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師患高血壓20年了。兩天前,他感到有些頭暈,量血壓是165/100毫米汞柱。他趕緊找出兩片心痛定放到舌下含化。半小時后,馬老師的血壓降至120/70毫米汞柱,但他感到右側肢體無力,話也說不出來了。醫(yī)生說,馬老師患的是中風(缺血性腦卒中),導致這次發(fā)病的直接原因是降壓不當。那么,降壓不當怎么也會中風呢?
醫(yī)生解釋說,并非所有高血壓患者都適合將血壓降到正常。對于長期患有腦動脈狹窄或動脈硬化的病人來說,如果血壓降到正常,輕者可出現(xiàn)頭暈、心慌、乏力、出汗癥狀,重者可致中風。因為血液是靠壓力和流速來保證腦組織供血的,當人直立時,腦處于高位,此時血管需要一定的壓力才能保證腦的血液供應。腦動脈狹窄病人腦部的供血量本來就不足,此時如果迅速降壓,血液只能供應到腦動脈的主干和分支,離腦動脈分支較遠的腦組織就會出現(xiàn)缺血,從而導致中風。因此,醫(yī)生建議高血壓病人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長期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最好到醫(yī)院作頸部彩色多普勒和腦血管造影。如果病人有頸動脈或椎動脈狹窄、硬化,就不能將血壓降至正常,而應當略高一些。具體高出多少為好,應請專家根據(jù)病人的全身狀況給予指導。
二、當高血壓病人站立、行走時出現(xiàn)眩暈、心慌、肢體無力等腦缺血癥狀時,不要急于服用降壓藥,尤其禁止舌下含服心痛定,此時病人應及時上醫(y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