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困難時期,人們有時不得不吃山野菜。現在生活好了,又有很多人在找野菜吃,野菜已經一躍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山珍和風味食品。
可在黑龍江省海林市的少數企業,天然、無污染只是山野菜包裝袋上的招牌。他們加工的山野菜,不但沒有了山野之味,且有了異味。最近,央視欄目的記者和黑龍江省工商局的工作人員一起,對海林市的幾家山野菜生產企業進行了調查。
◆蕨菜蘑菇“本色”重現
記者和黑龍江省工商部門的調查人員一道,首先對海林市一些出售山野菜和食用菌的飯館、酒店進行了調查。現在已是秋天了,雖然早已過了采摘山野菜的季節,但是在海林市一些酒店里卻仍然可以吃到新鮮的山野菜。
在保鮮的蕨菜包裝袋上,記者看到生產日期是8月下旬,這離采摘新鮮的蕨菜已過去了2個多月,那么這樣看似剛剛采摘下來的蕨菜原料又是從哪里來的呢?記者決定和調查人員一道去幾家加工山野菜的廠家去實地調查。
在海林市森山食品加工廠,記者看到等待加工的蕨菜。 原來這些蕨菜是用鹽水腌漬過的,并不是新鮮的,那么這種看上去干癟發黑的原料,怎么會變成新鮮脆綠的蕨菜呢? 一位工人對記者說,這個不能告訴你,絕對不能告訴你。
第二天,記者來到了另一家山野菜加工廠,海林市大野山菜加工廠,在這里看到了加工蕨菜的全過程。一大池子里浸泡著用鹽腌漬的蕨菜原料,工人把鐵鍋里的水燒開后,老板先后把5種粉末放入鍋里溶解后,才將干癟發暗的蕨菜原料倒進了鍋里,又過了10多分鐘,鍋里的蕨菜開始起了變化。
據李老板介紹,原料和煮過的蕨菜相比,之所以有這么大的變化,關鍵是靠一種叫做銅的藍色粉末和叫做鋅的白色粉末。這兩種粉末到底是什么呢? 老板告訴記者:一種叫硫酸銅,另一種叫氯化鋅。
原來,這家廠加工蕨菜的關鍵是通過用硫酸銅和氯化鋅,將蕨菜中的葉綠素還原成本色并進行定色后,干癟發暗的原料就還原成了新鮮脆綠的蕨菜。記者隨后在配料房里看到了成桶的氯化鋅,包裝桶上還標明電池級的字樣。
回到生產車間,工人開始把煮好的蕨菜從鍋里撈出來,蕨菜裝袋后,還要往里灌一種湯料。
記者通過有關部門了解到,根據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加工山野菜嚴禁使用苯鉀酸鈉、山梨酸鉀和果綠這3種用來防腐和染色的添加劑,但在這家工廠里,工人把用了這3種添加劑配成的湯汁灌入了山野菜包裝袋里。 就這樣,這些經過硫酸銅,氯化鋅還原定色,用苯鉀酸鈉、山梨酸鉀、果綠防腐染了色的蕨菜簡單封袋包裝后,就可以出廠了。
◆暴殮天物不擇手段
接著記者又走訪了吉源食品加工廠、森野食品加工廠和森山食品加工廠,這3家廠不僅設備簡陋,而且加工蕨菜過程中也都加入了硫酸銅、氯化鋅等化工原料。
據一位老板透露,加工山野菜家家都有自己的絕活,至于用什么樣的絕活,他建議我們再去其他廠家看看。幾天后,當記者再次來到海林市大野食品加工廠時,看到車間里正在加工滑子蘑。在加工滑子蘑過程中,記者看到,工人把(焦亞)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也用作了添加劑。據工人介紹,用這兩種添加劑目的是為了保住滑子蘑新鮮的本來顏色。記者注意到,工人把剛采摘的新鮮滑子蘑進行蒸煮時不知什么時候有只蟲子落入了鍋里。 據工人講,像他們廠這樣加工滑子蘑雖然不太衛生,但比起有的廠家用特殊方法加工還算是好的。其他廠家加工滑子蘑又會用什么特殊的方法呢?
幾天后,記者在海林市森山食品加工廠終于見識了用特殊方法加工滑子蘑的全過程。在車間角落里,一盆白色塊狀物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工人把大鐵池中的水燒開后,把這盆白色塊狀物倒了進去。 記者問:這種塊狀物是什么? 工人說:堿。 隨后,工人把白色塊狀物搗碎、溶解后,迅速把成袋的滑子蘑倒入了池子里,另一位工人端來了一盆白色粉末。這位工人透露,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關鍵要靠那種白色的塊狀物,這種白色塊狀物究竟是什么呢?工人向記者賣起了關子。 經過一番周旋,工人才勉強說出了實情,剛才放在池子底下的是雕白塊。在配料房里,記者見到了不少雕白塊。第二天一早,當記者再次來到這家食品廠時,看到工人們正把前一天用雕白塊蒸煮過的滑子蘑撈出來進行沖洗,然后灌入防腐保鮮劑。據工人講,像這樣用雕白塊固色增亮的滑子蘑,幾年都不會褪色。
記者再次問工人:包裝袋上不是說配料是山菜,檸檬酸還有鹽水嗎?
工人告訴記者:你看那個不行,看那個沒用,你看食品哪家配方是真的?
調查中,記者發現,這幾家加工山野菜的廠家盡管規模不大,但是每家的產量卻不少。在海林市大野食品加工廠,記者看到工人們正把加工好的蕨菜和滑子蘑裝車。
記者問老板:你們一年生產多少蕨菜? 主要銷往哪里?老板告訴記者:每年都有二三百噸。 全國各大城市都有賣的。
◆誰污染了天然食品
看相不好的山野菜只要十幾分鐘就變得秀色可餐。這些廠家把這種所謂的“還原技術”稱之為“絕活”、“真本事”,但這些“絕活”連他們自己都認為不是一般問題,而是問題相當嚴重。
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胡小松教授處了解到,這樣加工山野菜是絕對禁止的。胡教授告訴記者:這些漂白劑屬于超范圍使用。還有雕白塊?這是我們在食品加工當中嚴打的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嚴打,禁止使用雕白塊,因為它有害,它會造成我們肝臟的損傷,比如說哮喘,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長期食用這種食品很可能導致人體畸形。
那么正規企業是怎么生產的呢? 據記者了解,山野菜的生產工藝有嚴格的要求,就拿保鮮蕨菜的生產來說,正規的企業用來生產保鮮蕨菜的原料都是來自我國深山主產區的優質蕨菜。
由于原料在鹽漬過程中蕨菜的葉綠素會受到一定的破壞,為使蕨菜原料中的葉綠素重新還原復綠,正規企業嚴格按比例使用食用抗氧化劑和營養強化即對原料進行中和處理,在經過多次清水漂洗,這樣還原復綠的蕨菜自然不含任何有害物。
為了延長蕨菜的保鮮時間,正規企業用的都是加厚的包裝袋,這樣的包裝袋才能達到真空封口嚴密,保證水煮殺菌時不會破袋。水煮殺菌時蕨菜保鮮的重要環節,水溫必須在攝氏90度左右,經過長達45分鐘的蒸煮,從而保證徹底殺菌。
經過水煮殺菌后的保鮮蕨菜還要經過嚴格抽檢,合格的產品在包裝袋上標注清晰的生產日期后就可以出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