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裝啟蒙者
從改變中國人對服裝的觀念,到成為高檔服裝在中國的代名詞,這位世界時裝大師在中國留下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皮爾·卡丹
在北京崇文門地鐵站附近有一家不太起眼的暗紅色法式餐廳。從外面看,它的裝修完全算不上奢華,但是當你走進去后,會發現內部格局不遜于任何高級飯店,而墻上一排社會名流在此用餐的照片也在提醒你,這里曾是北京上流社會聚會的場所。
這家名為馬克西姆(Maxim's de Paris)的餐廳是1983年皮爾·卡丹在中國的第一筆投資,也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餐廳。當時,西方世界的媒體普遍認為這位創建了服裝和餐飲商業帝國的法國老頭是瘋了,因為在月收入只有幾十塊人民幣的國家,這家高級法國餐廳的出現無異于商業上的自殺。而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自己也在餐廳的開業儀式上說,“如果我能在北京開馬克西姆,那我也能在月亮上開馬克西姆!” 餐廳開業后,生意卻相當不錯,各界名流時常光顧,在他們看來,這里是他們了解法國文化最好的地方。
對皮爾·卡丹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中國創造“第一”的記錄了。在此之前,1979年皮爾·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第一次僅限于專業人士參加的服裝表演,1981年,他又在北京飯店舉辦了首次面對普通觀眾的服裝展示。
兩次活動中,模特身著設計大膽、顏色艷麗的服飾,在當時的北京城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在皮爾·卡丹公司中國首席代表宋懷桂看來,這兩次演出開始改變中國人對服裝的觀念。此言不虛。要知道,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最流行的服裝是中山裝和軍裝,顏色也只以藍色和綠色為主。
在此之后,皮爾·卡丹在中國開展了各項有關服裝的文化交流。1985年,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和上海文化宮,他舉行了更為大型的服裝表演。同年,還把12名中國模特請到巴黎表演,當時歐洲和法國數家最大的媒體都以頭版報道這條來自“紅色中國”的消息,并配以中國模特手舉五星紅旗乘敞蓬轎車經過凱旋門的照片,“這是中國模特第一次走出國門”,宋懷桂對《環球企業家》說。
皮爾·卡丹對中國服裝業的影響遠不止這些。1990年代,他通過轉讓品牌并代為設計款式的方式在中國推出以他名字命名的服裝,其一度成為高檔服裝的代名詞,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最高時曾達到40%。出色的成績也引來了眾多的模仿者,至今在南方的一些加工廠,都可以看到各類仿制品。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實際上也從另一個側面推動了中國服裝業的發展。而皮爾·卡丹本人,則因為餐廳和服裝品牌的成功,其個人經歷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熟悉。
皮爾·卡丹小傳
1922年7月2日,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近郊。
1945年12月,只身闖蕩巴黎。在3家巴黎最負盛名的時裝店當了5年的學徒。
1950年,創立了自已的公司并開始為劇院設計面具及戲服。
1953年,推出了他第一套時裝設計。首場時裝展示會轟動巴黎。
1954年,在巴黎市Saint Honore街118號開辦了他的第一個時裝店,取名“夏名”。
1981年5月,全權接管巴黎Royale街上著名的馬克西姆餐廳。
1983年9月,馬克西姆餐廳在北京開業。
1985年3月,來華舉辦時裝表演。
1989年12月,在北京設立中國第一家“皮爾·卡丹”服裝店。
1992年12月2日,榮膺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