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少年之戀(Bishonen)
編導:楊凡
監制:張艾嘉
主演:馮德倫--Jet 吳彥祖--Sam
舒淇--Kana 尹子維--K.S.
口白:林青霞
音樂:鮑比達
片長:100分鐘
上映日期:1998年8月
中學時代兩個最要好的朋友,一男一女,在進入大學后不約而同地接觸了同性戀的世界。男孩兒后來有了女友,但心里常常念著另一個美少年,每當和女友鬧別扭,就會去他那兒尋求溫暖。女孩兒長得白皙粉嫩,大學的四人寢室里竟有兩個拉拉,她不知不覺地卷入她們的圈子攪入她們的生活,戀上了一個名叫海鮮的女孩兒,緣由很簡單,僅僅是海鮮愿意吃完她剩下的面條。兩個原本不認識的人常常通過我這個中介互相問候。
我從前對“同志”一無所知,因為他倆——耳濡目染也好,好奇心使然也好,那個年齡的標新立異和追求另類也好,體貼朋友心切也好,我瘋狂地關注著各種“同志”的信息。我開始相信身邊的“同志”真的不是一般的少,對那些穿著奇艷服裝的人開始本能地發出懷疑的目光,對那些挽著手相互依靠的男子會會心地一笑。那時看了很多“同志”電影,從恍惚得晦澀的《春光乍泄》到殘酷而真實的《女孩別哭》,以及破壞了基本美感的《東宮西宮》和讓我一遍一遍以淚洗面的《藍宇》……
再后來,和朋友漸漸地減少了來往,我也有我忙碌的生活,看到“同志”和“同志”電影便沒有那么新奇和激動了。
第一次走近楊凡,是《游園驚夢》,他用濃艷來渲染愛之深,愛之痛,愛之悲。這部片子的同志情愫后來被輿論評為表現曖昧和模糊,我卻覺得女子間的親密本身便無曖昧可言,又或者說本身就是曖昧不清的。我們可以見得女孩手拉手兜馬路,難過了擁抱一下,甚至同床共枕也無可厚非。
《美》是《游》之前的作品,色彩一般,卻有同樣的絕戀。Jet是有一頭迷人的wash-on金色長發的美少年,每天游蕩在街頭,用自負的眼神掃視著獵物,直到他觸及了Sam的目光。他開始隱瞞自己的職業,在Sam面前變得溫順乖巧,他們親密卻相敬如賓。Sam是個沉默的警察,但他從前卻有兩段刻骨的愛情,和公司同事阿青的熾烈以及與后來成為紅歌星的K.S.的歡愉。Jet一直陪伴在Sam身邊,卻苦于無法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直到有一天好友阿青認出了Sam。Jet去Sam家向他坦誠,卻讓Sam的父親遇見,最終Sam出于內疚走上了絕路……
世上最無奈的愛莫過于還未開始便已結束。
世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永活在心上。
于是要說,愛和擁有本無關,曾經在交會剎那,那份感動是一生的寶藏。
愛,活在心上。不是時間可輕易打斷,就算交會時短,記憶會超越歲月疆界。愛,活在心上。不受誰的決定改變方向,你真愛過,這就是答案。
馮德倫在香港算是個異類,論長相,絕不在謝霆鋒、陳冠希之下,卻選擇了《頃城之戀》、《美少年之戀》這樣的文藝片作為自己在影壇生存的砝碼,相信他對電影是有志向的。
男人若漂亮多少有些女人氣,但吳彥祖除外。他的臉輪廓明顯,濃眉大眼,鷹鉤鼻,小嘴,五官堪稱標致,身材高大健碩,很男人的外表。氣質倒是有些陰柔,但我更愿意稱之為儒雅。吳彥祖的家教好是出名的,舉手投足間那種規矩那種紳士是不可裝也不可飾的。只是對于演員,他還少了些表現欲,在鏡頭前總顯呆板,眼神有些呆滯,偌大的身軀也有些不靈活,可惜了這副好身板。
舒淇大概知道她美在何方。喜歡她的笑容,在眼神轉移的一瞬間,將眼珠移至眼角斜視于你,然后飄離。那股性感,可以吸引你欲伸手抓她最后卻只留得手掌僵持在空氣中。
亮點還有很多,林青霞的獨白很出人意料,鮑比達的音樂總是那樣煽情奪目,張艾嘉監制增添了細膩和女性的感傷。楊凡總有辦法讓電影更文藝一點更文化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