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八位大師級笑匠,來自東西南北,在他們的黃金時代,皆為叱咤一時的風云人物,又不乏能編能導的全才。如今,他們多已上了天堂,但他們的經(jīng)典喜劇,今天仍讓我們發(fā)笑。
某種程度上,他比卓別林更偉大
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 1895-1966
在貝托盧奇的情色片[夢想家]中,兩位影癡曾有一番關于基頓和卓別林孰更了不起的爭論,但最終誰也未說服對方不了了之。或許熟悉卓別林而不諳基頓為何人的觀眾會覺得,還會有誰比卓別林更偉大,或者說,更好玩嗎?但只要你看過[將軍號],可能就會信服,某種程度上基頓確實比卓別林更偉大,因為他無須做任何動作,往那兒一呆立,僅憑一副麻木不仁的死樣,就能叫你樂不可支,稍一皺眉,又能惹來一陣笑。就因為[將軍號],基頓征服了我。而且,基頓雖然面冷,但他的角色絕不是沒有感情的,只是他所有的感情,都包含在他那面無表情的一舉一動中了。

基頓生于雜耍表演世家,一生拍片無數(shù),能導善演,是默片時代的喜劇巨星,但進入有聲電影時代,事業(yè)一落千丈,晚年相當凄涼,在他后來客串出演的經(jīng)典黑色電影[日落大道]和卓別林的[舞臺生涯]中,都有對他慘淡晚年的真實寫照,不勝心酸。
個人特色:1.因表演時永遠臉無表情,人稱“冷面笑匠”,但這個特點卻又與他所扮演的角色常常陷入麻煩的危急狀況形成鮮明對比,笑果非凡;2.極善于運用時間差制造驚險場面,叫觀眾為之擔憂,但因為計算精細,又讓觀眾為他的安然無恙松一口氣。
經(jīng)典代表作:[將軍號](The General,1927)、[小私家偵探](Sherlock, Jr.,1924)
說實話,我只看過基頓這一部電影,但即使距今77年,它仍然非常有觀賞性,在[將軍號]中,基頓的表演和驚險動作場面都絕對經(jīng)典,能叫人立刻愛上這個家伙。而片中那個火車掉入峽谷的壯觀鏡頭,至今令人震撼不已。

一顆金子般的心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1889-1997
一代笑匠,號稱世界的“良心”,也是自電影誕生以來,聲名傳播地最為久遠的編劇、演員和導演。生于倫敦,父母都是小演員。5歲便登臺獻藝,10歲隨劇團赴美時,獲喜劇明星麥克·謝內(nèi)特發(fā)掘,進入好萊塢。此時正是默片的黃金時代,他在15年時間內(nèi),創(chuàng)造出流浪漢夏爾洛這一永垂青史的經(jīng)典形象。喜劇泰斗的地位也借此奠定。
卓別林早期風格,以制造扔蛋糕式鬧劇為主,1921年的[尋子遇仙記]風向一變,以溫柔之心開始憫懷人間疾苦,之后佳作迭出。1940年,堅持拍攝默片的卓別林改變初衷,開了金口,有了自己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鋒芒直指重權在握的狂魔希特勒。其后雖有[舞臺生涯作]和[凡爾杜先生]這類杰作問世,但以不復默片時代的輝煌。麥卡錫主義盛行之時,傾向進步的卓別林離開了給他帶來巨大聲名的美國,遠赴瑞士。即使這樣,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特別頒了一座奧斯卡獎表揚他對影壇的特殊貢獻。1975年,卓別林又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封為爵士。

個人特色:1.超想像力的身體語言,善于利用物件制造噱頭,如水池、毛巾、自動樓梯、皮鞋、軸承等,笑料所及,無所不為其用;2.有聲片時期,內(nèi)景居多,有著明顯的舞臺劇風格;3.樸素的人文關懷,其影片多描寫普通人之間深切的關懷。這也是卓別林永恒和偉大的重要原因。
經(jīng)典代表作:[城市之光]
還是流浪漢夏爾洛,這次他又無私地幫助了一個盲女。在她復明之后,他又開始了流浪生涯。這是卓別林默片時期的顛峰之作,其善意的感傷沒有因其無聲的黑白而有絲毫褪色。
無政府主義四賤客
馬克斯兄弟 Marx Brothers

