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醫相比,中醫具有見解獨到、治療方法獨特、療效確切等特點。那么,患哪些疾病宜看中醫呢?
慢性疾病
中醫注重整體觀念,診療時特別注意根據臟腑間的相互關系,綜合分析人體各臟腑的功能平衡,擅長于辨癥論治。因此,中醫對肝炎、腎炎、支氣管炎、慢性腸炎、胃炎、肺氣腫、貧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內分泌、神經、心血管等系統的慢性疾病有相當好的效果。
大病初愈
大病后,患者往往會出現乏力厭食、失眠、消化不良、盜汗、低熱等體虛的癥狀。此時采用中藥治療,能使患者較快地恢復健康。
婦科疾病
痛經、月經失調、功能性子宮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征、妊娠反應、產后無乳、回乳等婦科疾病宜看中醫。相對而言,用中醫中藥治療較安全,可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給孕產婦、嬰兒帶來的危害,而且用中醫中藥治療婦科疾病不僅治標還可治本。
兒童疾患
兒童尤其是幼兒有病時,無論是患兒還足家長都很難準確地敘述病情。而中醫兒科可采用望聞問切的傳統方法,并結合現代化的化驗檢查,經過綜合分析,可準確地診斷病癥并對癥下藥。
疑難疾病
各種腫瘤病人在手術和放化療后,合理地采用中醫治療可促進身體的恢復和延長生存期。陽痿、遺精、少精、女性不育、陰冷、神經官能癥、面癱、麻痹、脫發、風濕、牛皮癬、白癜風等疑難病若用中醫中藥治療,很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
有病難診
許多人自覺有病,但經各種現代化檢查、化驗后,仍難以確診時宜看中醫。如氣虛盜汗、耳鳴、肢麻、肢冷、腹脹、便秘、溏瀉、小便頻數、夜尿,難以確診時宜看中醫。上述癥狀以及口渴、胸悶、狂躁、憂郁、精神萎靡、身倦無力、頭暈眼花、失眠健忘等,對西藥過敏或有嚴重副作用時,亦可改用中醫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