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如果一個學生能游二十二公尺,而泳池的長度是二十五公尺,我會叫他從淺處向深處游。”一位游泳教練對我說。
“可是他只能游二十二公尺,游到最后又正好是深水區,豈不非常危險嗎?”我問,“為什么不讓他由深水區游向淺水區呢?如此,則當他游不動時可以站起來。”
“當你由淺水游向深水時,起初必定知道保存體力,等到游至深水區,將拼命向前沖。也正因為最后是在深水區,游不動就會沉下去,所以你必定發揮最大的潛能,即使原來只能游二十二公尺,到時候也能游完整個池子。相反地,你從深水游向淺水,起初必然拼命,等到力氣將竭,眼看自己已經在淺水區,就算原先能游二十二公尺,恐怕二十公尺也會耐不住了。兩相比較,有五公尺之差,你說當采用哪種訓練方法呢?”
文/錢越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