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物又稱神經阻滯劑或強安定劑。該類藥物是治療精神分裂癥、躁狂癥等精神病的首選藥物。此類藥物不僅能消除或改善精神運動性興奮、幻覺、妄想、情感紊亂以及攻擊沖動等陽性癥狀,而且還對情感淡漠、思維貧乏、意志減退、脫離現實等陰性癥狀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抗精神病藥物的品種也在逐步增多。許多過去難以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因此獲得了更多選擇用藥的機會,從而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其精神癥狀并使其早日獲得康復。但是,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較多,加之有些患者不能很好地選擇藥物,使有些患者服藥后不僅難以改善其臨床癥狀,而且還會使其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對于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應引起患者及其家屬的高度重視。那么,患者在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時可出現哪些副反應,并怎樣解決這些副反應呢?
1.椎體外系反應:此種副反應比較常見。引起此種副反應的藥物主要有氟奮乃靜及其長效制劑、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此種副反應在臨床上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①急性肌張力障礙:患者多在服藥后4天內突然出現斜頸、同側頸部肌肉痙攣、動眼危相、眼球上翻。如果同時造成咽部肌肉痙攣則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對此種副反應的處理方法是:立即注射東莨菪堿0.3毫克。注射該藥后可使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②震顫麻痹綜合征:患者多在服藥的頭幾周內出現雙手靜止性震顫、肌肉呈齒輪狀緊張、假面具臉、口齒不清、步態慌張、動作緩慢、流口水等癥狀。對此種副反應的處理方法是:口服安坦2—4毫克,每日服1—3次。③靜坐不能:患者多在服藥后頭幾周內不能靜坐或靜站、下肢會不自主地處于運動狀態或來回踱步。對此種副反應的處理方法是:口服心得安10毫克,每日服3次。也可服用抗膽堿能藥物,如氫溴酸東莨菪堿,每次口服0.2毫克,每日服3—4次。
2.遲發性運動障礙:這種副反應多半是由于長期大量地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50歲以上的患者此種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此種副反應多表現為患者的面頰、舌、口唇等部位不自主地、重復刻板地抖動,手部出現搓藥丸似的動作,肢體或全身出現無目的的擺動等不協調動作。對此種副反應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一旦出現此種副反應,患者應減少服藥的劑量或逐漸停藥或更換藥物,必要時可口服異丙嗪25毫克,每日服3次,或口服安定2.5毫克,每日服3次。
3.癲癇發作:此種副反應多見于使用氯丙嗪的患者。患者常在開始用藥的幾天或幾周內、或在突然停藥時出現癲癇癥狀,如短暫的意識喪失、肢體抽搐等。對此種副反應的處理方法是:立即停用氯丙嗪,改用氟哌啶醇,或同時服用抗癲癇藥物,如口服苯妥英鈉0.1克,每日服3次。
4.藥源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少數病人在服用三氟拉嗪、氟奮乃靜等藥物后,可出現情緒亢奮、行為紊亂,甚至可出現攻擊行為,此時患者多被誤認為原有的精神病癥狀加重。由于此種副反應是一過性的,患者在更換藥物或繼續治療后即可使這些癥狀消失。
此外,抗精神病藥物還可使患者出現口干、流涎、鼻塞、多汗、便秘、腹瀉、腸麻痹、尿潴留及情緒低落等癥狀。這些癥狀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精神病治療后可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