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勒

聽說這里有一位對苯教很有研究的學者,我就想去拜訪。因為阿里與苯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苯教在藏語中稱為“苯波”(簡稱苯)。漢文有時寫成缽或笨。它是佛教傳入西藏前在象雄即今天的阿里地區土生土長的一種古老的宗教。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苯教早已不是本來意義上的原始宗教,而是一個苯佛混雜的歷史產物,其內容已十分龐雜,既有比較古老的原始巫教的一些特點,又有大量系統化的神學宗教的成分。要了解原生形態的早期苯教,阿里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據晚期形成的苯教文獻記載,苯教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就盛行于象雄,然后從象雄傳入西藏。
就在我們去阿里的幾年前,在阿里的日土縣境內發現了一些與苯教有關的巖畫。考古工作者認為這些巖畫的族屬是古代象雄人。巖畫中幾乎沒有象征農業文化的蹤跡,由此可知古代象雄居民以狩獵、畜牧為生。同時巖畫中沒有見到任何宣揚佛教的內容,而最為豐富的是任姆棟一組一號巖畫展示的殺牲獻祭的宏大場面。作為獻祭用的祭品有125個羊頭和10個估計是盛血的陶罐;作為祭祀對象的神則有太陽、月亮、象征苯教的“雍仲”符號、魚、男性生殖器,還有象征“天梯”的“目”字形符號。在一條人稱“齊吾普”(即小人山谷)的頁巖峭壁上,有眾多的野牛、羚羊、山羊、鹿、馬等動物形象,還有一些分別持盾、格斗、騎馬、跳舞的人物形象,有的像是熱帶島國的土著,有的像是中原漢畫里的“羽人”。大多數人物畫面以抽象的簡單符號區別男女。從日土三處地點的巖畫中可以明顯看出“雍仲”符號是從太陽的圖案演變而來的。由此可知原始形態的苯教的某些信仰特點:崇拜自然、崇拜動物、殺牲獻祭等。

苯教對大自然中的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都很崇拜,這種帶有自然宗教特色的信仰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后依然盛行。據《舊唐書·吐蕃傳》記載,吐蕃王朝在舉行會盟大典時,即“令巫者告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神”。其中對天神的崇拜在早期苯教信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苯教認為天為上界,是天神“贊”的居所,并認為苯教始祖辛饒米沃切和吐蕃王統第一代藏王都是從天而降的天神。“由于當時苯波意樂天空”,所以把藏族最早的經書也“遂說為從天而降”。由此產生了“始祖贊普自言天神所生”和“天赤七王”死后“攀援天繩,逝歸天界”的古老傳說,而日土巖畫中也有象征“天梯”的“目”字形符號。這一類故事的記載顯然與苯教的信仰有關。
苯教對動物的崇拜尤其是對羊的崇拜具有原始圖騰崇拜的某些特點。獼猴變人的神話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另外,在敦煌古藏文寫卷中與苯教喪葬有關的一些故事中,說“羊比人更聰明,羊比人更有法力”,甚至把羊頌揚為“沒有父親的人的父親,沒有母親的人的母親”。從《新唐書·吐蕃傳》中“其俗重鬼右巫,事羝為大神”的記載來看,早期苯教不但把羊作為崇拜對象,而且視公羊(“羝”表示公羊)為“大神”,具有較高的地位。難怪阿里日土巖畫中把大量的羊頭作為獻祭用品。

早期苯教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用鮮血和肉體向超自然力量顯示敬畏、感恩和祈求的愿望,表達虔誠的信念,這就是日土巖畫中也有反映的“殺牲祭獻”。苯教經典《色爾義》還提到,為救患病的王子必須以他的屬民舉行人祭。《舊唐書·吐蕃傳》說:“其贊普死,以人殉葬。”而動物殉葬制度不但在早期苯教中流行,而且延續到佛教傳入西藏以后,正如《通典》所說:“人死殺牛馬以殉,取牛馬(頭)積累于墓上。”參加葬禮的有各類苯教巫師。他們有的為獻祭動物澆淋洗浴,有的吟誦祈禱,有的負責捕殺,有的剖割動物肉,有的分配和包裝分割后的動物肉,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早期的“朗辛”苯教還有季節性的動物獻祭活動。每年秋季殺1000只牡鹿獻祭,名為“牡鹿孤角”;宰殺牦牛、綿羊、山羊各3000頭(只),獻供其血肉,名為“苯教紅供”。這種動物殉葬和人祭的方式,是苯教與佛教發生分歧的重要因素之一。佛教徒稱這類苯教葬儀為“黑葬法”。
苯教認為人死后要經歷兩種“死后世界”而獲得再生。一是進入富足、安樂的“樂土”世界;二是穿過一個充滿險阻的黑暗、痛苦世界,舉行葬禮的目的就是為死者引路,幫助死者迅速安全地穿過黑暗的世界并“贖回”死者的靈魂。葬禮儀式除了以上所說的殺牲獻祭活動之外,還要為死者的尸體進行結發、涂丹、剖尸、搗尸、閹尸、掩埋等處理。這類喪葬儀軌應該說始于止貢贊普時代,在此以前的“天赤七王”都“逝歸天界”,“神身無尸如虹散”,沒有留下尸體。
至于這種宗教是如何興起的,與古老的沃教又有什么關系,都是我所感興趣的問題。從苯教的教義來看,象雄的苯教與波斯的沃教有很深的淵源。沃教在紀元前已盛行于西亞一帶,今天的伊朗、印度還有這一教派的信徒。公元7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達斯)征服了波斯,使這個國家改信伊斯蘭教。而象雄與西亞的聯系早于公元7世紀,正值西亞盛行沃教之時,地處中亞與西亞民族遷徙交通要道的象雄古國,受沃教的影響也就不足為怪了。再從苯教有關宇宙起源、人類的產生來看,它顯然受到古波斯沃教的二元論影響。總之,有關苯教的問題多如牛毛。如今我來到苯教的發源地,卻見不到古老苯教的寺院,聽不到古老苯教的傳說,真叫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