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1月10日,周學元出生在洞庭湖畔的湖南省津市。她自小是只旱鴨子,在省體委經過幾年的艱苦訓練后,周學元參加第四屆遠東殘疾人奧運會,一舉奪得了三塊金牌,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在此后的游泳生涯中,她更加勤學苦練,賽事也捷報頻傳,在1989年9月第五屆遠東殘疾人奧運會上,周學元獲女子100米仰泳、蛙泳、蝶泳和自由泳4枚金牌。
1997年10月10日,在省體委擔任助理教練的周學元告別運動生涯,回到家鄉。隨著“熱烈歡迎世界冠軍榮歸故里”的接風宴的序幕的拉開,這位名人作為家鄉人民的驕傲,也邁開了傳經送寶旅程的第一步……
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周學元竟對巡回演講產生了一種厭惡和慚愧感。直到有一天,身心疲憊的周學元在一次演講會上突然暈倒,不得不離開這種前呼后擁、熱鬧喧囂的環境住院時,這種壓抑感才有所緩解。躺在病床上,她突然有了一種渴望:哪怕自己能擁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只要對父老鄉親有益,也算是對祖國、對人民的一點回報啊!有了這個想法,她出院后便常常以身體不適為由謝絕應酬。領導很快發現了她的思想苗頭,對她說:“巡回演講是家鄉的一個形象工程,它與地方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你一定要積極配合!”
周學元為此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是想離開花團簇擁的環境,過普通人的生活,做一個無愧于社會的普通人;一方面是一種無形的社會壓力,使她難以解脫。最后,她想通了:只有不以名人自居,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坐標,來回報父老鄉親,才是正確的選擇!思慮良久,她突然想起了自己過去的一段經歷:早在體訓時期,她患上了椎間盤突出病,由于病情需要反復多次的按摩治療,久病成良醫,她不僅配合醫師治好了自己的病,而且也學到了一手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按摩技術。這不正是自己的又一特長嗎?行行出狀元,只要努力去做,一定能闖出自己的新天地!
第二天,周學元來到市人民醫院針灸科,找到自己住院時熟悉的醫生,想詳細了解椎間盤突出病人的有關情況。醫生告訴她,患有此病的人不在少數,尤其以中老年人居多。每天看病的人不少,但真正徹底治愈的沒有幾個。在全市所有醫院中,僅有一家能進行正規推拿治療,然而,昂貴的費用卻使患者退避三舍;民間診所雖能“包治百病”,可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其他按摩院大多是只“摸”不按,打黃色擦邊球……這種現狀更堅定了她要在推拿行業有所建樹的信心。
回到家里后,周學元正在思考如何向家人吐露自己的心思時,無意中得知表舅因為椎間盤突出致癱的情況,不禁靈機一動:何不利用這個機會試試自己的手藝呢?于是,她隨父母來到了表舅家。
二周學元還沒進臥室,就聽到表舅的呻吟聲。她來到床前,慢慢地推拿起來。從頭到腳,從胸到背,她一個穴位接一個穴位不停地推拿。兩個小時過去了,她已累得滿頭大汗。表舅竟說:“不疼了,舒服多了,想不到你這個世界冠軍還是神醫!”初試牛刀,周學元沒想到會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于是,她急不可待地向家人說,吉林長春市有一個專業推拿按摩班,她準備去學這門技術,將來開個按摩院。她話音剛落,就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你現在吃不完用不完,還開按摩院干什么?拿著紅得發紫的名人不當,去開個丟人現眼的按摩院,不是給自己臉上抹黑嗎?”
