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中國產業發展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指出,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也造成了目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新情況的產生,使經濟形勢更加復雜。下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應該著力破解四大矛盾。
夏斌表示,目前經濟運行中出現了四大矛盾現象,并導致了風險的醞釀。它們分別是:投資直線下降與投資項目清理并不理想之間的矛盾;投資增速下降快與中長期貸款增速下降慢之間的矛盾;央行嚴格控制貸款總量與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的矛盾;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環比增幅下降與國際市場初級產品現貨價格上升之間的矛盾。
首先,根據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投資的增速下降明顯,1、2月份投資增速累計下降達到53%;3月份下降43%;4月份下降34.7%;5月份下降18.3%。夏斌認為這種下降的速度有些偏快,尤其反映在今年二季度,由于投資的迅速收縮,造成二季度GDP環比增長僅為0.55%,這個數字同往年二季度相比明顯偏低,甚至低于2003年受非典影響時的0.68%。如果將今年二季度GDP環比增長速度折合成年增長率為2.2%,而前三季度的環比增長平均是2.9%,折合成年增長率為12.1%,也就是說GDP增速在短短幾個月內出現了從12.1%到2.2%的降幅,這個速度是偏快的。夏斌指出,在投資直線下降的同時,目前對擬建、在建項目的整頓清理卻并不理想。據國家發改委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各個地方清理的結果初步顯示,在所有擬建與在建項目中只有4%至5%的項目是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而在這4%至5%的項目中僅有5%是明確被叫停的,10%的擬建項目將被取消,而超過80%的項目是暫停建設、限期整改,對于這些項目很大部分是補辦手續后再擇機上馬,這樣一來,投資項目的反復會對經濟帶來很大壓力,造成經濟形勢更趨復雜。
第二個矛盾現象是,一方面國內投資增長速度下降得很快;另一方面,銀行中長期貸款的增速卻下降得很慢。如5月份的數據顯示,投資增長回落了16.4個百分點的同時,中長期貸款僅回落不到1個百分點,可見宏觀調控壓縮的主要是短期貸款。這一矛盾導致貨幣信貸數據下降、工業生產的增加值下降,同庫存增加、應收賬款增加同時存在。
第三方面的矛盾是,一方面,人民銀行在嚴格執行年貸款累計增長在26000億的調控范圍;另一方面,企業的存貸和應收賬款都在上升,企業正常的流動資金非常緊張。
第四方面的矛盾是,一方面,我國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環比增幅在下降,或者上升的趨勢在減緩;另一方面,國際市場初級產品現貨價格在上升。夏斌指出,不應脫離國際背景與全球供求形勢來單獨看待國內價格。
夏斌指出,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是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48字方針,應該突出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力求突破上述四方面的矛盾現象。他指出,確實應該嚴禁的項目要進一步落實嚴禁方針,尤其是對土地市場的整頓不能放松,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行為,防止整頓走過場。其次,應加快煤、電、油、運等行業的供給,縮小需求的壓力。對于三農問題,應切實落實好中央政府的政策,抓緊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把好處真正留給農民。第三,進一步完善經濟、行政、法律手段,并逐步減弱行政手段的運用,要明確審批項目、核準項目與備案項目的劃分,尤其對于什么是核準項目要趕緊出臺具體標準。另外,商業銀行要根據有關規定落實有保有壓的放貸,商業銀行必須向券商和基金公司看齊,加強研究,防范風險。貸款審批要從簡單的看企業盈利能力、擔保抵押等微觀指標提升到綜合分析宏觀政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