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大投資,還是小創業,如今大大小小的生意人,都急急奔向已漸漸成熟的農村市場——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最后一塊處女地,商海弄潮的最后一次大機遇……
2005年4月觀者18日,革命圣地江西井岡山,美的空調的營銷精英們會聚一堂并鄭重宣告:得鄉鎮者得天下,面對全國達2800多個縣城和5萬多個鄉鎮的巨大農村市場,美的”鄉鎮空調普及革命”正式行動,2005年美的投資1億,自建有1萬個鄉鎮經銷商的農村銷售網絡——如今美的、聯想、寶潔、柯達等既有遠見又能穩和準的中外大企業,正紛紛對農村市場從投石問路升級為大規模行動……
之前的今年2月,國家商務部正式啟動,“萬村千鄉”工程,分期投入巨資和排出優惠政策,助排城市連鎖企業或個人投資創業者到農村,在3年內國70%鄉鎮、50%自然村建立25萬家農村連鎖府——如今政府的“萬村千鄉”農相連鎖店工程、”兩網建設”農村藥品供應工程、“百億IT”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等等,已為投資創業者提供出能現實地賺到大把錢的眾多農村商機項日……
蓬勃新興的中國在農村,正在成為中國市場化的最后—塊女地,商海弄潮的最后一次大機遇!
專家指出,中國農村的現實已改變:一方面,封閉、貧窮等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區域正在急劇減少,而開放、富裕的新農村區域正在大片增加,城鎮化形式的農村區域如縣、縣級市、中小城鎮、衛星城鎮等近年數量巨增,在遼闊東部農村及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發達都市的農郊衛星城鎮農民人均收入甚至已超越很多城市中的居民,這些地區共同構成了今天“中同大農村”的市場概念;另一方面,這樣潛力巨大的中國大農村卻兒乎沒行現代化的商業市場,比如在比較富裕的浙汀等農村地區當地沒有精品市場,在中西部次富裕的農村地區鄉鎮基本沒有正規的日用品商店。
如今.農村市場的商機終廣大爆炸!
農村的3筆核心財富
到農村做生意,必須把握以下3筆核心財富:
1.從2005年起,國家每年撒向農村3000億元以上
據2005年國家財政預算,政府今年將對農村支付新增勞動力轉移資金140億元,種糧農民直補資金100億元,良種補貼資金37億元,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3億元,種糧人縣補貼55億元……加上國家投入農村基建、文教、衛生、就業培訓等若干項專用巨額資金,專家預汁網家今年撒向農村的資金總量將超過3000億元,且今后每年將以5%以上的速度增長。
2.從2005年起,農民每年已有2.7萬億元以上的消費潛力
務農的農民減負增收,打工的農民工資增加,做農產品加工的農村小老板越來越多……農村人均年收入近年“跑步向前”,2004年人均純收入巳達2936元,全國9億多農民一年收入總計超過2.7萬億,年增長高達1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也高達6.8%)。
另外,遼闊的東部農村地區和發達城市周邊農村,如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地農村,農民年均純收入很多地方已超過萬元,收入水平遠遠超過廠很多城市居民。
3.農村豐富而廉價的地方物資與人力資源,開發價值難以估量
溫州人人主山西農村小煤礦、浙江人熱炒西部農村小水電,老外也來中國農村“土貨發洋財”等,如今農村的購富故事越來越多。
土地、水利、礦產、農特產、勞動力等廣闊農村中的豐富資源,目前尚未充分開發,而近年農村的公路運輸、通汛郵政、互聯信息網絡等投資環境因素正日趨完善。
但怎樣才能分享到這3筆巨大的核心財富?以下推薦Io個重點商機——
投資農村10大商機
1.農村大建新房,家裝建材市場幾乎空白