盡管他們只合作了十數(shù)部電影,但仍被譽為影史最成功的喜劇團體之一,熱衷于塑造或癲狂或裝傻充愣的人物和表現(xiàn)荒誕不經(jīng)的內(nèi)容,并憑此獨步上世紀30年代的喜劇電影界。四兄弟年幼時受身為雜耍演員的母親的鼓勵,苦學歌舞表演,經(jīng)過奮斗,1925年他們以歌舞劇《可可豆》征服了百老匯,4年后又闖入好萊塢,取得一定成功后又去了紐約,在30年代初期拍攝了三部被公認為最佳馬克斯兄弟喜劇的電影:[騙人把戲](Monkey Business,1931)、[馬毛](Horse Feathers,1932)和[鴨子湯](Duck Soup,1933),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極盡政治諷刺之能事,尤其是對當時崛起的納粹黨。之后又重返好萊塢,在票房上達到了成功的頂峰,直到40年代初,之后兄弟四人各自單飛,這個傳奇組合就此解散。馬克斯兄弟對今后的以多人插科打諢為特色的喜劇團體影響甚巨,甚至在惡搞動畫片[南方公園]中四個以爆粗為樂的小屁孩兒身上,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個人特色:1.在銀幕上,格羅克·馬克思永遠在擺弄他的雪茄,唇上還留著黑化妝油涂上去的“胡子”;2.言行極富無政府主義和荒誕主義色彩。

經(jīng)典代表作:[鴨子湯]
馬克斯兄弟最出名的電影,講述一個虛構的美國州政府陷入財政危機,于是向一位富婆借款,富婆的代價是讓一位腦筋有些不太正常的家伙做州長,結果把情況弄得一團糟,為探清虛實,附近州派去幾個愚蠢的偵探,隨著他們的到來,混亂達到了頂點。[鴨子湯]在歷屆好萊塢百部佳片排行榜中都榜上有名,其中的經(jīng)典臺詞“我可以和你一起跳舞直到母牛回家。如果再想想,我寧愿和母牛一起跳舞直到你回家。”,在“吉尼斯世界紀錄”評選的“10名最偉大的電影臺詞”中排名第七。
喜劇實驗大師
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1909-1982

雖然一生只導演了5部電影,但這位集編、導、演于一身的法國喜劇泰斗被視為現(xiàn)代喜劇的鼻祖,憑低成本喜劇片[節(jié)日]一舉成名,講述了一位相貌古怪卻又討人喜歡的郵差弗蘭西斯的奇遇,之后不求重復的[胡洛先生的假期]的出現(xiàn)更被視為喜劇電影史及至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
個人特色:1.主人公形神基本雷同,就像卓別林的流浪漢,塔蒂自己扮演的角色則是身著雨衣、不合身寬松長褲,說話時不忘撣煙斗、煙斗不離手,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可笑人物,加上塔蒂一流的默劇演出,令人捧腹不已;2.不注重情節(jié),喜歡復雜的喜劇結構,擅長拿捏演員的搞笑表演與觀眾反應之間的互動;3.由于影片對現(xiàn)代社會的復雜隱喻,極少取得巨大商業(yè)成功,但充滿實驗性的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手法,不僅令塔蒂成為之后導演爭相效法、影響力深遠的大師,更是被電影學者將之與小津安二郎、戈達爾等人相提并論。
經(jīng)典代表作:[節(jié)日](Jour de fete,1949)、[胡洛先生的假期](Les Vacances de M. Hulot,1953)[我的舅舅](Mon oncle,1958)、[游戲時間](Playtime,1967)