家人的反對在周學元的意料之中,于是,她第一次與家人斗起嘴來:“按摩有什么不好,剛才表舅的病不就是這么按得好些了嗎?如果把它開起來,你說有多少人可以得到治療,可以遠離病痛的折磨?”見她態度堅決,母親哭著勸道:“你不知道要把一件事辦成功有多難嗎?平時你就是每走一步路,我們都擔心啊!”周學元見斗嘴無效,只好在心里默默地對家人說了聲“對不起”,然后,悄悄打點行裝,登上了前往長春的火車。
經過幾天顛簸,周學元終于到達了長春火車站。一下火車,剛走了近四百米遠,她突然聽到一陣急剎車的聲音,一輛小車停在她的跟前。原來是她與車輛幾乎相撞了,車上的司機提醒她過馬路要小心。她道歉后向司機問路,這位好心的司機把她送到了目的地。
周學元來到吉林按摩培訓中心,負責人了解這個情況后,深為感動,在以后的培訓中,老師們對這位刻苦學習的世界冠軍悉心指導,使她很快就嫻熟地掌握了椎間盤突出的按摩技術……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周學元告別冰天雪地的吉林,回到了春意盎然的家鄉。學成歸來,她放下行李,就風風火火地趕到表舅家,給他做康復按摩。經過一段時間的推拿,再結合藥物和針灸治療,久癱的表舅竟神奇地慢慢下地行走了。她喜上眉梢,更堅定了要在按摩行業有所建樹的決心。然而,當周學元到政務大廳申請辦理按摩院的營業執照時,世俗的偏見卻未能讓她如愿以償。當時,工作人員一聽,幾乎傻了眼,怔怔地望著她,半天才回過神來:“你,你要開按摩院?”當看到周學元肯定地點了點頭時,他們一臉茫然。最后,考慮到她的特殊身份,誰都不敢給她辦理有關手續,而是“好心”勸走了她……
冠軍要開按摩院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都在茶余飯后津津有味地議論這件事。有的說,這是周學元不甘寂寞,在炒作自己;有的說,為了錢,名人也開按摩院,看來也好不到哪里去;還有人說……對外界的風言風語,周學元并沒有怎么在乎,而當地媒體的圍追和個別領導的關心倒使她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有的說:“你是個名人,是人們的偶像,怎么可以有如此‘草率’的舉動?你這么做,不是表明地方政府不重視人才,不關心殘疾人嗎?”有的說:“你是為國爭了光的大英雄,有了這么好的榮譽,應該好好珍惜嘛!如果你生活中有什么困難盡管告訴我們,犯不著這樣讓政府部門難堪呀!”周學元明白個別領導的良苦用心,可她一直想不通的是,做個名人為什么就不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她不禁苦惱起來……
正是這個時候,民間卻有了“世界冠軍周學元是神醫”的傳聞。原來,曾癱瘓的表舅病愈后,逢人便夸周學元。有些家境貧困的病人聽說這一情況后,都想找她試試效果,但又因為她是名人望而卻步。到醫院治療一次就要上百元,請她得付多少錢呀?周學元得知這個消息后,主動上門義務按摩。這樣的次數多了,便有人主動把病人抬到她家,想請她給病人按摩。
后來,上門的病人漸漸多了起來,家人便埋怨“家里成福利院了”,但埋怨歸埋怨,照應歸照應。當他們看見病人停止了呻吟或者帶著笑容回去時,也很高興,內心再也沒有了按摩丟臉的想法,反倒為周學元有這個本事感到寬慰。因此,當周學元再次提出要開按摩院的想法后,家人默許了。
1998年7月,周學元再次來到政務大廳,態度誠懇,開門見山:“雖然我過去拿過世界金牌,但我畢竟是一個盲人,除按摩以外再無其他長處,所以只能選擇按摩。開個按摩院,用自己的專長為父老鄉親辦點實事,減輕他們的痛苦,這樣我才心安理得!”盡管她三番五次地跑,苦口婆心地說,結果還是收效甚微。曾經被周學元治療過的病人聽說她開店受阻,聯名寫信給有關部門,支持她開店。她自己也寫下了長達兩頁的申請書,并附上椎間盤病人治療場所分布情況調查表,呈送到了市委書記宋冬春的案頭。看到言詞誠懇、情真意切的申請書,宋書記深為這個盲女孩敢于挑戰世俗、再展個人抱負的行動而感動,即刻批下了“造福民眾,竭力支持”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
