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封面文章回顧
據美國《電子商務》2004年3月預計,到2010年左右美國將有150萬個左右的“軟件藍領”工作機會流入亞洲國家。與“世界制造業轉移中國”的趨勢相適應,中國將更大量地涌現藍領工作機會,中國的藍領階層越來越成為一股不應被忽視的消費力量。
但是,這股力量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根據調查我們發現,中國藍領階層中近80%左右的人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70%的藍領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多數藍領家庭的經濟狀況已經達到了2002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等收入家庭水平。隨著“世界制造業轉移中國”的趨勢,中國將更大量地涌現藍領工作機會。而在西方社會,藍領階層更是人數龐大,是"梨型結構"的中端部分。
在上期封面文章“藍領商機”中我們指出,對這樣一個規模和消費能力都比較成熟的群體,在中國卻并沒有專門為他們量身打造、專門伺候他們的品牌,這在市場營銷領域確實是一件怪事。正如零點調查&前進策略董事長袁岳所說,很多大眾品牌的主要消費群體實際上就是藍領,但其廣告偏偏要往“白領訴求”甚至“金領訴求”上去靠,給人的感覺不倫不類。
這種無奈的狀況導致了很多品牌其大部分消費者明明是藍領群體,但是并沒有刻意地、精心地為這個群體服務,與目標消費者沒有粘合度,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沒有情感約束力,導致消費忠誠度很低,從而使廠商損失了巨大的利潤。
那么,如何提升“藍領產品”在中國的競爭力?上期封面文章“藍領商機”給出了“成功營銷”的解答。
讀者來信
“每月一談”如何選擇話題
貴刊“每月一談”的內容是基于在網上討論的內容成文的,在這里我提一些個人看法:首先,選題應具體實際一些,盡量避免理論色彩過重的話題。理論色彩重的選題,網友的參與性不會高,回復的帖子質量更不會高。比如上期的“供應商協會,囚徒困境”一文的理論色彩就比較重,網友各說各的,很難產生共鳴和爭論。這樣的選題,還是專門邀請專家探討比較合適。其次,網上運作方面,是否可以邀請一些專家出面主持,跟網友互動、引導討論,效果應該會更好。當然,你們每次最后都邀請了專家點評,但這個互動性就比較差了。最后,你們可以直接跟企業合作,具體問題具體討論。
網友 我心蕩漾
傳統渠道與現代渠道處于博弈狀態
傳統渠道與現代渠道始終處于博弈狀態,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從上期“渠道變革要防瘸腿病”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制造商和代理商重視現代渠道,是因為現代渠道在銷售中占的份額越來越高,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企業對家樂福等現代渠道的不公平收費恨之入骨,但還是不得不進入他們的商超。因為如果在K/A店消費者看不到產品,在傳統渠道也很難銷動,甚至在傳統渠道連鋪貨都成問題。其實,傳統渠道與現代渠道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關鍵是要處理好它們之間的比例和關系,讓它們互相促進和互相制約。傳統渠道究竟要在渠道中占多大比例,主要取決于公司策略、公司資源、行業特色、產品檔次等多種因素,不應一概而論。
濟南 韓亮
中國啤酒廣告的一些缺憾
對比上期“饕餮之夜”和目前我國啤酒廠商所制作的平面廣告可以看出,西方啤酒廣告已走過了賣點時代,平面廣告多展現商品本身的戲劇性,以講故事、人性化的角度來闡述品牌個性。而中國啤酒廣告卻還處在賣點時代,各啤酒平面廣告多是表現一個USP(獨特的銷售主張),要么就是口味的對比、品質上的明爭暗斗,優秀的故事創意較為少見。簡言之,西方啤酒廣告基本都圍繞品牌核心價值進行,價值主張明確,而中國一些優秀的啤酒品牌還需在尋找自己真正的核心價值上費些功夫。
上海 葛倩
從達美樂看中式快餐市場
現在,洋快餐威脅中式快餐的論調已非常普遍,這的確是一個真實的現狀,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式快餐真要坐以待斃嗎?在“達美樂:有所不為的贏家”一文中看到,達美樂做為全球第二大的比薩餅供應商,仍處處從細微的角度考慮營銷的方式,那么我們中式快餐業是否要盡快彌補營銷上的缺憾,充分發揮出自己在本土市場上的獨特優勢?當前,中式快餐要有較大的發展,必須引進現代化大企業的經營觀念和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提高經濟實力;另一方面要在經營管理層注入新鮮血液,要有工業企業,特別是食品加工業方面的管理人才參與中式快餐的經營管理。
武漢 田旭東
期待《成功營銷》越辦越好
《成功營銷》每期主題都很吸引人,加之不同欄目的豐富內容,頗具收藏價值。相對于市面上很多的關注資本市場的財經類媒體,這本關注企業經營實戰的雜志,是讓人產生恒久閱讀愿望的手冊性讀物。作為貴刊的忠實讀者,我也提點更高的期望。
整體感覺雜志設計對閱讀節奏的把握尚未到位,基本體現在三個方面:1.在全年和單期中,報道選題和文章質量兩方面的品質還不能保證一貫性,有些起伏,而且缺乏系列性文章。2.雜志有點“硬”,解決閱讀疲勞問題可以在報道選題和篇幅長短上做些調整,增加些關注人物的話題,精美的休閑廣告也是可以考慮的。3.作為定位高端的營銷刊物,內容到位了,同時就要注意一下視覺效果。封面、版式、配圖上作些設計,大氣些,國際化一些,定能讓雜志對讀者產生更強的沖擊和吸引。
最后提醒關注的是:報刊“三分辦、七分發”,相對于其他經管類媒體,希望貴刊不會受制于木桶效應。
深圳李志強
大學生也需要展示的舞臺
我是一名營銷專業的大三學生,同時也是貴刊的忠實讀者。我大二時無意中發現了貴刊,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買了下來,但在閱讀過程中即被內容深深吸引,從此與貴刊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我的帶動下很多同學都成了貴刊的忠實讀者。對我這樣一個營銷專業的學生而言,能得到像貴刊這樣一本能夠開闊我們視野的專業雜志實屬不易。但是我們更希望能有一塊展示自己的舞臺,不知道貴刊能否開拓一些小的欄目,專門由我們在校生來供稿。
北京大學劉軍
編者回復: 很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對于你們想展示自我需求的愿望,長期以來我們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比方說我們現在就在各大學的營銷專業征集稿件,并且也請一些MBA學生給我們做市場研究。另外,據我們調查了解,目前有許多大學的營銷系教師用《成功營銷》作為案例教學的輔導讀物,也有許多學生已成為我們的長年訂閱者。面對這一現狀,我社今后將在全國各大校院內進行“成功營銷走進校園”的系列演講活動,準備把更多精彩、真實的營銷知識與業界成功人士介紹給你們,歡迎你們屆時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