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今年19歲,在最近的體檢中發現心臟跳動不規整,有室性早搏。朋友說我患了心肌炎。為此,我心神不安。請問有早搏就一定是患有心肌炎嗎?
沈陽羅 素晶
羅素晶讀者:
有早搏并不能說明一定患有心臟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有些健康的人也可以出現早搏。因此,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早搏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類型。
生理性早搏也稱作功能性早搏,見于健康人。國外有人報道,在100名身體健康的男、女醫學生中,50%有早搏。所以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早搏,多為生理性早搏。生理性早搏多在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消化不良、吸煙、喝濃茶等情況下發生。
病理性早搏是由心臟病引起的,故又稱作器質性早搏。年輕人的病理性早搏多由心肌炎引起。故有些人錯誤地把年輕人的早搏與心肌炎等同起來,認為只要年輕人有早搏就患有心肌炎。這顯然是錯誤的。那么,什么是心肌炎呢?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許多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腸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最多見。
心肌炎病人的臨床表現與病變的范圍、程度與部位有關。許多病情較輕的患者在病變的早期幾乎沒有癥狀。但在多年后,當心肌形成疤痕時,病人就有可能出現早搏。經研究證明,早搏的多少與疤痕的大小無關。
針對早搏的治療,專家的看法是,生理性早搏及那些單以早搏為主要表現的心肌炎患者,如果能夠確定早搏并不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則不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