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世界上還有哪只狗能比這只短腿長耳的小獵犬更知名?它就是上個世紀50年代誕生的史努比(Snoopy)。今天,全世界以它的形象為品牌的衍生產品已經鋪天蓋地,聰明的商人“麥叔叔”前兩年還刮起過一陣“史努比”收集熱潮。由查爾斯·舒爾茨創作的以史努比為主角之一的“花生”漫畫在50年里風靡全球75個國家;全球共有2600多家報紙連載;共發行了3億本“史努比”漫畫書,擁有3.55億名讀者,被翻譯成21種文字;被改編成50部動畫片,并多次獲獎,包括五次艾美獎。
不過,對于任何一個“史努比”迷來說,它絕不單純是一個用來收集的線條簡單生動的小可愛。它是一只“人文主義”的狗。
一只“人文主義”的狗
誕生于“戴依茲·席爾”狗園的史努比是個運動萬能兒,它的興趣是寫小說。喜歡吃匹薩、餅干及冰淇淋,基本是只不太像狗的小獵犬。它總也記不住自己主人查理·布朗的名字,稱他為“圓腦袋小孩”。不過它從不介意它忠實的朋友——那只不會飛的小鳥天天說著莫名其妙的話,因為它相信它的思想活在理性的世界中。它總自認為瀟灑,尤其對女孩子很溫順、親切。它最討厭的是隔壁的貓,還喜歡搶奈勒斯的毛毯。
拒絕承認自己是狗
在1960年,史努比不再四腳著地,而是用兩腳走路。它開始獨立思考,想成為一切,除了“狗”。雖然在露茜跳過舞之后,它還想:這姑娘跳舞跳得真好,可惜她不是只小狗!但是除了這極偶然的情況,它一般認為“狗”的確是一種與自己不相干的動物。為了證明這一點,史努比有一個自己的小鳥秘書,它教它打網球,和它一起溜進寫明“小狗和鳥不得入內”的圖書館看書。
永遠的思想泡泡
在舒爾茨筆下,史努比是不說話的,是用“想”的。它的所有觀點都通過“思想泡泡”表達出來,但它能聽懂人們說話,而漫畫中那些“經典”的話都是它“想”出來的。在它眼里,人類有時是可笑的,但它絕不在一旁冷眼嘲笑,它表現出了它溫情的一面。它摟著那只小笨鳥的畫面,溫馨得讓人落淚。它在主人心情低落的時候“說”上一句:“你是個好人。”感動啊……
史努比固執得可愛,它堅持自己的理想,并為之不懈地奮斗。它有旺盛的好奇心和超強的模仿能力,它認為自己是一個藝術鑒賞家,還常常幻想自己是一位勇敢的飛行員,在戰斗中成為英雄……還有它那豐富的想象力,它用它的長耳朵做螺旋漿,像直升飛機般在低空飛行。
被無限拒絕的作家
史努比喜歡用打字機寫小說,孜孜不倦,樂此不疲。每天坐在屋頂上打字,不斷揣摩語言,變換情節,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作家。它有自己鍥而不舍的一個開頭“那是一個漆黑的暴風驟雨之夜……”。它不停地投稿,一次又一次地被退回,數不清的退稿單可以做成一床大被子覆蓋在它身上。不過,一次次的失敗讓它學會了安然,它用幽默、自嘲作盔甲,裹住受傷的心,為著自己的理想,仍堅持不懈。
史努比之招牌動作
史努比的話在給人帶來歡笑之后還能引發更多的思考甚至臉紅。在舒爾茨筆下,史努比總是最后一個“說”出點睛之話的人物。當史努比做出它的經典動作——肚皮朝上躺在沙發靠背上或在狗屋屋頂上一言不發時,我們就知道,人類那些自以為是、爭名奪利的表現,讓它覺得可笑或是矯情了,即使它并不表現出冷眼。
史努比的伙伴們
“花生”漫畫中出場的小男孩、小女孩有十七八個,領銜主演也有六七個。看上去是一群孩子間的故事,但舒爾茨將真實社會和個人生活體驗濃縮在每個角色中,通過這些個性鮮明、魅力十足的角色傳達著“輸了再來”的人生觀,引起讀者廣泛的回響,經久不衰,贏得了不同年齡讀者的喜愛,創造了漫畫史上少有的奇跡。
查布·布朗 CHARLIE BRO
史努比的主人,心地善良,經常受人揶揄的“好好先生”。多愁善感、憂柔寡斷,在棒球場上身兼隊長與投手卻屢戰屢敗,暗戀一位紅發女孩又不敢表白。他樂觀的生活態度仿佛與生俱來,可一連串的麻煩也似乎糾纏終生。

糊涂塌客 WOODSTOCK
史努比最好的朋友,兩人常常一搭一唱的,而且也只有史努比聽得懂它說的話。它是一只相當奇怪的鳥,是史努比的最忠實的秘書,常常在史努比的餐盤里泡澡,或和史努比玩球。
莎莉·布朗SALLY BROWN
查理·布朗的妹妹,但性格卻與他哥哥有很大的不同,個性強悍,有魄力,對奈勒斯十分仰慕,曾宣布要當他的新娘。總是找理由要哥哥幫忙寫功課,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讓大家束手無策。
露西·潘貝魯特 LUCY VAN PELT
