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虛擬財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在網絡游戲空間存在的財物,包括游戲賬號等級、游戲貨幣、游戲賬號擁有的各種裝備等等。
目前在網絡上玩游戲,并將贏得的虛擬貨幣和虛擬裝備進行出售,轉化成現實財產的大有人在。由于各種原因而發生的虛擬物品的糾紛已經見諸于廣大媒體。2005年4月22日北京市消協公布的第一季度投訴分析顯示,網絡游戲的投訴已成為新的焦點。
大量“虛擬財產”的丟失或被盜,究其原因,在玩家?在運營商?還是關乎法律……責任究竟在何方?
游戲玩家
編者按:游戲,玩家將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面對游戲,身為主角的自己,該如何面對——
從自身做起
素質,或許是目前擺在玩家面前的一個最重要的話題。何為素質?簡單地說來便是文明的體現。然而對于游戲世界來說,更應該加注一條,那就是玩家道德。在素質與道德的雙重范疇下,我們的玩家又該如何去對待一款游戲呢?
被盜受害者玩家:自己經過長久時間在心愛的游戲中積累的“虛擬財富”,在頃刻之間卻被席卷一空,那瞬間萌發的情緒是如何?氣憤?惱火?失望?玩家是否想過,除了在悲觀心境下接受現實外,我們還該做些什么呢?為什么自己的賬號會被盜竊,為什么別人的完好無損,難道自身真的一點沒有原因?我們是否該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提高對虛擬財產的保護意識呢?值得我們深思……
實施盜竊玩家:以不勞而獲的心態掠取他人錢財,在現實生活中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而在虛擬游戲世界,似乎就不受這樣的約束,能夠為所欲為了。可能很多實施賬號盜竊的玩家都是這樣想的。這些玩家,或許在現實生活中的素質與道德并不低下,更可以說是正人君子,但在游戲世界中,以一種發泄滿足的角度去娛樂游戲,自然人的貪欲將隨之爆發。很多玩家是不是認為,在游戲中輕松獲得他人賬號中的“稀世珍寶”是一種不受約束的舉動?在現實中無法得到滿足的不勞而獲的快感能在虛擬世界里得到大肆的滿足?實施這種行為的玩家是否想過,在自己如此舉動的同時,身為玩家所應該具備的道德還是否存在?引用一句游戲界的質問古語:你是在玩游戲,還是被游戲玩了?一個游戲就能輕易挖出一個人潛在的惡劣本質,這未免也太荒唐可笑了,難道不是么?
游戲,玩家將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面對游戲,身為主角的自己,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打造良好的游戲氛圍,或許只有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讓我們為美好的游戲世界而努力!
運營商一
編者按:或許,目前在技術上有不可攻克的難關,但這不是他們能推脫責任的理由——
扮演著商場的角色
吳亮=撰文
如果是因為黑客或是系統故障等原因引起玩家裝備的丟失,游戲運營商顯然應該負主要責任了,并應該作出相應的賠償。
游戲玩家通過購買游戲點卡等方式已經成為了游戲運營商的顧客。既然運營商從中得到了利益,那么他也應該負起相應的責任,來保護消費者的應有權益。做一個類比,游戲制造商、運營商和玩家之間的利益鏈就像工廠、商場和消費者一樣,如果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出現問題了,那么誰應該負責呢?當然是商場了。
從這種利益關系上可以了解,游戲運營商在這里就是在扮演著商場的角色。如果有人買的衣服出現了問題,他肯定會找賣衣服的人來解決問題,而不可能直接去找制造衣服的廠商。按照現在的要求,商場出現這種問題肯定會退款或是讓他再挑選一件衣服,之后再找這件衣服的供貨商解決問題。這個流程在現在看來都是理所應當的,不過事情并不是一開始就如此順利。類似這種問題,幾年前還是處于互相推卸責任的階段,后來隨著行業的完善,法律法規的健全,這樣的情況才能得到比較妥善的解決。
因此處在這種關系中,游戲運營商應該處理一切涉及到玩家利益的問題。如果是技術上的缺陷,那也是運營商和制造商之間應該協調解決的。玩家作為消費群體,在這種問題上沒有任何責任。有些游戲運營商可能說,黑客的入侵是無法預料的人為原因,不像系統故障那樣可以做出補救措施,因此責任不在他們。這其實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說法。
