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商業巨星安然、世通、瑪莎·斯圖爾特的墜落攪得美國股市人仰馬翻,余音未了,科茲洛斯基案又閃亮登場。美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都怎么了?這些丑聞又如何曝光的,《華盛頓觀察》周刊給了讀者一個答案
美國Tyco 國際公司前首席執行官科茲洛斯基在美國可以說是聲名顯赫。1992年,科茲洛斯基執掌大權時,Tyco市值大約15億美元,但十年后,Tyco已經發展成為市值1060 億美元的跨國集團。
2002年9月,科茲洛斯基和Tyco公司原首席財務官員(CFO)馬克·斯沃茨 一起被起訴,指控多達37項,包括通過操縱股價、盜竊、偽造文件和公司腐敗非法獲利6億美元。 案件審理到2003年10月,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控方獲得了一盤錄像帶,以此作為指控科茲洛斯基肆意掠奪公司資產的證據之一。
錄像帶風波
2003年10月27日, 紐約曼哈頓地方法院沒有往日唇槍舌劍的喧囂,陪審員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觀賞一盤錄像,內容是2001年科茲洛斯基為妻子凱倫在地中海撒丁島上舉辦的豪華生日聚會。
其中一場晚會模仿羅馬帝國的歡慶場面,大批演員、模特裝扮成角斗士和羅馬美女在游泳池邊載歌載舞。光為歌手Jim Buffett, Tyco公司就支付了25萬美元。晚會在撒丁島上的一家豪華酒店舉行,每個房間一晚房費要在1000美元以上。
更讓陪審員瞠目結舌的是晚會上與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大小一模一樣的冰雕,從大衛雕像那舉世聞名的部位噴涌出伏特加,注入高腳杯中。接著,畫面上出現了形狀為一個女性軀體的生日蛋糕,蛋糕“胸部”火花四射,頗為壯觀。
除豪華生日晚會外,被邀的75位賓客還參加了為期7天的海濱燒烤、打獵及潛水等活動,狂歡耗資210萬美元,一半由Tyco買單。
豪華聚會只是科茲洛斯基奢侈生活中的冰山一角。他在紐約購買了價值1680萬美元的房子,一個淋浴簾就花了6千美元,支出全都由公司付賬,也成為后來“盜竊公司資產”指控的一部分。
機關算盡為聚財,附庸風雅而落馬
科茲洛斯基總是通過各種名目使公司的錢大筆流入自己腰包。
2001年,在科茲洛斯基力促下,董事會批準了一個專項貸款計劃,借錢給部分公司職員幫助他們把家搬到紐約。科茲洛斯基后來“大方”地通知人力資源部副總裁普魯,說雇員不用歸還貸款也不用付利息。普魯夫人說她聽到這個命令驚呆了,因為這項福利“實在是太大了”。僅從這一項搬家貸款項目中,科茲洛斯基和CFO馬克斯沃茨就分別獲利3200萬和1600萬美元。Tyco董事會則稱對此毫不知情。
1997年,Tyco“反向收購”了ADT公司,使Tyco的注冊地點變成了百慕大,Tyco原來年收入的35%都要繳稅,現降至18.5%,使得Tyco每年能避稅6億美元。生意頭腦靈活的科茲洛斯基的確為公司賺了更多的錢,但是他也轉而將Tyco薪酬制度全面和ADT接軌,使自己的年薪從1997年的880萬美元飛升到1998年的6700萬美元,1999年達1億7千萬美元。
科茲洛斯基還特別善于“替公司大方”。他向公益慈善事業和教育大量捐款,增進自己的公共形象,然而在他個人名下的捐款中,有4300萬美元實際上是由Tyco付賬。
科茲洛斯基東窗事發和他附庸風雅有關。 2001年底,他在紐約購買了莫奈和雷諾阿的兩幅名作,美國不同州銷售稅不同,科茲洛斯基選擇送貨單在新罕布希爾州簽收,這樣他就可以免交紐約州8%的銷售稅。僅莫奈一幅畫,他就免繳稅款32萬5千美元。然而送到新罕布希爾州的是畫的空盒子,這兩幅價值連城的世界名作都掛在科茲洛斯基在紐約的豪華公寓里。銀行發現了這一交易的破綻,引出了這一段震驚全美的商業腐敗案。
同其他美國公司丑聞案有所區別的是,科茲洛斯基案的情節比較簡單,按照石板雜志(Slate)的說法,就像“雜貨店的收款員直接從收銀機往自己腰包塞錢”。
為什么美國“公司老總”也可以一手遮天?
