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學
老張今年52歲,年輕時喜歡踢足球,是大學校隊的后衛。激烈運動嘛,難免碰碰撞撞,膝蓋受點傷也沒在意過。他還是個怕熱的人,冬天從來不穿棉毛褲,這在北京可算是夠“抗凍”的。這兩年,老張的膝關節總是不舒服,上下樓梯時尤其是下樓梯不得勁兒,腿好像支撐不住。身體不錯的他心里有些懊惱:“是不是我老了?不行,我還得多運動。”于是他每天抽出1個小時打籃球。這樣打了半年多球,膝關節不但沒見好,疼痛反而加重了,上廁所連姿勢都控制不好,腿發軟,會“撲通”一下坐下去。他想不通,怎么越練還越不行了呢?
大劉的情況也讓她很苦惱。單位為了提高職工身體素質,組織了健身操培訓班。平時就很喜歡運動和注意保持體形的她立刻報了名。這是一種快節奏的健身操,1個多小時不停地跳,雖然累得不輕,但是聽著富有節奏感的音樂,看著體態優美的教練,出上一身透透的汗,讓她感到很爽,同時也有幾分得意:“46歲了,還能跳下來就不簡單啦!”可是,一側大腿根兒卻不知何時開始疼了起來,嚴重時走路都有點跛了,跳操自然是跳不了啦。她懷疑自己的股骨頭出了問題,到醫院又拍片子又做同位素掃描,也沒查出什么毛病。
以上兩位經醫生診斷認為是骨關節炎,經過減少運動,局部對癥治療后好轉。在那之后,他們就比較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知道這個年齡段的人不適合做什么樣的運動,不再跟自己較勁了。
那么什么是骨關節炎呢?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通俗地說就像人老了,長白頭發、長皺紋一樣。關節軟骨也發生“老化”。關節軟骨的作用就象自來水龍頭里的橡膠墊,人年輕時關節軟骨含水量多而富有彈性,在關節活動時起緩沖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供應關節的血流減少,軟骨的營養減少,因而,關節軟骨脫水,彈性就差了。除自然老化外,由于創傷、肥胖、遺傳等原因,也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起不到緩沖的作用,使得關節骨與骨之間磨擦,造成疼痛,甚至關節積液,局部腫脹,就是骨關節炎。水龍頭里的橡膠墊磨損后可以更換一個新的,而人類的關節軟骨目前還不能隨意更換,所以要注意保護,省著點兒用。
哪些人易患骨關節炎?
1.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增高,年輕時關節有創傷者更易發生。
2.女性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降低,影響到骨代謝,易患該病。
3. 肥胖者體重對關節負荷加大,特別是膝關節。
4.特殊職業者:如芭蕾舞演員的腳趾關節,紡織工人的手,羽毛球、乒乓球運動員的肩、肘,足球運動員的足、踝、膝關節等。
5.其他情況: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好發關節:膝關節、腳掌的關節和頸椎、腰椎、手部遠端指間關節、第一掌指關節。輕者關節疼痛,重者關節可積液。常見膝關節肥大、畸形,下樓梯、下山困難,活動有響聲。腰椎骨關節炎可引起腰腿疼,頸椎骨關節炎常被并入頸椎病,伴有椎管狹窄時可引起頭暈、暈厥、患側肢體麻木等。
X線檢查:輕者X線檢查正常或有骨質疏松改變。特征性變化可見病變關節間隙變窄,邊緣性骨刺及囊性變等。
得了骨關節炎還能運動嗎?
骨關節炎大多數病情較輕,不會致殘,也不必擔心從此就不能運動了,而是要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像膝關節骨關節炎就不要做對關節沖擊性大的運動如跑步、下山等,而可選擇對關節磨損較少的運動:瑜伽、快走、游泳、適當的器械練習等。
如何治療?
1.采取綜合治療,緩解癥狀。目前尚無治愈方法,可到醫院做理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關節肌肉鍛煉,頸椎病可牽引等。
2.不要受涼。像老張這樣在北方冬天穿著過少,也是誘發骨關節炎的原因。
3.肥胖者減輕體重。
4.癥狀較重時要注意保護關節,使其充分休息,不要過度使用,這樣不僅能緩解疼痛,而且能防止病情發展,對持重的膝關節、髖關節尤為重要。
5.關節疼痛嚴重時,可短期小劑量口服非甾類抗炎藥物止痛,但要注意這類藥物對胃腸道的副作用。不主張應用激素治療。
6. 膝關節出現嚴重畸形時可手術治療。
7、飲食中應多食富含鈣和膠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