試想,如果行禮寄存處的東西被偷了,難道這個還要顧客負責嗎?所以我以為,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玩家裝備的丟失,游戲運營商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由他們做出賠償。
運營商二
最恰當的補償者
王裕=撰文
網絡游戲作為隨著網絡發展興起的一座金礦,越來越展示出自身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頻頻發生的網絡虛擬財產被盜,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的玩家網絡虛擬財產丟失,成為擺在運營商和玩家面前的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
消費者,也就是所謂的玩家利益遭到了嚴重的侵害,辛辛苦苦付出了時間、精力、金錢換來的精良裝備、武器,往往一夜間不翼而飛,真可謂是愛你愛到我心痛!很多玩家在遭受損失后,只能無奈地接受,因為在現實的環境下也確實沒有什么可以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雖然在說網絡財產的時候要加上虛擬,但是虛擬也是財產,它也有它的現實的意義。玩家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就要有人來對他們進行補償,我認為最恰當的補償者就應該是游戲的運營商!
可能運營商也會哭喪著臉說,我們也是受害者,我們的聲譽受到了損失;我們如果還要對玩家進行補償,那么很有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玩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包括用偽造或者其它手法來欺詐我們,到那時候我們的生存環境會很惡劣。我們的利益誰來保障?
誠然,運營商說得有道理,他們也的確有需要被考慮的地方。但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就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的利益受損,這好像也說不過去吧?再退一步,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玩家與運營商已經構成了事實上的消費與被消費的經濟關系,運營商有義務也有責任維護玩家的權益。
網絡游戲運營商在這個世界里可以說是強勢群體,而廣大的玩家,就是散戶了。玩家的利益遭到了侵害,打一個比方,網絡運營商好比是江湖中一個有名望幫派的老大或者是掌門,就是統治階級,他手下有很多弟子,這些弟子通過辛苦的勞動,來為幫會源源不斷地聚斂財富。而廣大的玩家就是這個幫派中的弟子,地位比較低、沒有什么實際權力,他們完全依靠在這個幫派中做一些事情來維持自己在幫派中的生存。他們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于將來某一天在這一方天地里稱雄。當然,這個稱雄也是有限的,他們在幫派中的地位也有記錄。可是忽然有一天,他們在幫會的記錄被人毀壞了,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成就馬上就沒了,本來指望幫會老大會給他們一些幫助,可是幫會老大說,這跟我們沒有關系,你們自己回家里哭吧……
可能這個比方不是很實際,但是我認為還是比較貼切的。網絡運營商作為強勢群體有責任,也有義務保障廣大玩家的利益。當年亨利·福特以每小時5美元的薪金才換來了員工的高昂的斗志和辛勤的工作。雖然反映的是勞資之間的關系,但是同樣適用于經銷商和玩家之間。網絡游戲之所以發展這么迅速,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有消費者,也就是玩家。如果沒有玩家的支持,網絡游戲根本不能成為金礦,充其量就是一堆鵝卵石。如果玩家的利益保證得好,那么他們就會對網絡游戲以及經營網游的運營商有信心,那時候不用說,自然是財源滾滾來了。
所以運營商沒有必要過于計較現在的小小損失。為了做一個更大的蛋糕,這點投資還是值得的。玩家就是上帝,上帝笑的時候,自然是鮮花滿人間,芬芳沁心房了!