修房子是每個農民的第一需求甚至畢生追求。較富裕的東部農村及大城市周邊農村,農民正攀比建樓。甚至在剛剛脫貧的西部偏遠農村,如江西大余等縣,農民也正積極申請農村專項優惠政策貸款,大建新房。
為保證耕地面積和解決城鎮化中移民問題,許多農村當地政府也正在利用國家專項資金,人量修建集中的農民安置房或移民新村。農村住宅面積近年已悄然快速增長,初步估計至少已高達7億平方米,悄然超過了估計為6億平方米的城鎮住宅面積。
但農村家裝建構市場目前幾乎完全空白——農村鄉鎮駐地或集貿市場。急缺產品種類齊全的中心輻射型家裝建材市場;較富裕農村地區和一般縣城中心,急缺精品家裝建材產品;偏遠農村,基本沒有最普通的幾種常用建材銷售,而如今越偏遠農村越是大量急需這此產品;另外,農民紛紛到城市買家裝建材但都得自行運輸,所以日前急缺從城市到農村各地的家裴建材專營運輸送貨服務。
專家分析,廣闊農村市場的城鎮化進程、農村住宅更新換代。無疑已給建材、家裝材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商機。
2.“兩網工程”,農村400多億元藥品待購
同家正在農村強力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和“兩網工程”(農村藥品臨督網和供應網),農村人口用藥需求量大增。中國醫藥商業協辦會預測,2005年農村藥品市場會增加到410億元規模。
在此背景下,農村藥品市場特別是城鄉結合部用藥市場逐漸成為掘金的新出路。
一些中小浙商已先行一步,浙江紹興縣華通醫藥有限公司總纖理餞木水介紹,在浙江以及沿海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一此經過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農村診所、小型衛生院(工作人員一般在10人以下)越來越多,如紹興兒就已有了500多家。2004年一家叫華通醫藥的公司僅為浙江一個縣城的農村診所、小型衛生院做配送服務,捎售額就達到了6000多萬元,且農村珍所、小型衛生院生意紅火,不會拖欠賬款,一般都是現款交易。
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村地區的小診所、衛生服務所、鄉鎮衛生院和民營衛生院等,以及將要興起的農村連鎖加盟藥店,會越來越成為廣大農村地區的藥品銷售終端的上渠道。
3.包裝機械,農村市場留有很大機會
各類農副產品加工業在農村普遍興起,但現有國內包裝機械廠家大多未能充分調查農村市場,導致產品不能適銷對路,為農村的包裝機械市場留有很大機會。
目前廣大鄉村企業和農民加工戶對包裝機械有以下希望:
一顯希望銷售網點多。這是目前農民加工戶反映員強烈的一個問題。眼下包裝機械廠家大都將銷售網點中集中在省城或一些大中城市,縣所在地基上沒有銷售網點,農民購買這些包裝機械產品十分不便。如有投資商與山區農民供銷部門合建銷售網點,開展直接進村入戶送貨上門服務,定會商機無限。
二是希望包裝機械功能要簡單。目前包裝機械功能復雜、說明書多是外文,很多想購機的農民只能望機興嘆,他們希望多開發一些“傻瓜式”的包裝機械。
三是希望維修方便。很多在山區從事特產加工農民,希望能解決偏遠農村維修難的問題。
四是希望質量要過硬。很多從事加工的農戶,希望設備質量和售后服務,能應對農村電不穩、操作人壓員水平差、易損耗零配件購買不便等特點。
4.“百億工程”,引爆農村lT需求
“百億工程”緣起于國務院的明確要求:國家從2004年起安排100億專項資金實施“兩基”攻堅計劃.即在西部十二個省、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農村中小學建立6萬多個教學光盤播放點、5000余套所需的衛星接收系統、相關汁算機系統等,以及建立近7000個計算機網絡教室,從而實現農村遠程教育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白億工程”遠不只為IT廠商帶來100億元的產品商機,而足將徹底激活農村超過100億的投資創業機會:
