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英國王室為了招待印度當?shù)氐耐林最I,在倫敦為遠道而來的客人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宴會,參加宴會的人談笑風生,氣氛相當融洽。可就在宴會快要結束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令在場的人不知所措的事情:侍者為每位客人端上了一盆洗手用的清水。印度的客人們看了看盛在珍貴的器皿里面的清水,以為這些水是用來喝的,于是就端起盆子一飲而盡。這個時候,身為宴會主持人的溫莎公爵一邊與其他客人神色自然地交談,一邊很得體大方地把自己面前的那盆水也喝了下去。其他人也跟溫莎公爵一樣把自己面前的水都喝了下去。于是,宴會在歡愉的氣氛中結束。當然大英帝國在印度的利益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我有一位朋友開了一家服裝店。一次,來了一個顧客拿了上好的料子讓她給制作一件上衣,但是,不知怎的,我的那位朋友在綴紐扣的時候,不小心把衣服撕了一個小小的洞。顧客肯定會怪罪的,而且那件衣服是上好的料子,情急之中,她連夜在那個破損的地方繡了一朵色澤艷麗的小花,和整個衣服協(xié)調搭配起來,近乎完美。等客戶過來取衣服的時候,她給客戶說自己因為不小心弄了一個洞,請原諒之類的道歉語。那個客戶也寬宏大量地說,有朵花不錯,大姐,你的手真巧呀!遂歡喜而去,后來,那人還成了她的常客。
我知道了后說,你向她道什么歉呀!以你的手藝,她根本看不出來。我的那位朋友聽后,笑了笑說,不能那樣的,如果那樣事情可能會適得其反,她可能再也不來了。
什么是智慧,我想溫莎公爵的舉動和我的那位朋友在破洞上繡出小花,就是一種智慧,無論是任何人都會從中感受到智慧之美散發(fā)的魅力。如果在一個破損的洞上開出一朵美麗的花叫聰明,那么,讓這種聰明站在誠實與寬容之上,一定就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
在生活中,總有人將自己的“聰明”當成了智慧,那無疑是錯誤的,其實,他不知道智慧除了是一種超強思維能力之外,還是一種來自人心靈深處真善美的力量。
智慧總能將人引向圣潔的領地。我們崇尚智慧的力量,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盡量做到在人性上的盡善盡美,抵達成功時不沾沾自喜,碰到失敗時不會迷失自我,不去抱怨周遭的一切,用心去尋找通向成功的蛛絲馬跡。凡是我們應該得到的,都盡最大的努力去獲取;凡是我們應該付出的,都真誠地盡最大努力去付出。
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去做一個為心靈付出的農(nóng)夫吧,不要總是一味地埋頭在自己的田野里種自認為聰明的麥子,我們更應該為自己心靈的后花園種植一朵美麗的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