法律一
編者按:玩家利益受到侵害后尋求不到相應的法律救濟,這給網絡游戲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一個行業發展成熟的標志往往是相關法律制度的健全——
漏洞:無法可依
王文斐=撰文
從電腦的普及到網絡游戲的紅火,一切都來得這么突然,讓人容易在大潮中迷失方向。盲目,是我聯想到最多的一個詞了。游戲的魅力不言而喻,很多人都陷入其中。不過每一個新興的事物,在暗藏著無限商機的同時,也存在著隱患。也許只有切身利益受到沖擊的時候,人們才會冷靜地思考一下。
中央電視臺近日有一則名為“漏洞”的報道,講述了一個游戲公司被黑客利用漏洞制造了大量的假游戲幣和假裝備,并以此營利,游戲公司上訴卻得不到滿意處理的事情。
實際上,游戲公司上訴得不到滿意解決的主要原因是,類似案件在中國還沒有立法。雖然國家近年推出了《網絡安全法》,可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分析,處理這種案件都是很困難的。報道中游戲公司的人也指責相關部門有推卸責任的嫌疑,不愿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過,這也說明此類案件是很棘手的,執法部門沒有處理此類案件的經驗,又無法可依,自然困難重重,以至于并沒有明確地給它立案。就算后來找到了中央專門處理網絡安全的部門,似乎也沒有什么進展。可想而知,在這一方面的法律漏洞是很大的。實際上,在韓國,由于游戲的職業化和對游戲業的高度重視,早已有了專門的法律來處理此類案件,這給我們國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對象。
目前的法律狀況是,即使是游戲運營商的利益也是無法保證的。利用這個法律漏洞,黑客可以從游戲技術上的缺陷入手制造假游戲幣和假的裝備。在一則報道中,黑客中的一員還給游戲公司打來電話,內容是說奉勸游戲公司不要再追究了,國內并沒有相關的法律,而且還說游戲公司是不可能找到他的;與其這樣大費周折還不如好好修補自己的游戲。多么駭人聽聞啊,可以說是猖獗了,顯然他是很懂法的。
在虛擬裝備丟失的問題上,玩家是無法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雖然,網絡游戲在運營的過程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這并不能阻止游戲的更新換代,不能冷卻玩家投入其中的熱情。筆者希望在游戲走向職業化的過程中,我們的法律能夠提供有力的支持,讓漏洞逐漸淡化,從有到無。
法律二
“虛擬財產”的護航員
美胤=撰文
在網絡游戲世界,對一個玩家來說,角色及其身上的虛擬道具都將成為其在虛擬世界生存的基礎與前提。或許這也是發展的必然,畢竟在這片領域中,虛擬物品變得格外重要也頗具價值。于是,虛擬物品線下交易、實物貨幣購買等行為都成了玩家常見的娛樂方式。花了大把的金錢,為的就是能得到在游戲社會中那被人稱贊的“絕世神兵”或“霞光寶衣”。有人與人的接觸,就有利益與利益的摩擦與碰撞。由于網絡游戲虛擬物品價值所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多,如非法入侵他人賬號、偷盜角色裝備道具、擄劫錢財并占為己有等。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情況的產生已經嚴重地污染了原本純凈的網絡游戲世界,就如同現實生活一樣,網絡世界的盜竊其實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然而,對涉及這種行為結果的受害玩家、實施偷盜玩家、游戲運營方三方,責任該怎樣擔負?受害者應該得到怎樣的補償?實施行為的人又應該受到怎樣的懲罰?我們從中應吸取怎樣的教訓?
筆者認為杜絕盜號行為的本質,其實并非在于我們玩家該如何防范或者游戲運營方應該如何補償,而在于國家對虛擬物品的重視態度。因為光以玩家自身的保護與運營方的后續補償,這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并不能從根本上阻止盜竊行為的發生。從數年前的狀況來看,玩家的惡意攻擊賬號、竊取虛擬物品的行為并沒有受到國家相關法律的制裁;對于那些實施偷竊的玩家來說,這并沒有觸犯國家法律,而只是一種沒有道德的行為。沒有了相關制度的有力阻止,這樣的行為也將不受約束反復地出現,直至猖獗。對網絡游戲這個21世紀正在發展壯大的新興娛樂產業來說,這是一個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玩家正慢慢地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一個社會不可缺少的部分。要使這個群體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或許只有我們的國家法律才能為其承擔護航員的職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