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和第二屆企業公民論壇組委會對各位領導和來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對完美中國、上海四方信息公司、朗致藥業、通用電氣、可口可樂、摩托羅拉、微軟、福特、匯豐銀行等企業公司為中國企業公民理念的推廣和對本次論壇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開好本次論壇,論壇組委會委托中國貿易報以及部分專家、學者在全國10個城市開展了國內首次企業公民調查活動,共計訪問350家企業,取得了不同產業、不同規模企業的第一手數據資料,經過專家的綜合分析、研究形成了企業公民理念研究領域首份具有可信性和權威性的報告。在這里,我們向接受調查訪問的國內外企業公司,向參與調研活動的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應大會邀請,以“倡導企業公民理念,實現企業與慈善公益機構的良性互動”為題談一些我個人的觀點,以供與會人員參考。
一、 對企業公司理念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看法和理解。
企業公民理念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用來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新的術語,是指一個公司將社會基本價值與日常商業實踐、運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為公式。企業公民理念核心的觀點認為,公司的成功與社會的健康福利密切相關,作為企業公民,為社會提供價值的同時,也向社會顯示了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企業公民理念的確立可以為企業尋求與政府、社會的更好合作。
企業公民理念在國際上,特別是發達國家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認可并廣泛流行。在這次開展的調研活動中,我們了解到絕大多數的跨國公司都熟知并推行企業理念。有相當數量的企業設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以及一定數量的資金進行企業公民理念的具體運作。這些企業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是一個具有公民意識的企業,而一個具有公民意識的企業,不但要注重公司本身的經濟效益,還必須關心和努力提高企業行為對社會和環境所產生的重要影響,要確保生產安全和員工勞保福利措施的落實。恪守企業公民理念的公司可以獲得很多優勢,它能從監管機構獲得和保持經營業務的執照,能夠錄用和留住高水平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從而更有利于開發被消費者所接受的新產品,積累更多的社會資本,在消費者中擁有良好的形象。由于當今世界的信息更加透明,傳播速度更加快捷,一個企業的口碑也就越來越成為它們成功的關鍵要素。
由于中國近代歷史上社會、經濟、人文等方面的原因,企業公民理念還沒有普遍流行,一些企業對企業公民意識的認知尚屬生疏。但我們也欣喜的看到,自中國加入WTO以來,眾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更多的跨國公司進入我國投資發展。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除了在商貿、科技方面的合作交流外,雙方也必然要在管理模式、經營策略上相互吸納、取長補短。很多國內企業在繼承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文化基礎上,注重吸取國外企業推行企業公民理念的形式和內容。積極倡導和施行企業公民理念所涵蓋的內容。
企業公民理論的倡導和被企業所接受,我認為不在于它的名稱和形式,而在于這種理念的內容和實質??v觀國內外成功企業的發展史,無一不是視產品質量如同生命,視消費者為上帝,視員工為兄弟姐妹。把參與支持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為自覺行為,從而樹立起盡人皆知的優秀品牌和良好的社會口碑。而這些內容基本都涵蓋于企業公民理念內容之中。企業追求經濟效益,參與市場競爭是天經地義的,但那些一昧追求經濟效益,不注重社會效益,甚至違法違規操作的企業注定不會得到社會和群眾的認可,即使曇花一現,也難免被時代大潮所淘汰。
展望企業公民理念在國際國內倡導和發展趨勢,我本人相信,企業公民理念一定會得到更多專家學者和企業界的認可,同時也會得到廣大慈善公益團體的全力支持。
二、 公民理念中一項重要內容是企業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要回報社會,支持參與慈善公益事業。
我認為,企業與非盈利機構(慈善公益社團)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應該是企業在社會公益領域中的基本策略。企業和慈善公益社團合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捐款捐物,如果運作得當,產生的社會公益效果不只是捐贈款物本身的價值,而企業也可獲得超出公益捐贈本身的效益增值。
中華慈善總會成立十一年來,恪守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美德的宗旨,積極倡導慈善意識,努力開創慈善工作的服務領域。截至2004年底總會共籌集到善款(物)18億元,慈善項目也逐步形成規模。我們注意到,這些善款善物大部分來自于各類企業的捐贈,如美國CA公司支持的“微笑列車”組織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在中國內地開展為貧困家庭的唇腭裂患者免費實施手術的“微笑列車”扶貧助醫項目,迄今為止已為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6萬多名患者免費實施了手術,微笑列車共支出了手術費2.3億元人民幣,收到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瑞士諾華公司與總會合作開展的救治白血病貧困患者的項目,近年來,諾華藥業共捐贈價值達了3億元人民幣的藥品,使數百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國內各類企業關注支持公益慈善的力度也不斷加大,特別是重大的自然災害和疫情來臨之際,這些企業的領導和員工,慷慨解囊,為抗擊災害和疫情做出了重大貢獻??倳约暗胤礁骷壌壬平M織實施和國內各類企業初步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開展了一大批慈善項目,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和效益。
中華慈善總會作為中國最大的非盈利社會公益團體之一,應該也必須與國內外廣大企業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總會成立十一年來,我們也一直在探索與企業在互助和雙贏的基礎上共同合作的最佳途徑。同時,企業通過參與慈善公益事業,也拉近了本身與社會各界大眾的心理距離,使企業更深入地融入社會,得到社會更廣泛的認知,企業參與慈善公益活動也是一種對企業品牌真實鮮活的宣傳,這種效果往往是企業出巨資做商業廣告所不能起到的。企業與慈善公益機構的結合順應了現代商業文明的要求,有力于企業更充分地顯示自己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慈善公益機構和企業一起推廣和宣傳“企業公民”理念將會使雙方都能健康順利發展,真正實現雙方的良好互動和雙贏。
三、 倡導企業公民理念,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各位來賓和朋友,我們黨的十六大報告和十屆人大政府的工作報告勾畫了今后二十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同時報告中也肯定和明確了發展慈善事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今年11月份我國還將首次由政府部門召開首屆全國慈善大會,中華慈善總會將作為主要承辦單位完成大會相關工作。作為慈善工作者我們為慈善事業遇到了最好的發展時機而欣喜,同時也感到任重道遠,責任重大。只有更好地工作才能做到與時俱進,真正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我們倡導企業公民理念,不僅是提倡企業進行捐贈。應該看到企業公民理念的內容,是和構建和諧社會息息相關的。比如和諧社會需要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這就需要各類企業健康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國家稅收。和諧社會強調環境保護,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諧之美,企業公民理念也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得對環境產生破壞。和諧社會提出以人為本,緩解社會矛盾,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企業公民理念也倡導以人為本,產品要為消費者負責,企業要確保生產安全,關心員工勞保和福利。和諧社會要求人們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文化傳統,提倡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共同發展,企業公民理念要求企業關心支持社會慈善公益活動,鼓勵員工參加健康的企業文化活動,與企業所在地的社區居民融為一體,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因此,作為慈善公益機構,總會有義務和責任與廣大企業推廣和宣傳企業公民理念,把慈善精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和企業公民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為促進社會的文明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企業逐步認同實行企業公民理念,同時也一定會有更多的慈善公益機構努力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的相互溝通和了解,共同尋找企業和慈善公益機構之間更多的結合點。努力擴大企業與慈善公益機構的合作和雙方的共贏,而且必將造福社會。
最后,祝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200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