一個相當愛說話的女孩,語氣鋒利,但嚴格上來說還算是一個講理的人,喜歡謝勒德,在他面前變得嫻靜,小鳥依人,可惜對方全然不為所動。
派伯敏特·佩蒂 PEPPERMINT PATTY
運動很行,但上課必打瞌睡,讀書一竅不通,是個很男孩子氣的女孩子。相信史努比是人類,還很喜歡查理·布朗。
奈勒斯·潘貝魯特 LINUS VAN PELT
露西的弟弟,不管走到哪里都始終離不開他手上的毛毯,喜歡引用圣經上的字句,講出來的話常常帶有哲理。
瑪茜 MARCIE
與佩蒂完全相反,十分用功,頭腦清晰,冷靜沉著。她也是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就開始喜歡查理·布朗了。
謝勒德 SCHROEDER
整天彈玩具鋼琴的音樂家,最崇拜貝多芬。時常在打棒球的時候也想著貝多芬的事情。不過在棒球隊中,是一個相當稱職的捕手。
印象深刻的情節
◆史努比的主人查理·布朗說:“史努比,你看那男孩扔出一個樹枝,它的小狗就會跑過去把它叼回來。”史努比什么也不說,撿起一個樹枝就扔出去,然后看著它的主人。
◆史努比接到過無數的退稿信:
“親愛的投稿者:我們收到了你的最新書稿。為何要把它寄給我們?我們到底對你做過什么?”
“親愛的投稿者:現退回您無聊的故事。請注意,我們沒有給您回信地址。我們已經搬到新的辦公處了。我們不希望您知道我們目前的地址。”
“親愛的投稿者:如果你再投稿,我們就要去你家把你揍扁了。”
甚至還有這樣的退稿信:“親愛的投稿者:感謝您近來未曾投稿,這正符合我們目前的需要。”
然而,它仍然對寫作孜孜不倦。
◆史努比喜歡扮外科醫生,只因為愛上外科醫生做手術時所戴的那頂帽子,實際上它一見針筒便怕得要死!
◆查理·布朗讀報時對史努比說:“報上說正在辦狗展。你有沒有想過去參加狗展。”史努比心想:“我怎么參加啊,我一條狗都沒有養啊!”
史努比之父
史努比的“父親”是查爾斯·舒爾茨 (Charles M. Schulz)。1922年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2000年2月12日逝世,享年77歲。很小的時候,舒爾茨就意識到自己具有繪畫天賦,“一個人生來就是畫漫畫的,人們也許會不相信,但我認為,我是。在我開始畫漫畫的早期時候,我就有了這個雄心。”他在教授卡通繪畫的藝術學校學習;之后在部隊服役幾年的全部時光里,他不停地畫,成為了當地知名的插圖畫家;再后來他做過很多工作:給墓碑刻字、給小雜志畫卡通畫、在母校做老師,在那里他練習繪畫,并且遇到了他未來創作中使他獲得靈感的人(包括一個名叫查里·布朗的人和一個長著紅頭發后來傷了他心的女孩);一直到1950年他成了一個職業畫家。
舒爾茨因“花生”漫畫兩度獲得漫畫藝術最高榮譽“魯本獎”(Reuben Award),1978年被選為“年度國際漫畫家”,1990年得到法國文藝勛章。舒爾茨曾說:“我從來沒有把兒童作為自己的主要讀者。真正的愛好者應該是成年人,因為他們更明白什么是童年……”他的可愛一點不遜于他筆下的人物。他說:“有好幾次我坐在這兒思考,真的是在工作,可是聽到開門聲時卻迅速抓起紙筆,趕快畫點東西,免得人家以為我在打混。”他畢生敬仰文學,有著極高的文學素養,美國當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與他經常交流的朋友,可見他漫畫的獨特風格和藝術魅力,來自文化和生活兩方面的深厚積累。“花生”漫畫不斷被改編成電視動畫,被搬上舞臺。1996年舒爾茨成為好萊塢名人大道上的一顆星。
舒爾茨的最后一集漫畫刊登在美國在2000年2月13號的《星期日報》上,畫的是史努比坐在打字機旁,漫畫中的其他人物站在一邊拿著“致朋友信”,信中說感謝讀者們的支持。
關于“花生”漫畫
“花生”漫畫及電視動畫片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展現了美國式的人文情結和文化。豐富的人生哲理、幽默、正直、善良、勇敢、進取、友誼、和平等始終貫其中。我們迷戀它具有生活質感的情節——比如,它有趣的對白。瑪茜和派蒂坐在黑暗的電影院中,無奈地盯著前方。倦怠中,派蒂終于忍不住要問:“電影開演時我們會是幾歲?”我們也看到了自己年少的影子,那只小鳥糊涂塌客做了許多我們曾經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比如,面無表情地走到討厭的人身后,伸出小腳丫,踹上一腳,然后若無其事地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