塔蒂的作品少之又少,但幾乎部部是精品,其中又以[我的舅舅]最受歡迎也最為成功。影片繼續(xù)講述胡洛先生的故事,講述性情單純的他如何被盲目追求現(xiàn)代化的姐姐及姐夫“改造”失敗的種種笑料,塔蒂以他對科技與人性所作的微妙觀察,通過新舊生活模式自然/文明、溫情/寂涼的強烈對比,詼諧地體現(xiàn)了舊生活的溫馨親切與現(xiàn)代化生活的冰冷無情,既令人莞爾又不失深意,與[摩登時代]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老活寶
路易·德·費奈斯
Louis de Funes 1914-1983
這位被譽為“法國國寶”的喜劇之王,28歲進入影壇后,混了10年龍?zhí)祝蟠笮⌒【脱萘?0余部電影。直到1954年與法國巨星讓·迦本合作[穿越巴黎],才使得這個身材矮胖、早早謝頂?shù)闹心昴腥艘慌e成名。成名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先主演了[方托馬斯]系列,演一個絲毫不具備辦案能力的警官。費奈斯似乎對警察形象情有獨鐘,接著又主演了一套關于某寧靜小區(qū)某警察局一串荒唐事的系列影片,成功打造了“愚蠢警察”的最佳范例,這部系列也成為法國最成功的系列喜劇。1980年,費奈斯自導自演了夢寐以求的莫里哀著名諷刺喜劇[吝嗇鬼],同樣獲得巨大成功。在世界各地,費奈斯擁有難以計數(shù)的影迷,僅我國引進費奈斯的影片就多達10部以上,最著名的便是[虎口脫險]。在法國,優(yōu)秀的喜劇演員不乏其人,但若生在費奈斯的時代,就會被他的笑臉所淹沒。

個人特色:1.擁有復雜生動的面部表情和靈活多變的身體語言。喜吹口哨,做鬼臉;2.慣以一種男性少有的歇斯底里表現(xiàn)人物的愛憎,永遠夸張,永遠過火,卻也永遠深得人心;3.他的身體里蘊藏著極其可愛的“窮兇極惡”,將陽奉陰違、貪婪自私明白無誤地寫在臉上。
經(jīng)典代表作:[虎口脫險] La Grande Vadrouille 1965
“打死我也不說,打死你我也不說”,費奈斯塑造的這位二戰(zhàn)時期的指揮家,豪無職業(yè)特性。費奈斯善于“歪曲”人物的身份和特性,帶來的只是費奈斯式的天真、偏執(zhí)和異想天開。在這個人物身上,費奈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也是他獲得世界聲名的,最重要的一部電影。

板著臉讓你笑
杰克·萊蒙
Jack Lemmon 1925-2001
在西恩·潘之前,杰克·萊蒙也曾在威尼斯、柏林和戛納影帝,在奧斯卡影帝、最佳男配都有所斬獲,戛納還得過兩次封帝,可以說這是表演界前所未有的殊榮。1955年,杰克·萊蒙在[羅伯茨先生]中飾演一輕浮軍官,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后,奠定了他以后的輕喜劇路線。不久,杰克·萊蒙與著名喜劇導演比利·懷德的合作擦出一系列耀眼的火花,也使杰克·萊蒙的喜劇表演進入一個更親切更逼近人心的嶄新世界。他與雪莉·麥克琳的合作,被譽為最佳喜劇情侶。而與好萊塢另一位著名喜劇明星沃爾特·馬修的搭擋,再加上比利·威爾的執(zhí)導,被譽為攻無不克的“鐵三角”,在整個60年代,杰克·萊蒙曾6次成為10大賣座明星。同時,他的正劇演出同樣出色。按比利·懷德的話說:有的人是明星,有的是演員,而萊蒙卻是藝術家。
個人特色:1.生活化的寫實表演,能在面無表情中制造緊張感;2.所飾人物大都為生活失意者,杰克·萊蒙賦予人物在特定情境中最準確無誤的尷尬和失落;3.以正劇表演出演喜劇人物,這是杰克·萊蒙異于其他喜劇演員的過人之處。
經(jīng)典代表作:[單身公寓] Odd Cupple 1968
這是杰克·萊蒙和沃爾特·馬修最精彩的一次合作,兩個離婚又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試圖生活在一起,到頭來,還是被擰成了一堆亂麻。杰克·萊蒙在其中的表演張馳得當,游刃有余,將一個事業(yè)和愛情落入僵局的中年男人詮釋得真實可信,而笑料的鋪陳雖連綿不斷,卻又清新自如。

