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柔情婉轉的綿綿歌聲滲透到血光劍氣的殘酷戰爭中,中國自古便有之,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四面楚歌”了,雄霸天下、勝券在握的楚軍就在敵人幽幽的思鄉曲中轟然倒塌,給世人留下深深的遺憾和震撼。而在外國戰爭史上,也有著類似的故事。
捷克民族的歷史大約開始于公元9世紀,這個年輕的民族也經歷過母系社會。在原始社會末期,捷克出現了一位女性大酋長李卜西。這討,私有財產已經出現,母系社會正向父系家長制社會過渡。李卜西英明強悍,尚能維系婦女的權威,李卜西死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開始遭受男性的奴役。女性要奪回她們失去的權利,于是在伏爾塔瓦河畔,以性別各為陣營,女性與男性展開了空前規模的大戰,這就是有名的“姑娘戰爭”。
“姑娘戰爭”的女性首領是老處女沃拉斯達,她曾是李卜西女王身邊的大臣,協助女王治理捷克民族。沃拉斯達為了反抗男人對女人的凌辱、虐待和役使,率領一大批姑娘揭竿而起,離開了都邑維舍赫拉城堡,在伏爾塔瓦河左岸的一座山巒上建立了“姑娘城堡”,同男人們統治的維舍赫拉城堡遙相對峙。姑娘城堡雄偉壯觀,堅不可摧,女人們日夜進行軍事操練——騎馬、射箭、揮刀、舞劍、擲石、格斗、編隊,井然有序。
起初,沃拉斯達非常成功,無數姑娘婦女掙脫家庭羈絆,匯集到她的大旗之下,姑娘大軍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雄赳赳氣昂昂地隨時準備粉碎男人們的進犯。男子漢們卻自大輕敵,認為攻下姑娘城堡易如反掌。因此,戰斗一開始,竟如卵擊石般慘敗在娘子軍手下,且屢戰屢敗。姑娘們的勝利召引來四面八方更多的姑娘,姑娘城堡彩旗飄揚,固若金湯。
在一個圓月灑著銀輝的迷人之夜,望月思鄉,不少姑娘在戰爭間隙動了鄉情,這時,不遠的維舍赫拉山上,男子漢們一反氣勢洶洶的常態,柔聲唱起了綿綿情歌——我的小鴿子快飛回來吧飛回來吧回到溫暖的家
綿綿的歌聲隨著輕柔的微風在夜空里飛翔、回蕩……歌聲里,傾訴著男歡女愛,娓娓敘談著家庭的溫情和家人的懷戀。歌聲隨風飄進姑娘城堡,撞擊著長久離鄉背井的姑娘們的心田。姑娘大軍的軍心動蕩了,淚水在悄悄地流淌,鋒利的戈矛刀劍頹然地低垂下來。
就在這節骨眼上,男人們驟然發起了沖鋒。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姑娘城堡就這樣被徹底摧垮了,捷克民族也就這么瀟灑地從母系社會跨入父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