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政部要求,在全國大中城市推廣建立慈善超市,通過這一社會捐助新模式,加強對城市困難群體的經常性生活救助。這一舉措,對于從事公益事業的慈善組織來講,無疑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慈善物資中心在創建慈善超市中,采取五項舉措,促進其健康發展。
一 及時匯集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不斷擴大社會救助面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慈善物資中心在創辦慈善超市的過程中能夠及時抓住機遇,在抗災、救災、防非等重大活動中,把社會各界的愛心以最快的速度落實到需要幫助的貧困戶手中,使慈善物資做到物有所值,使慈善超市在擴大求助面的同時得到發展,擴大影響。到目前為止,累計募集了各種新品物資評估價值4683萬元、各類舊服裝近百萬件,近3000萬元的物資幫助了上海市的特困群體,1160萬元的物資幫助了江西、重慶、新疆、內蒙、云南等貧困地區。最近,他們又把物資救助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今后每月都會有一批物資發往兄弟省市的貧困地區。2003年6月中旬,又有一批價值50萬元的物資發往云南省,最近他們又在籌備發往青海省地震災區的物資。
二 通過市場化運作,建立一套評估、變現、助困的快速運作機制
在進行實物幫困救助中,上海慈善物資中心對一些剩余物資主要是通過慈善超市進行銷售變現,變現資金全部納入慈善基金總額。這項工作有其專業性和特殊性,由于捐贈物資品種多樣,質量千差萬別,有很多是不合時令的商品和一些積壓的物資,為了避免捐贈物資的再次積壓,慈善物資中心建立了一套變現的快速反應機制,制度規定,物資進行整理入庫后,一周內必須請專職評估師進行評估,根據評估價確定變現價格,如因價格過高或延誤時令等原因致使變現呆滯時,進行第二次評估,將變現價格下調,家樂福全球采購中國總部捐贈的日用品,入庫后兩三天內就可分配到慈善超市內變現,達芙妮中國總部捐贈的1150雙童鞋由于款式新穎,從進庫到慈善超市全部變現,僅用了一個月時間。
三 建立一批經常性捐贈接收點,依靠一支志愿者隊伍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宗旨是“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慈善物資的捐贈和救助,要方便捐贈者、購買者和救助者,還要注意節約運營成本,這就需要一大批為慈善事業服務的志愿者。根據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和民政部門委托,慈善物資中心調整、充實了一批工作站和慈善超市,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和企業、社區義務捐贈相結合的方式,新建了60個經常性捐贈接收點,今后將逐步推廣,增加到100個,覆蓋到全市各個社區。幾年來,慈善物資捐助事業得到發展,離不開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現在,許多單位都有義工隊伍,如在普陀區政府機關就有一支由機關干部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他們制定了義工守則,定期開展活動。
四 實行信息化管理,形成一個現代物流管理網絡
慈善物資的有序流動,必須融入現代化的物流理念。慈善物資中心在創辦慈善超市中,得到了科研單位和上海上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支持,設計了一套全新的適合慈善物流需要的計算機軟件系統,使手工記賬提升為電腦記賬,通過電腦聯網,物資的出入庫全部反映在電腦上,增強了統計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初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
五 依靠社會力量,組建一支愛心運輸車隊
批量的物資流動必須依靠運輸工具,慈善物流更是如此。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上海慈善物資中心組成了愛心直通車隊,這個車隊主要有上海巴士公司捐贈的10部面包車(使用額度);上海申浦汽車服務公司無償捐贈的大型貨車(貨運和勞務);上海五角場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捐贈的兩輛中型廂體貨車(五年無償使用權)組成,打上統一的標志,根據慈善捐贈物資高、中、低檔次的不同,使用大、中、小系列不同車型的運輸模式,隨時為慈善物資的捐助工作服務,保證了企業及市民的捐贈需求和救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