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是一種優質玉石品種,晶瑩、明潔,美麗,有“玉石之王”的美稱。它的綠色和紅色猶如古代翡翠鳥羽毛的顏色,故被稱為“翡翠”。優質翡翠主要產于緬甸,深受東方人的喜愛。翡翠常見的質地有:玻璃地、蛋清地、油青地、干地等。玻璃地翡翠透明度好,光澤強,深受人們喜愛,屬翡翠中的上品,而干地翡翠光澤暗淡,呆板不受人歡迎。質量優良的翡翠相對來說較為稀有,價格昂貴,但其吉祥、富貴的身份不僅寓意非常,更是禮儀往來中的“極品”。
翡翠有上品、中品和次品之分,如何判斷其品質,一定要有一雙“慧眼”。
ONE 識別翡翠的優劣
翡翠因華貴深沉穩重的品格,以其無以替代的優勢,贏得了玉石之王的美稱。它的優劣應從顏色、透明度、形狀和雜質這四方面來看。
顏色 顏色是決定其價值的重要環節,顏色要濃艷并且均勻,必須色正。
透明度 好的翡翠透明度好,質地細潤,翠綠和深綠均具有透明感,如清澈的泉水,并賦有光澤,水份好。
形狀 翡翠的形狀、大小、厚度應適宜,磨工粗細均勻。
雜質 質地是否干凈,是否含有雜質決定了翡翠的優劣,翡翠中應無黑點、斑點、無裂紋、無花痕。
TWO 翡翠的級別
翡翠綠色中的上品有四種:寶石綠,祖母綠,玻璃綠,艷綠.這四種尤以寶石綠為最佳。其它如中品的陽俏綠、鸚哥綠、菠菜綠、淺水綠、淺陽綠、豆青綠、絲瓜綠,至于蛤蟆綠、瓜皮綠、梅花綠、灰綠、藍綠、油綠、木綠則又等而下之。
THREE 翡翠的色彩
翡翠的色彩異常豐富,它是評價翡翠優劣和價值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在眾多的顏色中以紅、綠、紫三色為主,它們都是翡翠中的高檔顏色,其中尤其以綠色最為艷麗與名貴。因此,“綠翠”一詞幾乎成了翡翠的同義詞。翡翠綠色的深淺、濃艷、透明度高低、有無瑕疵,常常是判斷一件翡翠優劣的最直接的因素。
在傳統分色上,人們將翡翠的綠色以“濃”、“陽”、“俏”、“正”、“和”為上,反之則以“淡”、“陰”、“老”、“邪”、“花”為下。所謂“濃”,系指翡翠的顏色表現為深綠青翠而不帶黑色,而綠色比較淺微的,則為“淡”。“陽”就是顏色要明亮鮮艷,看上去使眼睛一亮,而陰暗不明亮的則?“陰”。“俏”,則是指翡翠的綠色要顯得晶瑩美麗而且可愛,反之則為“老”。“正”,顏色要純正,不帶其他雜色,如帶有雜色,就顯得“邪”了。“和”,綠色要均勻一致,如果綠色分布深淺不一,或者呈絲條狀者,就被稱為“花”了。
翡翠的色彩并非是單純存在的,它是通過翡翠的質地而呈現的。首先是它的透明度。透明度是鑒定寶石與玉石的主要技術依據。翡翠的透明度,在珠寶行業中,又俗稱“水頭”或“水”,透明度高者,常說成水頭足,水頭好,水頭長。透明度越高越好。通常測試翡翠水頭的方法是,如光線能穿越玉料中達到3mm的深度,為一分水,如能達到二分水的翡翠就可以認定為上等質量了。
FOUR 翡翠的A貨和B貨
“A貨”是指翡翠經過傳統工藝加工處理后,不改變其內部結構、顏色和硬度,只改變其形態和外觀的玉器。原石原色的不經化學處理的玉器可以世代相傳,其價格亦較高。現在優質老坑種翡翠玉因其產量越來越少因而在國際拍賣中的價格每創新高。
“B貨”是指通過化學、高溫處理后,除去其內部的雜質,再注入透明的液體,使其變得更加晶瑩漂亮的玉器。“B貨”由于其內部結構已改變,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原色,失去它的價值。
“C 貨”是經過 染色的玉,只能當作人造寶石。
“B+C貨”是經化學漂白再充填樹脂后染色的玉,亦只能當作人造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