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一名心臟病患者。在我的周圍,有幾個心腦血管患者都是在清晨時,因病情突然加重而死亡的。請問:心腦血管病人為何易在清晨時發(fā)病?對此如何防范?
上海 夏云
夏云讀者:
這是因為在清晨,人的意識處于朦朧狀態(tài),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從而使心腦血管病人的病情加重。所以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心動過緩、高脂血癥及腦供血不足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在清晨病情易加重。那么,心腦血管病人應如何對付危險的黎明呢?
睡醒后靜臥5分鐘后再起床
據(jù)統(tǒng)計,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有1/5是因起床過急而突然死亡的。因此,這類病人在清晨醒來時,無論有多么急切的事情去做,都要靜臥5分鐘后再起床。
睡醒后先喝一杯溫開水再起床
在夜間人體內(nèi)會有較多的水分從尿液,皮膚及口鼻中丟失。這可使病人在晨起時,血液的粘稠度增高,從而易發(fā)生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或形成血栓。而如果病人能夠在睡醒后先喝一杯溫水,使粘稠的血液得到稀釋,則可有效地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起床前先活動一下頭肩關節(jié)
心腦血管病人在下床前應坐在床邊活動一下頭肩關節(jié)。具體做法:雙腿下垂,活動兩側(cè)肩關節(jié),先順時針轉(zhuǎn)10次,再逆時針轉(zhuǎn)10次。然后再活動頭部,先將頭部左彎,接著右彎、前垂、后仰,重復10次。值得注意的是動作要緩慢,不應用力。做完這兩節(jié)操后,再離床下地,即使是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頭也不會發(fā)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