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個滸灣鎮,地屬臨川境內,臨近撫水。滸灣地勢平坦,盛產稻米,水路和陸路交通都十分便利,是贛中閩北山區竹木外運的集散地。
滸灣的“滸”按理該讀“HU”,但人們卻讀作“xU”。為什么呢?說起來還有一個故事。
清朝乾隆皇帝到南方巡視,溯撫水而上。一天經過滸灣,他遠遠望去,房舍儼然,檣桅林立,突然游興大發。他指著巖石上鐫刻的“滸灣”二字,吩咐隨從道:“咱們上滸(xU)灣去玩玩?!钡胤焦俾犃?,先是一愣,隨后明白過來是皇帝讀了別字,可又不能說皇帝讀錯了。于是連忙喝令:“把百姓的船都趕開,御船靠滸(硒)灣碼頭。”乾隆聽了心里也明白了幾分,便裝模作樣地問地方官船到了哪里。
地方官啟奏:“船到滸(hu)灣。”這實際上等于再次婉轉地糾正了乾隆的誤讀。不料這時從人群里閃出一名大學士,不知是討好呢還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對乾隆跪奏道:“滸(hu)灣就是滸(xu)灣,滸(xu)灣就是滸(hu)灣,常常有人把滸(hu)讀作滸(xu)……”
這么一來,就讓自命風雅的乾隆皇帝覺得難堪了,還沒等那位大學士把話說完,他就繃起臉唬道:“什么滸(hu)灣不滸(hu)灣,我說滸(xu)灣就是滸(xu)灣?!眹樀媚莻€大學士跪了好久都不敢出聲。
地方官也心驚不已。連忙傳令:“聽明白了嗎,只準讀滸(xu),不準讀滸(hu)!”
從此以后,滸(hu)灣成了許(xu)灣,字典里“滸”便成了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