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內曾有位盡職盡責的老清潔工。她說:“我的工作同葉利欽的工作差不多,葉利欽是在收拾俄羅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宮。每個人都是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她說得那么輕松、怡然,很使人感動,也很令人深思。
生活中的我們,也都在忙碌地處理各種問題。往大處說,國家的事、單位的事;往小處說,家里的事、鄰里的事、柴米油鹽忙不完的事。有的人甚至在生命結束前,還要留下遺囑,要讓后人繼續完成他的未竟之業。
克里姆林宮的老清潔工在達官顯貴面前是地位最低下的平民百姓,可是她并不自卑,而且還幽默地把自己的工作與總統的工作相提并論,足見其心胸的豁達與坦蕩。難道老清潔工在那種特殊的場合就一點兒感嘆也沒有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她能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悟出了人生的真諦:一國之君也好,一介草民也罷,他們都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所以,她每天都在認真地收拾紅墻內的灰塵和垃圾,同時也把散落在心頭的苦悶和迷惘一起清掃掉。
與這位老清潔工相比,我們有些人就顯得過于消極:在權勢者面前,他們自輕自賤;在富有者面前,他們饞涎欲滴。這些自卑者們,抱怨生活不公,悔恨生不逢時,可是他自己承擔的那份工作卻又弄得一塌糊涂。這些人常常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來,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結果往往是“荒了自己的地,也沒種好別人的田”。就是這樣連自己的“方寸”之地都收拾不好的人,卻天天盯著鄰里的長短,抱怨這也不合理,那也不到位,甚至痛心疾首,似乎一切都非他莫屬。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定要有好心情。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活得很累、很緊張。家里大量瑣碎的事務需要料理,人際間的是非恩怨需要平衡,名利場上的晉級提升需要競爭……面對如此重負,沒有一個好心境、好耐性行嗎?
好心境要靠自己收拾。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懷著一顆平常心,像克里姆林宮的老清潔工那樣把各自的崗位看成是分工不同,把收拾灰塵、垃圾與葉利欽收拾俄羅斯看得同樣重要,那么,你的心情就會靜如止水,一切煩惱和憂愁就會煙消云散。
收拾好心境,說容易也容易。只要讓那些心性浮躁的人與身染絕癥的人交談一下,他們的心態或許就會平衡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