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實是一部久違了的“成龍作品”,氣氛不錯!有[警察故事]的風骨,有商業動作大片的氣魄,也有導演陳木勝個性化的新鮮創意。
這一次英皇幾乎傾巢出動,超豪華的演員陣容甚至有些鋪張,如果檔期不是選在“十一”,真是很適合拿來在寒假賀歲。難得成龍大哥依然寶刀未老,此作不但一掃他在好萊塢牽線木偶似表演的頹唐,重現了[紅番區]時代動作英雄的風采,人物性格塑造也更加立體、細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龍這一次演的警察,更和香港(電影)目前的局勢休戚相關、相濡以沫。
對現實利害的風吹草動,香港導演嗅覺一向敏銳,且不說早已出盡風頭的杜琪峰、劉偉強,就是這個剛剛在去年拍出[雙雄]的陳木勝,那也是一個極為敏感的人物。另一方面,成龍當然也希望借[新警察故事]“咸魚翻身”,重新評估華語市場,重新獲得華語圈的最大認同。他連續幾年放棄華語市場,專注于在好萊塢謀求席位,但他在那里與其說是個超級大明星,還不如說是一個勢單力薄的文化使節,是一個被獵奇的東方文化(特別是功夫)符號,外國人對他的曲解(扭曲)遠遠大于中國人對他的失望;而失去了成龍的香港電影,也像失去了一張關鍵王牌,牌局更加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成龍回港和陳木勝聯手拍一部借助傳統題材([警察故事])影響力的新派警匪片,在影射世事的同時鼓舞世道,振奮本土票房,當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從視覺沖擊力上來講,早就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觀眾,恐怕不會被[新警察故事]相對寫實的風格弄得多興奮,其中的“大巴追逐”原本就是[警察故事]系列的拿手好戲,這一次故伎重演,應該也只是一種紀念。比較可說的倒是陳木勝的這個劇本,很有些新意,尤其是反派設計。這幫悍匪不是俄羅斯間諜、不是境外毒梟、不是香港或臺灣的黑社會、不是大圈仔、也不是007,而赫然是幾個香港本地最有勢力的富商和官宦子弟。他們都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作案動機,不為錢和權力,而僅僅是發泄不滿。以主角吳彥祖為例,他仇恨的是自己的父親(霸權),他殺警察,是因為父親是個道貌岸然的總警司。這些年輕人都是所謂的“新人類”,是電腦高手、槍械專家、散打冠軍,沒有責任感卻有高智商,是典型的“游戲的一代”。他們殺起人來異常冷漠,但也并非絕無人性,內心深處他們對父權的畏懼,還是超過對父權的仇恨(這是一個明顯的暗示)。吳彥祖確實是個很有爆發力的演員,尤其最后一個鏡頭,那個痛苦而猙獰的表情非常到位,實在精彩!在他這個痛苦的表情里,埋藏著一代人的尷尬,而這一代人(所謂的“新人類”)的痛苦又往往是被忽略的。這一代人身上具有更多的創造性和破壞潛質,片中天臺極限運動聚會的一場戲,就反映出這些人肉體躁動和精神真空的兩面性。
不過影片最重要的角色還是成龍,他演的這個警察,完全可以看作就是香港電影的化身。你一定還記得[PTU]里警察丟槍的情節,那就是在說同道互助,你把吃飯家伙丟了,大伙一起努力幫你找回來。[新警察故事]更厲害,它不是丟槍,而是一上來就全軍覆沒——電影人全軍覆沒,幸存者也陷入消沉,這就是香港電影的現實!
在這個電影里,成龍一貫的幽默被一種悲情取代,他多次老淚縱橫,昔日的香港英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但成龍畢竟還是一個道德力量的化身,是同道中的榜樣,他必須從挫敗中重新振作起來,這個過程被陳木勝處理得比較復雜和細膩。而且我感覺,和[柔道龍虎榜]里古天樂稍顯抽象的消沉相比,[新警察故事]里的陳國榮(成龍)面對的打擊和壓力要更巨大,也更可信。
說到一些敏感話題,影片開場懸掛警察的創意,很多人看著過癮,為什么?這不是沒人性,這是因為這個鏡頭里包含了陳木勝(電影人)對政府行政能力的一重拷問,以成龍為代表的香港中堅力量,何以面對新挑戰手足無措、全面失控?這絕不是一個個人能力問題,也不是一個偶然事件。
后來成龍的振作,有個年輕人功不可沒,他就是謝霆鋒。這個神秘兮兮的年輕人的最后身份是個大陸來客,這個淵源指出,一個香港警察教一個大陸孩子怎樣做人,孩子長大了,又反過來幫助這個香港警察從困境中走出來。意圖太明確了,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的合作實在是大勢所趨。不過在這里,陳木勝交待了港人的另一種擔心——謝霆鋒(大陸)對成龍(香港)的態度,雖然幫助是主流,但在他身上其實并沒有那種切膚的疼痛,他幫助成龍的目的性非常曖昧,他一直表現得比較輕松,間或還會和香港的女孩子(蔡卓妍)談談戀愛,有時候死到臨頭了也不忘調侃,骨子里其實有種旁觀者的姿態。
