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明清易代的歷史巨變引發了清初思想的勃興,“明亡之思”成為身遭家國之痛的孤臣孽子思考的焦點問題。在其“明亡追究”的諸多層面,蹈虛鑿空的明末學風成為眾矢之的。反思和批判的結果,導致清初學風發生巨大轉捩———由浮虛而趨健實,崇實黜虛的經世致用思潮遂蔚然隆盛。遺民學者憑藉著“著述經世”、“以史經世”和“學以經世”,寄寓其期許與訴求。
關鍵詞 清初 經世致用 明遺民 文化關懷
〔中圖分類號〕K249.105;K248.4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5-0162-09
明清易代的歷史巨變引發了清初思想的勃興,一時間,思想學術界“風雨雞鳴”,“明何以亡”的問題成為士大夫反思和考量的焦點。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晚明學風之蹈虛鑿空成為眾矢之的,清初學風遂為之一變,由玄虛而趨健實,“經世致用”蔚為風尚。深懷禾黍之悲的明遺民更是莫不以“經世致用”相標榜,以此寄寓其遺民志抱和訴求。于是,經世致用的傳統儒家理念在遺民那里具有了別樣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