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菲律賓前任總統埃斯特拉達是因腐敗丑聞而下臺的,但我卻認為,腐敗丑聞只是他下臺的導火索,并不是他下臺的真正原因。一個電影明星竟然以菲律賓歷史最高票當選總統,卻又很快被上百萬人參加的游行示威趕下臺,這難道不發人深思嗎?難道菲律賓的政治就像一場游戲,誰最會演戲便可以當總統?而一位民選總統又可以輕而易舉地被換掉?
一、埃斯特拉達的戲劇人生
2002年5月的一天,在一個昏暗的囚室里,剛剛度過65歲生日的埃斯特拉達就坐在我的左手邊。他雙手相握,胳膊肘架在圓桌的邊沿,身體略微前傾。他低下頭片刻,當他再抬起頭來與我四目相視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眼圈泛了紅,他說出這樣一句話:“現在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階段。”
人不能以好壞來簡單判斷,發生在埃斯特拉達身上的一切也不能以簡單的對錯來判斷。這就是為什么群眾運動把他趕下臺,幾個月后的另一場群眾運動又差點把他重新扶上臺的原因。他是菲律賓歷史上最高票當選的總統,卻又是菲律賓第一個受彈劾、第一個鋃鐺入獄、第一個因腐敗而被審判的總統。他本有大善之仁,卻最終落得大惡之身。
在仔細品讀埃斯特拉達一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我發現這位曾在銀幕上扮演許多角色的老牌電影明星,其本人的真實生活也極富戲劇性。戲劇與人生,二者到底是什么關系?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為什么在菲律賓,在這樣的時代,會出現這樣一個戲劇性的人物?這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思考著這些可解或者無解的問題,我所目睹的埃斯特拉達的下臺、被捕、支持者暴亂、上法庭等等場面在我的腦海里活躍起來,一幕幕接連閃過。我仿佛在讀一本很厚很重、晦澀難懂的書,又好像在聽一個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書和故事的主角是埃斯特拉達,而故事情節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這個主題就是——“政治”。
二、一匹“黑馬”
從60年代在銀屏上扮演俠義英雄開始,埃斯特拉達的光輝形象就在老百姓心中扎下了根。他是第一位連續5屆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的人,也是菲律賓歷史上罕見的成功演員兼制片人。就在他演藝事業登峰造極的時候,他決定投身政治。因為美國總統里根也是演員出身,他崇拜里根。他覺得里根能當總統,那他至少能當好一個市長吧,于是宣布競選自家所在的圣胡安市市長。圣胡安市現在已劃入大馬尼拉地區,當初是首都馬尼拉的衛星城。埃斯特拉達連所屬黨派都沒有,只得趕緊成立了一個有名無實的政黨參加選舉。沒想到他得到的選票和他的電影票房收入一樣令人艷羨。
人們對一個市長、參議員,甚至副總統都沒有像總統那么高的要求,因為畢竟總統是最高國家元首,是國家的象征。所以當1998年埃斯特拉達宣布參加總統競選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他的競選對手們對其又嫉又恨,“這樣一個只會酗酒、賭錢、玩女人的人怎么能夠成為一國之君呢?”但他們又沒法贏過他,不讓他當選總統,因為知道老百姓對他的喜愛程度,他肯定會當選。
有一位埃斯特拉達的競選對手曾在外省的競選集會上問臺下聚集的老百姓“你們會選一個酒鬼當總統嗎?”臺下的老百姓大聲回答:“不——會——”他又問:“你們會選一個賭鬼當總統嗎?”臺下的老百姓同樣大聲回答:“不——會——”他再問:“你們會選一個風流鬼當總統嗎?”臺下老百姓更大聲地回答“不——會——”他以為已經達到了宣傳效果,于是接著問:“那你們選誰當總統?”老百姓異口同聲地說:“埃斯特拉達——”
我聽說,曾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訪問菲律賓時與當時的總統埃斯特拉達舉行了會見,會見后在回使館的途中,這位領導人對使館工作人員說:“埃斯特拉達這個人政治上太不成熟。”我不知道這個傳說是否屬實,但埃斯特拉達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的確是許多人的共識。
從他入主總統府馬拉卡南宮的第一天起,埃斯特拉達就開始為以后的垮臺埋下隱患。許多人憑著各種關系,拿著自己寫的委任政府各部門職位的任命書來找他簽字。于是,政府多出了許多部長、副部長和各級官員,光總統顧問就有70來個,還出現了重復任命、搞錯了人等現象。
三、“花檔門”
2000年10月,所有的隱患終于一起爆發了,就像一棵枯樹,早巳被白蟻蝕得千瘡百孔,一陣風吹來便轟然倒塌了。埃斯特拉達萬萬沒想到,他以前的酒友和賭友、南伊羅戈省省長辛森會突然跳出來揭發他。辛森是菲律賓最大島嶼、北部呂宋島地區有名的大賭頭,他雄霸一方,控制著呂宋大部分賭博業經營。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錢,就知道他不僅有許多豪宅,私人飛機,還有一艘私人潛水艇。埃斯特拉達當圣胡安市市長的時候,辛森就和他成為好友,兩人后來還互相成為對方子女的教父。