1998年11月1日,“嘉禾按摩院”幾個大字出現在津市街頭,隨著陣陣悠揚悅耳的嗩吶聲響起,周學元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三聽說“嘉禾按摩院”的老板是個世界冠軍,許多客人紛至沓來。他們當中有的是慕冠軍之名,有的是想滿足自己“名人按摩別有享受”的虛榮心,還有的人則是居心叵測。開業的當天,店里來了一個大腹便便、酒氣熏天的人。他不僅指名道姓要周學元推拿,而且要求她按這兒按那兒,最后竟厚顏無恥地說不論怎么按都不舒服,要做“大腎保健”。初次經歷這樣的事情,周學元一時顯得尷尬和難堪。但她很快鎮定下來,停下手,氣憤地對客人說:“請你放尊重點!你把我這里當成了一個什么地方,我這里是做健身按摩的場所。你如果再提這種褻瀆我店子名聲的要求,就馬上給我出去!”見自己揩油不成,客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這樣的事情后來也時有發生,因為周學元有了經歷,也就有了應付的辦法,要么巧妙應對,要么使之無地自容。當然,絕大多數的客人還是很尊重她的。對于這些客人,周學元都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熱情接待,悉心按摩。久而久之,她的技術和名聲便越傳越遠了。
由于周學元堅持正確的經營方向,合理取舍,登門者越來越多。在接來送往的顧客中,對于一些條件差或特困病人,她盡可能地采取少收費、不收費,有些甚至還捐贈回程路費等辦法幫助他們。隨著客人的不斷增多,店里的服務人員一時奇缺起來。為了抓好服務,她公開向社會招聘服務人員,條件只有三個:25歲以上的下崗女工,能吃苦耐勞,熱心推拿。她對進店的職工首先進行職業培訓,先教她們如何做人,然后,才手把手地教會她們推拿按摩技術……
在按摩推拿行業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周學元這個從泳壇下來的外行人也變成了一個行家里手。她開始構思如何把這個項目做大,特別是如何引導廣大同行共同發展。正在她構思這個設想時,本市的同行卻開始嫉妒起她來,相繼把自己的店面搬到這條街上,一家緊挨一家,大有一副打擂臺的架勢。周學元認為這并沒有什么不好,反而認為它更能突出自己的經營特色,促進自己提高服務水平。
周學元沒有改變自己樂于助人的性格,也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一如既往地幫助別人。后來許多已開店或準備開店的同行紛紛找上門來,希望能得到幫助。為了更好地推廣椎間盤突出按摩技術,她索性建議全市按摩人員集中起來,分期分批地由她義務舉辦培訓班。有人說“周學元真傻”,“教徒弟打師傅”,可她卻認為自己的一技之長不是專利,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因為多一個推拿師,就會減少一些病人的痛苦……
周學元以自己寬厚仁慈的胸懷和熱情優質的服務,贏得了人們的敬重。一花引來百花開。到目前為止,在她的帶動下,整個津市先后開起了近30家推拿按摩院,安置就業人員200余人。在她的影響下,“按摩院”這個曾經一提到名字就讓人臉紅的地方,如今成了人們祛病健身的好去處。而今,在或近或遠的客人的印象中,只要去了津市的按摩院就有優質的推拿服務。人們再也沒有一談到按摩院就羞澀、就臉紅的感覺,而是談到它就覺得是一種享受,甚至還是一種榮耀。
2001年9月,周學元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被推選為“全國自強模范先進個人”、“學雷鋒標兵”,并有幸赴京,受到了江澤民主席的親切接見。
在新的榮譽鼓舞下,周學元對未來更有信心了。經過幾年拼搏,她的“嘉禾按摩院”不斷地發展壯大,截至2003年年底,已安置下崗職工30余名,盲人5名;按摩人次也在不斷增加,先后有8700多人次享受到了她精湛、嫻熟的按摩服務,其中,享受義務按摩的客人就達到3200人次……
周學元,一位盲人姑娘丟掉名人的光環,重新開始,帶動了一個地方產業。她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人倘若能夠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堅持自己的選擇,并全身心地投入,不斷地開拓進取,哪怕是最普通的事業,也同樣能夠獲得成功,贏得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