,與許多驕傲的父親一樣,雅各布斯更愛談論自己的孩子。長子保羅正嘗試著帶領高通公司開發(fā)無線互聯網技術。幼子杰夫最近被任命負責公司的風險資本業(yè)務。但是,當被問及是否希望讓兩個兒子中的一個繼承他的首席執(zhí)行官職位時,67歲的雅各布斯卻緘口不語。他以一種外交辭令解釋說:“我希望公司能繼續(xù)為眾多才華橫溢的人提供令人心動的機遇,他們既可以來自雅各布斯家族,也可以是家族以外的人。”
雅各布斯的緘默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美國商界人們普遍認為,家族與生意決不可混淆,而雅各布斯的沉默只是對這一看法的回應。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認為家族控制的公司是一種非美國化的產物。一位著名的股票分析家說:“一般情況下,華爾街對家族經營的公司都持懷疑態(tài)度。有時最大限度謀取股東價值的戰(zhàn)略會與家族的目標相悖。”
如果這些批評家的看法是正確的,那么全球經濟將很快陷入一場混亂。因為當今的時代不折不扣是一個家族下一代接班的時代。數以千計二戰(zhàn)后的企業(yè)家創(chuàng)造了現今世界財富中的絕大部分,而他們現在都已到了考慮讓位于下一代的年齡。
家族利益與股東價值真的就如此勢不兩立嗎?與華爾街廣為流傳的看法相反,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和學者發(fā)現,家族控制的公司實際上比那些非家族控制的同類公司表現更為出色。此外,在全球經濟中家族企業(yè)所扮演的角色遠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據家族企業(yè)研究所統計,家族經營的公司為美國創(chuàng)造了78%的就業(yè)機會,雇用了60%的勞動力,其產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50%。在美國以外,這些比例甚至更高。而且,家族公司并非只是控制嚴密的私人公司,或者夫妻店形式的雜貨鋪,他們在《財富》500強企業(yè)中占三分之一左右。
讓位給下一代
從10月到來年1月的每個周日,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會一邊打開電視收看橄欖球比賽,一邊開啟一瓶啤酒。假如那是一瓶百威啤酒──由于它是美國銷量最大的啤酒,你很可能打開的就是它──它產自百威公司,該公司36歲的副總裁奧古斯特·布施很快將取代其父成為布施家族執(zhí)掌該公司的第五代領導者。如果橄欖球比賽是由福克斯電視臺轉播,該電視臺歸媒體巨擘新聞集團所有。掌控新聞集團的是70歲的澳大利亞顯貴默多克,他正在培養(yǎng)自己的兩個兒子,29歲的拉克倫和28歲的詹姆斯繼承公司。全世界許多有影響力的大公司都在培養(yǎng)下一代領導人,以便讓他們接管家族生意。去年,辜濂松成為臺灣中國信托商業(yè)銀行的總裁,頓時有人據此猜測,他很快將接替67歲的父親擔任臺灣最大的私人銀行的董事長,該銀行也是辜氏家族龐大的金融王國的旗艦資產。
在日本,人們普遍認為豐田昭男有可能接替其父豐田助一郎,成為世界上最具價值的豐田汽車公司的總裁。如果他繼任公司總裁,也將和小威廉·福特一道成為年輕一代的汽車家族接班人。小威廉·福特1999年就任以其曾祖父命名的公司的董事長,成為20年來該公司第一位擔任董事長的家族成員。在加拿大,億萬富翁肯尼斯·湯姆森剛剛任命其子大衛(wèi)接任湯姆森集團董事長一職,該集團是全球法律和金融信息供應商。另一位加拿大人皮埃爾·卡爾·佩拉杜在其父皮埃爾1997年逝世后接管了世界上最大的印刷公司 Quebe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