科茲洛斯基案為美國最近兩年層出不窮的企業丑聞又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美國商業巨星安然、世通、瑪莎·斯圖爾特的墜落攪得美國股市人仰馬翻,余音未了, 南方保健(HealthSouth) 和科茲洛斯基案又閃亮登場。這讓人不僅心生疑問:美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中國人俗稱的公司老總,都怎么了?為什么效率至上、掙錢第一的美國資本主義會容忍這些腐敗的“首席執行官”一手遮天?
在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最近就此話題的專題討論節目中,哈佛大學商學院的一位教授一語道破天機,稱美國很多大公司的股東過于遷就容忍胡作非為的“首席執行官”就是為了資本主義的最終目的——掙錢。這些年收入相當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產值的CEO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千古罪人”,但是,他們本人也確實是美國企業家中的精英人物,既是精英人物則難免作派上與眾不同。對于這些股東來說,公司只要掙大錢,那么對這些CEO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美國商學院也有一些聲音認為科茲洛斯基的奢侈并非完全是負面影響,做大生意本身做的是聲望,“大衛”雕像按照這種說法就是科茲洛斯基為Tyco公司所做的“極有想象力的”公關工作。
孰是孰非,由這些商學院教授爭論去。不過, 回歸道德傳統是美國商界為了重塑投資者的信心不得不走的方向。布什總統在2002年7月的一次演講中大聲疾呼:沒有良心就沒有資本主義,沒有品格就沒有財富。
資本家成了資本主義掘墓人?
在美國設有分部,旨在“聯合全世界無產者為實現社會公平而斗爭”的“第四國際”(Fourth International)在其“全球社會主義者”網站上歷數丑聞案中資本家們的揮霍無度,并得出結論:日漸猖獗的腐敗和貪婪,決不僅僅是幾個“壞蘋果”胡作非為的結果,而是資本主義正在腐朽沒落的象征。
紐約時報作者艾臣沃德分析說,這些丑聞案殊途同歸的地方就是企業管理者撒謊,使財務報告可信度降低,從而影響投資者信心,而投資者信心是推動資本主義成功的發動機。但如果下結論說這會導致資本主義經濟的崩潰還言之過早,因為歷史經驗表明, 資本主義內在的 “糾錯機制”是經濟的定海神針。
“資本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追求最大利潤,一旦投資者信心低到危險區域影響資本家賺錢,那么社會各種力量就會重新集結去撥亂反正,使經濟回到健康軌道上來,” 位于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莫瑟大學(Mercer)金融系副教授張玫說。
“丑聞案增多更大程度上說明有些人鉆空子的水平提高了,而不是制度出現了什么根本問題。美國公司制歷史悠久,自由和制衡的原則貫穿其中。只要不違反大原則,公司的經營活動、獎勵機制等等全是自己說了算。 CEO們的權利很大,如果他們鐵了心要隱瞞董事會,也是可以做到的。”
無論將來案件判決結果如何,科茲洛斯基案已經被媒體下了判決書,控方在公關方面取得全面勝利。《紐約時報》調侃說,科茲洛斯基如果想贏官司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看起來別象一個腰纏萬貫的首席執行官。來自紐約的律師蘇爾欽也提供“免費”法律建議說,下次科茲洛斯基出庭時應該穿減價西裝,襯衫袖扣也掉了,戴的手表是價值49.95美元的Timex手表,而不是勞力士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