不和的起因是2000年7月,埃斯特拉達決定要用“冰果二球”取代呂宋地區的“花檔”賭博。“冰果二球”推出后,當地花檔賭博業主的月收入將減少2億比索(400萬美元),這是影響生計的大問題。辛森于是想方設法勸說埃斯特拉達改變心意。但反復勸說無效。與此同時,辛森懷疑國家審計部門正在調查他侵吞20億比索公共基金,他希望埃斯特拉達幫他擺平,但埃斯特拉達因年初介入另一密友操縱股市交易的案件,被搞得焦頭爛額,不愿意再介入辛森的案子。絕望的辛森惱羞成怒,打算威脅埃斯特拉達。他準備好了指控埃斯特拉達的證據,于2000年10月3日晚上再次打電話請一個朋友試探埃斯特拉達的意思,沒想到埃斯特拉達還是不同意。辛森于是撂下話:“那就沒什么可談的了。”
當天晚上,辛森在馬尼拉假日酒店招待南伊羅戈省的一些市長。晚上十一點多鐘他離開酒店,剛走了一小段路,茫茫夜色中突然沖出三輛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將辛森的車包圍,從三輛車上下來幾個人,個個都拿著沖鋒槍。辛森嚇壞了,急忙在車內打電話叫還在酒店里的市長們趕來救援。辛森后來說,要不是他坐的是防彈車,市長們又到得極快,他恐怕當晚就沒命了。
不知道到底是誰劫了辛森的車,但是對埃斯特拉達又恨又怕的辛森認為,一定是埃斯特拉達的人。受到生命威脅的辛森內心充滿恐懼。為了擺脫將要面臨的經濟調查和避免花檔生意受損,更因為害怕埃斯特拉達會殺他滅口,已被逼上絕路的辛森下決心要搞掉埃斯特拉達,否則自己就沒有活路。第二天一早,他立即找到紅衣大主教辛·海綿,表示懺悔和尋求庇護。在辛主教的支持下,辛森召開新聞發布會,揭發埃斯特拉達從非法花檔賭博中收取2億比索(400萬美元)好處費,并私扣1.3億比索(260萬美元)南伊羅戈省的煙草稅金。
此事立刻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反對派順勢推波助瀾,不斷披露埃斯特拉達的各種丑聞:他的朋友利用總統批準的特權操縱股票交易、挪用社會保險基金、干預企業并購,以從中謀取好處:他有至少15個秘密銀行帳戶,有的是用“何塞·貝拉爾德”、“何塞·馬塞洛”等假名開設的,有的則是用飛機型號作為數字代號開的,被稱作“飛機帳戶”,包括(波音)747、737、727和(空中客車)300、301,他和他的情婦僅在大馬尼拉就有14處豪宅,外省還有若干座,總價值超過20億比索(4000萬美元),其中一個以菲律賓最有名的海濱勝地“博拉蓋”命名,泳池邊鋪滿丁白沙,還有一個由建筑界的頂級高手設計、政府公共建設部施工,滿堂都是藝術珍品。埃斯特拉達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從此一落千丈。
國會眾參兩院隨后開始就埃斯特拉達腐敗案展開調查,后來又于2000年12月組成彈劾法庭對其進行彈劾。這使埃斯特拉達成為菲律賓歷史上第一位被議會討論彈劾的總統。當時埃斯特拉達面臨4項指控:受賄、腐敗、違背公眾信任和違反憲法,案情包括從花檔賭博業主手中收取好處費,貪污煙草稅金、未申報與88家公司的利益掛鉤、利用總統權力干預股票交易違法事件的調查和違反憲法額外任命內閣成員。
四、黯然離宮
2001年1月19日晚,當我乘坐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班機抵達馬尼拉時,前來迎接我們的菲律賓雇員神色嚴峻地通報,當天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雷耶斯也倒戈了。在此之前,多位內閣成員已經先后辭職,國家警察總監梅爾卡多也在兩天前加入了“倒埃”的行列。教會、政府、議會早已不為埃斯特拉達撐腰,而他最后的依靠——軍隊,如今也撤消了對他的支持。
第二天,也就是2001年的1月20日的上午,我在總統府門前看到這樣一幕。一個破衣爛衫、一張臉黑得只見牙齒不全的大嘴和兩粒白眼珠的男子高舉寫著“埃斯特拉達繼續執政”字樣的紅色大旗向阻擋群眾靠近總統府的警戒線沖去,周圍人群立刻報以歡呼和掌聲。于是這人在哄笑聲中停了下來,返回起點又重演了一遍。大家仍是哄笑。
中午12點,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阿羅約突然走上了高臺,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達維德的主持下,在辛主教、前總統阿基諾夫人和拉莫斯、反對派參議員、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雷耶斯、警察總監梅爾卡多等人的見證下宣誓就任總統。游行的人群里發出長久的歡呼聲。這一消息立刻傳遍了大街小巷,又通過電波傳遍了全世界。
飯后,埃斯特拉達發表了一份簡短的聲明,對阿羅約宣誓就任總統的合法性表示質疑,聲明自己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秩序,暫時離去。而后便與家人從馬拉卡南宮的后門登上一艘駁船,避開總統府門外聚集的上萬人群,從蜿蜒穿過大馬尼拉市區的巴石河逆流而上,前往圣胡安市的私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