首先,“百億工程”將直接拉動農村課件軟件的需求。
其次,“百億工程”將激活農村IT培訓市場、農村師生對信息化的理解和掌握不能與城市相比,因此他們的信息化培訓非常迫切。比如月前僅在陜西省,就打5萬農村教師急待培訓。
此外,“百億工程”對農村家用IT消費市場的帶動不可估量,通過”百億工程”大量農村學生布學校接受到信息化教育,必將激發他們對電腦和網絡們熱情,這會刺激部分富裕農利家庭對家用電腦等IT產品的響買欲望。目前聯想、浪潮等紛紛推出農村低價家用PC,正是看準了“農村IT消費的市場大門已經打開”。
5.手機及相關產品,農村今年商機無限
2005年4月,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魯陽副局長表示,小城鎮及農村用戶首次購機,足2005年我國手機市場三大需求之首(其他兩個需求為大城市用戶更換高端于機、第三代移動通信3C手機用戶出現)。
魯陽認為,農刊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率正在日浙提高,與此同時農民收入增加、通信需求增加,未來新增用戶的很大一部分將來自農村地區的低端用戶。有語音、短信等基本功能的實用低價于機,將是農村市場的發展重點。
6.家電銷售,重心逐漸偏向農村
日前在我國絕大多數農利地區,家電消費環境大有改善,一些貧困地區的供水、用電、運輸、電視信號接轉等問題也日漸解決,此外,農利電力設施落后、電價高,產品維修困難、售后服務缺乏等問題也開始逐步緩解并趨向正規化。調查已表明,近年農村家電的消費年均增長率為~15%~20%,而城市僅為5%左右。
專家預測,農村2.3億戶家庭這樣一個家電市場,潛力如今勢不可擋,未來3年將凸現爆發性消費增長,然后還將持續5年左右增長周期。頂計今后I0年內,我國農村家庭的彩電肵有率將達到1.68億臺、電冰箱1.47億臺、洗衣機1.62億臺,數量相當可觀。
另外,農村目前巳開始出現收購大尺寸彩色電視機的新一輪高峰期,并將持續到2008年。
7.奶粉銷售,農村仍然市場巨大
相對于城市,奶粉在農村有更適合的市場,市場商機專家對此解釋:目前城市消費者更注重液態奶的飲用,全由于運輸不便、保質劃短等因素,農村市場液態奶的市場機會受到限制;擔奶粉則有運輸方便、保存容易的優勢,在農村市場受到普遍歡迎。
而農村奶粉小場需求巨大。據乳品工業協會統計,我。每年嬰兒奶粉市場需要30萬噸,但目前嬰兒奶粉市場產量儀8-10萬噸,可以說市場空間特別是農村市場空間還很大。
前不久的安徽阜陽農村“問題奶粉”件引發了奶粉行業的一場地震,大量假冒偽劣奶粉被清除市場,而三鹿、惠氏等國內外品牌奶粉企業趁機加快廠搶占農村市場空白的腳步,紛紛快速到農村去發展經銷網絡,爭相尋求中小投資者共同到農村縣、鄉、鎮建立直銷店,指定零售店等。
8.農機農資供不應求,缺口多商機大
今年初農機設備和農資產品在農村巳供小應求。具中重大商機主要在以下3個方向:
(1)農機種類缺口多,商機大。
當前農機裝備種類遠遠不能滿址市場需要,如種子生產機械和種子精深加工機械,國內還是空白;糧食干燥和儲存設備功效還很薄弱,造成人量糧食霉變;我國是一個水果生產大國,近幾年才開始研發水果的分級包裝機,但水果的收獲機械還是空白;同時我同是蔬菜生產與出口在國,但蔬菜的收獲機械也是空白;目前隨著農產品從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變化,成套加工裝備的需求市場已經形成,但其中節能型、環保型的相關裝備還是空白。
“工農”鋼材,潛在市場巨大。
2005年占央—號文什就加強農村基礎建設作了部署,口前農業基建的加快巳極大拉動鋼材消耗,各地農利政府紛紛籌資、尋求適合農村市場特點、價謙物美的“三農”鋼材。
比如今明兩年政府將兒劃投入18億元國債資金鼓勵各地農村建沒規模較大的水廠,以改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但是目前輸送水的大量鋼管供應就成了問題,儀上海農郊的一項總長僅16.8公里的引水工程,軋制鋼管就需鋼板2萬余噸。
