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端
婦女更年期后不宜劇烈運動
一項進行了15年的跟蹤研究—“愛荷華婦女健康研究”,稱頻繁進行劇烈的身體活動,可能會增加更年期后婦女患卵巢癌的危險。
研究報告指出,成年初期的體重指數偏高會增加卵巢癌的危險,但對于更年期后的女性來說這已不再是患卵巢癌的重要誘因。
1985年,共有4萬多名55歲到69歲的婦女參加了這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活動量最大的婦女患卵巢癌的危險比活動量最小的女性高42%。每周參加4次以上的劇烈運動會使患病概率增加1倍以上。
研究人員認為,雖然身高可輕微增加漿液性卵巢腫瘤的出現概率,但總體上講,卵巢癌和更年期后婦女的身高沒有關系,同時,她們的體重也和卵巢癌無關。而18歲
的肥胖少女患卵巢癌的概率則要比體重正常的同齡少女高出83%。
結腸直腸癌篩查可能會有新方法
澳大利亞因斯布魯克醫學院最近的研究表明,糞便DNA甲基化檢測有望成為篩查結腸直腸癌的一種無創性新方法。
現有的幾種結腸直腸癌檢測方法,或者給患者帶來較大的不適,或者因其特異性或敏感性不高而不適宜用作篩查工具。DNA甲基化(一種遺傳學改變形式)在結腸直腸癌細胞中常見,研究者先對結腸直腸癌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糞便樣本進行基因甲基化檢測,從中選出最有診斷價值的DNA甲基化標志物,然后在另一組患者和健康對照組中進行了驗證。結果顯示,SERP2基因甲基化是其中最為敏感的一個指標,其診斷結腸直腸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7%~90%和77%。研究者認為,SFRP2基因DNA甲基化是篩查結腸直腸癌有用的標志物。
維生素C可預防關節炎
維生素C真可謂神通廣大,不僅能防治壞血病,預防心臟病,而且還被譽為“免疫力保護神”、“美白天使”。最近英國科學家的新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C居然還能幫助人們降低患關節炎的可能性。據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對2萬多人進行了研究,把他們的飲食都一一做了記錄。在他們的研究記錄中,水果、蔬菜和維生素C吃得最少的人患關節炎的可能性比吃得最多的人高出3倍。
用身體熱量給心臟起搏器充電
植入病人體內的心臟起搏器的電池能量耗盡時,就需要通過手術更換電池。美國一家公司正在研制一種利用身體熱量發電的裝置,希望用它來給心臟起搏器的電池充電,延長電池的壽命。
據報道,目前的心臟起搏器電池可支撐10年左右,美國紐約州這家公司計劃研制能夠使電池持續工作30年的充電裝置。這可以減少因為更換電池而進行手術的次數,減低病人的壓力和健康風險。
新裝置稱為“生物熱電池”,是一塊有數千個微型熱電發生器的芯片。它利用“熱電偶效應”發電,即兩種不同的材料連接起來構成一個閉合回路時,如果兩個連接點的溫度不一樣,就能產生微小的電壓。
生物熱發電裝置運作時需要2攝氏度以上的溫差,人體內許多地方例如皮膚以下幾毫米處的溫差可達到5攝氏度,因此工作環境不成問題。
節食減肥低糖法比低脂法快
據美國的兩項研究稱,要靠節食減輕體重,少吃面食、面包和馬鈴薯比少吃高脂食品收效要快,只是時間超過一年后兩種節食方法的成效差不多。
第一項研究中有些對象采用低糖節食法,也就是每天攝取的糖類食品(碳水化合物)少于30克,結果顯示在半年過后,他們的體重減輕5至9公斤。這項研究中也有些對象采用低脂肪節食法,也就是食譜中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食物里含有脂肪,結果發現在過了12個月后,他們的體重也減輕3到9公斤。共有132位體重過重的成人志愿者參與了這項研究,其中83%患有糖尿病,這是比較兩種節食方法功效時間最長的研究。
第二項研究對120位體重過重的志愿者跟蹤調查6個月時間,結果發現,采用低糖節食法的人平均減重12公斤,采用低脂肪節食法的人則平均減重6公斤。
研究人員表示,低糖節食法可以很有效。不過,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人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這種節食減重方法。研究人員說,人們不能再拒絕超低碳水化合物節食法。但利用此方式節食時要與運動相配合。
缺乏維生素D會降低胰島B細胞功能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D水平低會降低胰島B細胞功能。
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部的研究人員,通過測定血清25-羥維生素D濃度來評價維生素D狀態。他們認為維生素D在2型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機理可能是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和胰島B細胞功能,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研究結果表明低水平25-羥維生素D會影響胰島B細胞功能,阻止適當范圍的胰島素代償反應,而后者能夠降低血糖濃度。 與維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群相比,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尤其易患代謝綜合征。
研究人員指出,維生素D缺乏是2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一個危險因素。從目前的研究向外擴展,提示25-羥維生素D水平從10微克/毫升升高到30微克/毫升,胰島素敏感性可以改善60%。改善胰島素耐受性會有助于減輕胰島B細胞的負擔,使糖耐量異常得到逆轉,這些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研究來探索其內在機制。
食品輻照量是否超標可以測定
食品經過輻照可以達到殺蟲、滅菌和保鮮的目的。但是,食品是否經過輻照,其輻照劑量是否超標,迄今尚無法識別。由杭州市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最近完成的《輻照食品劑量效應研究》提出,使用電子自旋共振(ESR)測定法,可解決這一難題,并在國內率先提出了輻照食品檢驗創新方法。
研究人員采用市售食品香腸、醬牛肉、西式火腿、筍干豆、辣椒粉、生姜粉經5個不同劑量(3-20KGY)的輻照,按5個不同的儲存期(6個月內)分別對樣品進行大腸桿菌、細菌、霉菌量的檢測。根據輻照產生自由基的原理,研究人員通過ESR測定,獲得了輻照食品的ESR特征峰。根據不同劑量、不同儲存期的ESR峰值,計算輻照食品ESR峰值隨貯存期衰減的乘冪公式。
研究結果表明,使用延長食品貯存期進行大腸桿菌、細菌、霉菌的檢測,可以初步判斷該食品是否經過輻照。使用ESR法測定食品,可以定性鑒別輻照食品;根據輻照食品特征峰的ESR峰值隨貯存期衰減的乘冪公式,可以進行定量的輻照劑量估算。
常發怒的男性易中風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發現,動不動就勃然大怒的急性子男人,容易中風而突然斃命。可是經常動怒的婦女中風或心臟出毛病的風險比較低。
研究顯示,容易動怒的男人比心平氣和的男人發生心房纖維性顫動(一種心臟快速跳動的心律失常)的風險高出10%,增加了中風的危險。
研究還發現,男人如果經常敵視或鄙視周圍的人,心臟不規則跳動的風險比心胸豁達的人高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