永遠的寅次郎
渥美清
Kiyoshi Atsumi 1928-1995
共48集的[寅次郎的故事]是影史上最長壽的喜劇系列,在日本本土放映時,每每形成節(jié)日氣氛,因“寅次郎”渥美清的離世,才得以終結。渥美清生于東京上野,原名田所康雄,早期在淺草劇院當喜劇演員。1951年進入電影界,其后10年在一些影片中扮演配角,并無特別表現(xiàn)。至1961年與山田洋次合作[男人辛苦:寅次郎的故事]中的主角寅次郎開始走紅,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喜神。渥美清以其夸張而不變形的表演,質(zhì)樸卻樸素的表演,塑造了一個熱愛家鄉(xiāng)卻又四處失戀,四處流浪的日本第一大閑人——寅次郎。他的善良、熱情和豁達,反映了日本平民最樸素最簡單也是最健康的歡樂。渥美清游歷了日本的名山大川,在自然景色中求得心靈的平和。
個人特色:1.自然樸實,十足的平民特色;2,一成不變的禮帽、舊西裝并內(nèi)套坎肩,這身行頭也為渥美清贏來東方卓別林的美譽;3.在嬉笑之余,仍能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愁悵。
寅次郎名言:
每當看到海邊夕陽的落日,就備感親切呀!我這個沒有用的人,每天都是在反思中度過。每當我在日本各地旅行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思念起遠在東京故鄉(xiāng)的家人。妹妹櫻花她還好嗎?阿博怎樣了,滿男還在為升學的事而煩惱吧,叔叔和嬸嬸的身體還很健康吧!飯團店的生意還不錯吧。廠長章魚的工廠是不是每天都在倒閉的危機中度過呀?
風吹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
鬼馬狂想
許冠文1942-
香港市民喜劇的開創(chuàng)者,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聯(lián)合書院社會系。大學二年級時香港組建電視臺,大學畢業(yè)后曾任中學教師、廣告公司經(jīng)理等職。1968年與其弟著名歌星許冠杰聯(lián)合出演電視劇[雙星報喜],創(chuàng)下當年香港電視最高收視率。1972年被李翰祥選入主演[大軍閥],成為一線明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許冠文和許冠杰、許冠英組建許氏兄弟公司,制作出[鬼馬雙星]、[半斤八兩]等市民喜劇佳作,屢創(chuàng)票房奇跡,一時風光無兩,為港式喜劇建立了新的典范。許冠文身兼編導、表演、制片等數(shù)職。1981年編導并主演了[摩登保鏢]獲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1988年出演[雞同鴨講]于1989年獲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喜劇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獎。還和鞏俐、張曼玉聯(lián)合主演過正劇[中國盒]。許冠文是香港喜劇電影旗幟性人物,淡出影壇數(shù)年后,今年又有[煎炸三寶]和[父親大人]兩部新作面世。
個人特色:1.愛戴秀瑯眼鏡,多出演憨直斯文的好好先生;2.表演富有層次,能在喜怒快速轉換之際表達人物清晰的心理軌跡;3.其電影多表現(xiàn)小人物的白日夢,并能善意地展現(xiàn)白日夢的破滅,是寬容大于嘲諷,對社會現(xiàn)實也多諷喻。
經(jīng)典代表作:[半斤八兩] 1976
韋家輝2003年的賀歲片[狂想曲]便是直接翻拍許冠文這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名作。一個草臺班子式的偵探社演繹了一連圈啼笑皆非的鬧劇。許冠文在這部影片里顯現(xiàn)出他對挖掘連珠炮式笑料的超凡膽識,全片幾乎無一冷場,大包袱套小包袱,接踵而至,又在笑料中反映出了當時港人急功近利,善于自我安慰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