片中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重出江湖的楊采妮演的女護士,實話實說,玉女還是玉女,可惜玉面不再。影片結尾,她還被爆炸毀了容,這個美貌遺失卻沒有被英雄拋棄的女人在片中也有寓意,她大體是代表了香港電影昨日的華美,還有今時今日人們對她的不離不棄。
總體來講,成龍的這部新作娛樂性可以打80分,以誠意論,還可以再加上5分。說到毛病嘛,凡商業電影,似乎還沒有挑不出錯來的。[新警察故事]的問題首先是小節有余、細節不足,以至故事稍顯凌亂、蕪雜;然后就是故事格局還不夠大氣;而說到電影的氣韻,杜琪峰電影就會有一種內在的優雅,像古典芭蕾,相比之下,陳木勝還是輸了一分從容。
驚爆內幕 [A1頭條]

監制:陳嘉上、陳果
導演:陳嘉上、鐘繼昌
主演:李心潔、黃秋生、
梁家輝、陳冠希
類型:懸疑、劇情
出品:激光娛樂有限公司
仝人制作社
上映日期: 2004年9月
故事
玲(李心潔飾)是潮流版記者,每日在報章上撰寫花錢指南,祟尚享樂主義,自己更是滿身信用卡的花錢一族。跟男友分手后的第一天,玲突然收到他撞車身亡的噩耗,傷心不已。一直暗戀著玲的攝影記者基仔(陳冠希飾)在旁安慰之余,也希望她能考慮自己,最終卻碰釘而回。
以收帳為生,也常被追帳的飛(黃秋生飾)與馬仔(葛民輝飾)突來向玲收帳。在發生意外的肇事現場,飛一口咬定玲男友的死并非意外,警方雖然只將案件列作一般交通意外處理,但飛卻深信背后藏著一個陰謀。原來飛之所以擁有敏銳的偵探頭腦,皆因他曾是一名警員,但因欠債而被革職,自此他便過著頹廢的生活……玲對飛半信半疑之際,總編輯曾達時(梁家輝飾)的行徑突然變得怪異,又對玲特別關注,令她不禁相信飛的說法。玲惟有請求飛及馬仔相助,基仔為了親近玲也自動請纓,于是四人一起追尋真相。玲與基仔用他們做潮流版的手法查案,當然處處碰壁,還惹來殺身之禍,幸得飛及時相救才逃過大難。飛與馬仔幾經調查后,發現案件跟三星期前一名女模特兒的死有關。警方當時將案件低調處理,飛認為模特之死跟富家子張承志有著莫大關系,更發現處理此案的竟是自己的舊同僚阿唐(林家棟飾)。玲終于找到證據,遂趕回報館準備報道這宗必定轟動社會的頭條新聞,卻赫然發現張的爸爸已成功收購報館,成為了他們的老板。究竟總編輯曾達時會否維護新聞自由,刊登這A1頭條? 案件又是否真的如眾人所料那么簡單……
解說
陳嘉上加陳果,李心潔搭黃秋生、梁家輝、陳冠希,可以說這部片的臺前幕后陣容實力雄厚;故事以一宗事故為噱頭,進而拉開懸疑、驚恐的大幕。影片情節錯綜復雜,人物鏈繁多,更包括最近港片中流行的警匪間的正邪對立,黑白界線的模糊及人物善惡的道德界定。[A1頭條]的故事足夠好萊塢的模式,而陳嘉上的導演手法也足夠西化,雖然這部影片似乎無聲無息地拍攝完成,但它卻能夠達到吸引人的效果。
永葆青春 [餃子]
導演:陳果 監制:陳可辛 編劇:李碧華 攝影:杜可風 演員:楊千、白靈、
梁家輝 片長:146分鐘 級數:3 上映日期:2004年8月19日 出品:Applause Pictures
故事
餃子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民間美食,一口咬下去,菜肉餡加上鮮汁,叫人一吃難忘;
青春永駐的神秘女人媚姨(白靈飾)親手包的水餃呈艷粉紅色,鮮嫩可口,已是有口皆碑。她的水餃不但了解你的需要,滿足你的欲望,只要嘗上一口,更可令人回復青春,但只要嘗上一口便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因為她的水餃是用嬰兒的肉包制的;
無法面對年華漸逝的過氣女星艾菁菁(楊千飾), 千辛萬苦找到了老妖一般的媚姨,高價向她求來神秘的嬰胎餃子,為的不止是自己的容貌,而是要挽回一生最大的保障──留住富豪丈夫的愛,但迎接她的遠不止這些……
解說
陳可辛潛心監制行業,[三更]可以說是他最成功的一部,影片上映后不但名利雙收,集合的港、韓、泰三地的電影力量合作,也是他發展亞洲電影計劃最成功的一步;時隔兩年,再拍[三更2]自然備受期待,此次他將合作群體拉到日本——[三更2]的三部曲分別是香港的陳果([餃子])、韓國的樸贊郁([割愛])、日本的三池崇史([盒葬])。此次[三更2]分別以三部獨立影片上映,然后再合映,這是[三更之回家]成功后的明智之舉。[餃子]被定位三級片在香港上映,無疑是它足夠捕捉到了觀眾的日常心理,通過“餃子”這一傳統飲食來制造恐懼,真是直擊人心。當然它的主題仍舊是人的自衛、自醒,楊千為永駐青春留住丈夫而吃下嬰兒餃子,人如果想獲得更多必定要付出更多,這便是[餃子]的代價。影片的另一賣點便是喜劇女星楊千首次出演非喜劇片,而且還是神情凝重的恐怖片。
Applause Pictures
其它秋冬檔電影
[見鬼10]
監制:陳可辛/導演:彭發、彭順/演員:陳柏霖、梁洛施/上映日期:2004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