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賓
我今年78歲。患失眠、頭痛癥有二三十年了。初起時,服安眠藥尚有效,久服則效減,最后增加到服10粒也全不見效了,甚至打安眠針也只睡幾小時。此癥時輕時重,久治不愈。嚴重時連書也不能看,信也不能寫,聲音稍大不能聽,怕太陽,經常通宵不眠,似睡非睡,多夢。倒是耳朵特別靈,聽到一只蚊蠅叫聲就緊張,繼而心悸、煩躁、盜汗,一天到晚頭昏腦脹,飯菜無味,精神萎靡不振。常常怨天怨地,自嘆活著受罪,不如死了好。回頭自查原因是用腦過度,思慮過多,工作責任心過強,上進心過迫,精神負擔過重,睡眠休息時間過少……種種因素造成失眠,失眠又引起頭痛,頭痛又影響睡眠,形成惡性循環。
離休后我認真學習鉆研醫學,從醫書上找配方,進行自我按摩,又與食療相結合,見有效果,便堅持數年不間斷。現在我睡覺好、頭不痛、吃飯香、精神足、體質強、身心愉快舒暢。二三十年來不能提筆寫信,現在竟然又能寫寫稿子。這簡直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現將我的具體做法介紹如下,供同病患友參考。
一、按摩
預備:晚睡前、早醒后,仰臥床上(冬天可在被子里),閉目入靜,自然呼吸,意念(默數)50個數字。
1.十指梳頭,掌心順摩耳。即:十指屈成耙形,從前額發際往后梳抹捺(神庭、上星、百會、腦戶、腦空、完骨、天柱、風池、安眠等穴)至頸椎收。掌心順摩耳,50下。
2.雙手橫抹腦。即:雙手豎捂面,十指并攏指尖往上,著力前額,掌根著力眼眶,兩手從兩眉中間(印堂)分手橫抹頭兩側往后腦抹擦(五處、眉沖、陽向、太陽、天沖、腦空、完骨、風池、安眠等穴)至頸椎收。50下。
3.按揉后腦(風池、安眠、完骨穴)。即:兩手食、中、無名三指并攏按揉風池、安眠穴(耳垂后二寸發際凹陷中),兩手同時先向外揉轉50下,再向內揉轉50下。
4.揉轉太陽穴(在眉梢與眼角中間后側)。即:兩手中、食、無名三指并攏按兩側太陽穴,兩手同時先向前揉轉50下,再向后揉轉50下。
5.捏拿“合谷”穴(在拇、食指歧骨間)。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拇指在上按左手合谷、食指在下,一捏一松50下。換左手捏右手合谷50下。
6.捻揉“神門”穴(在小指側掌后橫紋頭凹陷中)。先用右手拇指壓左腕神門捻揉旋轉50下,換左手拇指捻揉右神門50下。
7.捏拿“內關”穴(在腕橫紋正中直上二寸、兩筋之間)。先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腕“內關”穴,食指托住外關,一捏一松50下,換左手捏右內關50下。
8.按揉“足三里”穴(在膝蓋下三寸、脛骨外一橫指)。端坐垂足,兩手拇指分按兩腿足三里,余四指托住小腿肚,兩拇指同時用力按壓,上下揉50下。
9.按揉“三陰交”穴(在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后緣凹陷中)。端坐垂足,兩手拇指分按兩腿三陰交,余四指抓住小腿,兩拇指同時用力按壓,上下揉50下。
10.按揉“涌泉“穴(在足心)。端坐床(凳)上,先把左足放到右大腿上面,用右手掌前后摩擦左腳心涌泉50下,然后左手掌摩擦右腳心涌泉50下。以此輪換摩擦200~300下(最好睡前熱水洗腳時按摩)。
二、食療配方
小米300克、百合200克、梗米100克、桂圓20個、大棗20個,浸泡后早晚煮粥吃。再放適量豆油煮煮。此粥有安神定志、養心養血、補脾養胃、保護肝臟、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安眠也有良好的作用。如果病久了,心血不足,還可吃些老母雞湯(草雞)。白天喝枸杞子茶,臨睡前喝一杯牛奶。
另外,我還每天參加集體晨煉,呼吸早上的新鮮空氣,打打太極拳、舞舞太極劍、做做醫療保健操等。
除了這些具體的做法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思想上要有一定的境界。思想要開朗些,精神要瀟灑些,看什么問題要辯證些,生活風波要想開些,受到挫折和災難也不要灰心氣餒,只要你堅持信念、調動起自己的積極性,困難必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