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者“聰”
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失明有助于聽力。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7月15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報告說,如果盲人是早期失明,那么失明確實有助于他們更精確地鑒別聲音。
研究人員將14位盲人分為兩組:一組是在出生時或兩歲前失明,另一組失明的時間要晚一些,同時受測試的還有一組視力完全正常的人。受試者先后聽了兩組音調,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區分第一首的音調與第二首的音調的高低之分。在測試過程中,研究人員還改變了兩首曲目的音調和持續時間。結果發現早期失明者的表現最為杰出,他們能夠精確地區分出更短或更接近的音調。
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帕斯卡·柏林說,這一研究結果揭示了大腦在發育早期重組其功能的許多能力。他認為,一旦有機會,大腦中的視覺皮層會被用于處理其它感覺信息。
拿破侖死因新解
一百多年以來,關于拿破侖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他死于胃癌,有的則說他死于遭人投毒?,F在,科學家在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代梟雄死因新觀點:拿破侖的真正死因是醫生不適當地使用了灌腸劑,導致兩天之后拿破侖因并發癥發作而死。
美國舊金山監察醫務部的法醫病理學家斯蒂文·卡奇在文章中說,拿破侖生前由于常年腸胃絞痛,為了緩解癥狀并且減輕痛苦,醫生們時常給他使用灌腸劑。這種劑量約為600毫克的灌腸劑(一種含有水銀的氯化物)與一種名叫石酸銻鉀(俗稱吐酒石)的化合物混合之后,會產生催吐作用。而身體極度虛弱的拿破侖經過這般擺布之后,體內嚴重缺鉀。其直接后果是,引發心跳不規律,輸往大腦的血液突然中斷,最終導致病人死亡。
據史料記載,在接受灌腸劑治療兩天之后,拿破侖便告別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