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現代人愛上了按摩,從頭到腳。而最受歡迎的就要數足摩了,否則大街上怎會隔幾步就有一家足摩店呢。想想也是,雙腳每天受盡“壓迫”,確實也該享受一番。
其實,足摩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看看穴位圖,腳部的穴位密密麻麻,早在《黃帝內經》里就有經絡相通、按摩祛病一說。既然古已有之,又有醫學證明,看來足摩對健康肯定是有好處的。于是,記者挑選了一家頗有名氣的中藥足摩館——漢方洲足道,開始歷時80分鐘的足部“沐浴”。
技師先端來一個有兩只腳形的木盆,里面盛了藥泥,據說是萃取了多種草藥的配方,能祛除腳上的疾病。把腳浸在藥泥里之后,要在盆中來回搓揉。藥泥中有顆粒,技師說,這些小顆粒可以去除足部的角質。
大約5分鐘后,換了一個大木盆,盆中盛的可不是普通的熱水,而是加入了中藥的藥湯。疲勞的腳丫子一浸到藥湯中,就仿佛喝了營養品,清爽得連毛孔都像舒了一口氣。泡腳的同時,技師開始給我做背部和頸部的按摩。隨著松快的感覺遍布全身,我開始期待著:呆會可以好好享受足底按摩了。
可是,泡腳的程序還沒完成呢。在加了一次熱水后,技師又在我的腳底放了塊小石頭一樣的東西,并囑咐我輕輕地踩在上面。她解釋說,這叫“泡泡浴摩”。經過提煉的“丹丸”踩在腳底的重要穴位——涌泉穴,通過泛上來的泡泡對腳底起到一個輕柔的按摩作用。
涂上按摩霜,終于進入主題——足底按摩。據說指法厲害的技師,一下就能點到要害。看著眼前那位技師——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也沒想她“功力”能有多高。正當我想閉目養神之際,足心突然一陣痛,技師未等我開腔就說到了“點子”上:“你的胃不太好吧。”正應了中醫的足療理論:“腳底看病,臟腑對應”。所以,身體器官的不適,通過足摩都可以一“摩”了然。
除了用手按摩外,還有一些專業的按摩器具,比如用牛角制成的按摩棒、按摩錘。據說,即使放在太陽底下暴曬,牛角制品也不會變熱,因而具有清熱作用。經過按摩師的一陣敲敲打打,果然覺得下肢輕松了許多,本來昏昏沉沉地想睡覺,現在也神清氣爽了。
本以為按摩完,整個過程也將結束,這時技師又端上來兩塊熱騰騰、散發著濃濃中藥味的布。我開玩笑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裹腳布’了吧!”技師笑著答道:“這可是浸過中藥的‘裹腳布’。裹上5分鐘,能讓藥性緩緩滲入腳部穴位中,是對剛才按摩的一個補充。”想不到足摩還有這么多講究。
最后一道程序是飲保健茶。足部按摩配合保健茶,能起到排毒養顏的功效,愛美女孩如我輩,怎不為之心動?于是,我趕緊多喝幾杯。
沒有健身房內的大汗淋漓,卻覺得精神倍增,實在感嘆這小小足摩的力量。俗話說:“寒從腳上起”,腳底血液循環最差,日常健身不妨從腳做起。我想我還會去第二次、第三次……給腳放個“假”。女孩們,想試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