③農用塑料,市場需求壓力一直難減。
隨著農業科技在我國農村的推廣普及.農用塑料產品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產資料,其市場需壓力一直難減,主要需求為:農用塑料棚膜、地膜;節水灌溉塑料器材;漁業及畜牧業塑料川品。
9.“萬村千鄉”工程,投資農超時機成熟
剛入4月,河北滄州海興縣的農民就發現,鄉里的“好日子”連鎖店又增加了幾家。
目前商務部已正式啟動“萬村干鄉”中國農村連鎖超市網絡的構建工程,目標是從2005年起力爭用3午時間,在試點區域(覆蓋全國70%鄉鎮、50%自然村)培育出約25萬家像“好日子”這樣的農家店,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經營網絡,逐步縮小城鄉消費差距。
目前,像河北“好日子”這樣被同家政策扶持的連鎖超市品牌,已吸引了許多小型投資者競相加盟,而這樣的連鎖店也深受當地農民消費者的歡迎。
據權威機構調查,農民普遍認為鄉鎮雜貨店、夫妻店等“不方便,不安全,不實惠”,國內有1/3以上的農民在購買生產資料、消費產品叫都要跑到縣以上的市場去找。
而如今連鎖企業對同家的“力村千鄉”
工程反應也很積極,北京的物美、京客隆超市,上海的世紀聯華,江辦的果等各地知名商業連鎖集團,都加速在農村鋪網開店。農村市場,無疑對連鎖企業和個人投資加盟者,都是一個重大商機。
10.“土貨發洋財”,生意空間無限
中央電視臺今年3月報道,張文玉,山東棗莊市山亭區“山裕農副產品開發公司”的老板,專門在當地組織農民加工一種土特產——紅薯干,然后賣給日本東京安記株式會社。如今,小小的紅薯干每年都能為張文玉等當地農村的小老板帶來200多萬美金的收入。
同樣據中央是視臺報道,一個中文名字取為李文志的地道法國人,1997年從巴黎來到上海任一家法同跨國餐飲企業中國公司的則務總臨。但在1998年,他辭職在上悔近郊農場種植和加工新鮮切割蔬菜,然后大量銷往日本。具后,他又把產品內銷國內大城市——很多西餐企業已來到中國,沙拉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城市年輕消費者的歡迎,而沙拉的主要原料都是新鮮割蔬菜。
2004年,李文志的客戶已經有1200多個,他在上海郊區的農場和工廠每月提供700多噸新鮮切割蔬菜,年銷售額超過了8000萬.并開始推出了自己的沙拉品牌。……
中國岡農村目前尚未允分開發的豐富而廉價的土地、水利、礦產、農特產、勞動力等資源,無疑帶給了到農村去的投資者或創業者無限的生意空間。
農村市場,也須注意風險
2002年6月,王昌權以50萬元在沈陽注冊了蒲公英商貿公司,成為了進軍當地農村市場的”急先鋒”——列2003年4月,他就快速建立起了有3300家農村加盟店、2個商品配送中心,一個冷飲加工中心的連鎖體系。當然他的投資總額也增加到了400萬元。
然而當時的叫機不成熟和他的的快發展、方法不當,導致了他的企業走向快速死亡——開業不到2年時間,王昌權就陷入了困境,企業瀕臨倒閉。
王昌權告訴記者,他急急忙忙地進入農村之后,才發現自己對農村市場的特點并沒有充分了解,于是在經營過程中多次被迫調整產品和市場開拓方式,增加了很多成本。事后仙感慨:買賣本身并沒有賠錢,如僅2002午10月到2003年4月的半年叫間,公司營業額就超過了900萬元;但算上那些走了很多市場彎路而增加的成本,他失敗了。
因此我們布此鄭重提醒:雖然目前投資農村市場的時機已成熟,但如在投資之前不能認清農民的消費特點,農村的市場特點,必然仍有巨大的投資風險。比如農村地區貧富差異也較大、各地需求不一,農村商業有較強季節性,農民要求產品簡單、實用、低價,農村當地組織盤根錯節……這些都是需要仔細調查與仔細考慮的問題,在此無法詳細介紹。
記住:農村市場,如今真的”桃子”熟了;但只有真正能抓住其特點的廣告與市場招術,才能把這個巳經甜甜的“桃子”吃在嘴里!
(編輯 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