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慈善三國行

2005-01-01 00:00:00
慈善 2005年6期

斯里蘭卡

一則消息,引起了我的特別關注。

2005年8月30日,我們的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斯里蘭卡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舉行會談。雙方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及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雙方一致表示,發揚中斯友好的優良傳統,扎實推進各領域務實合作,把中斯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會談是在極為友好,充滿情誼的氣氛中進行的。這我們從他們的講話中就可以感覺到。我特別注意到胡錦濤主席在講話中表示,在新的形勢下,中方愿與斯方從以下五個方面繼續做出努力,推動中斯真誠互助、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深入發展。其中的第四條說:“搞好災后重建和防災減災合作,支持斯里蘭卡人民重建家園。中方將優質高效地完成斯里蘭卡災區重建項目,愿幫助斯里蘭卡建設地震臺網,培訓防災減災方面的科技專業人員。”

我想,四天前剛剛從斯里蘭卡返回的中國慈善代表團的所有成員都會特別注意到這個消息,都會又想起我們在斯里蘭卡那日日夜夜。

軍警的微笑

2005年8月19日,中國慈善代表團再一次到斯里蘭卡時,正值斯里蘭卡處于緊急狀態。這是因為就在此前7天,該國外交部長卡迪爾加瑪在首都科倫坡被人開槍暗殺。

緊急狀態!那會是怎樣一種情景呢?

5月上旬,中國慈善代表團第一次到斯里蘭卡時,我就注意到科倫坡街頭用沙袋搭成的街壘,看到過街壘里和街道上荷槍實彈的軍警。那時,斯里蘭卡還沒有在緊急狀態之中。

北京時間8月20日凌晨,我們到達科倫坡以后,來接我們的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一等秘書曹安勝就和我們談到了斯里蘭卡的“緊急狀態”。曹秘書說,以前科倫坡街頭軍警的槍支都是背在身后,槍口是朝下的。現在,他們的槍都端在了胸前。如果遇到可疑的車輛、人員,他們可以隨時攔截檢查。

此后的8月21日上午,我們乘汽車趕往斯里蘭卡南部海嘯災區的路上,我所乘坐的小型客車就遇到了軍警的攔截。當時,我就坐在司機的旁邊,正舉著手中的長焦相機不時隔著擋風玻璃朝外拍攝。三個端著沖鋒槍的軍警警覺地攔截了我們的汽車。當端槍的軍警看到我手中舉著的是相機,而且是中國人后即刻微笑著招手放行。在此后的幾天里,當我看到街上端槍的軍警,當我向他們招手時,他們都會微笑著向我回禮。當有我們在的時候,他們常常又把槍支背在了身后,槍口也又朝下了。一次在街上,三個巡邏的軍警,還關切地向我們的團長——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的全權代表張心國熱情、細致介紹起在斯里蘭卡期間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像斯里蘭卡所有災民一樣,斯里蘭卡軍警也總是把最真誠的微笑捧給中國朋友。

這樣的微笑多好??!所有的人都能感知微笑的力量有多么強大,它甚至能把鋼鐵融化,能化解槍支解決不了的糾葛與仇恨。我們多希望這樣的微笑能更多更廣,多希望更多的人,特別是那些能決定戰爭、沖突的大人物能感知這種微笑。

令人感動的開工典禮

那個場面實在令人感動,令人難忘。

一個中年婦女,為抑制難以平復的心情,用嘴咬住了自己的手指,出神、黑亮、一眨不眨的眼睛里似乎有淚花的閃光。幾個孩子站在大人們的前面,最前面的那個大約只有八九歲,可看他的神情卻像大人一樣成熟。那孩子穿著一件漂亮、有民族特色的上衣,這是他節日里才穿的,對這里的海嘯災民來說,今天就是一個盛大的節日。那個懷抱嬰兒的婦女也是那樣神情專注。8個月前大海嘯發生時,孩子還在娘的肚子里。娘雖然歷盡艱辛,可還是幸運的,孩子更是幸運。孩子正在娘的懷抱里熟睡,他能感知此刻周圍的一切,能感知母親此刻的情感嗎?遮陽棚后面的日頭下,一位老年婦女撐著一把紅白相間的花傘以抵擋陽光的暴曬,老人旁邊一個年輕婦女抱著一個兩三歲的男孩兒。孩子手里拿著三個彩色氣球,母親沒有完全遮住陽光的臉上和她黑亮的眼睛里,則浸著一種深沉的微笑和思考。她們和其他百余名海嘯災民的代表都在一片剛剛平整過的土地上。這片平地將是他們新家園的休閑運動場。他們都全神貫注地面向前方。

前方是一個臨時搭成的主席臺。主席臺上高掛著用中英文兩種文字寫成的紅色布標:中國——斯里蘭卡友誼村的開工典禮。主席臺上中方有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的負責人、中國民間捐贈者的代表和中斯友誼村承建單位的負責人。斯方有斯里蘭卡城市發展部部長、職業技能發展部部長和3位副部長。

此時,斯里蘭卡城市發展部部長DineshGunawardane正在講話。他沒有按講稿說,聲音洪亮且充滿激情、充滿讓人深思使人振奮的情感。講到最后,他的聲音都有些嘶啞了,可依舊洪亮著、激情著,依舊使人振奮使人感慨。他在講大海嘯帶給斯里蘭卡人民的災難,講中國與斯里蘭卡之間的友情,講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怎樣在災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向他們伸出了強有力的援手,講即將建設的中國——斯里蘭卡友誼村的美好前景,講斯里蘭卡人民將怎樣用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激勵自己,奮發努力。他高聲地、意味深長地說:“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從來都是說話算數的!”

中華慈善總會副秘書長張心國走近話筒,高聲地把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為中斯友誼村開工典禮的祝辭傳達給斯里蘭卡的災民代表:

“2004年歲末那場震驚世界的海嘯災難給貴國人民帶來的損失和痛苦,緊緊地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心。浩瀚的大洋隔不斷兩國人民的深情;滔天的巨浪掀不翻兩國人民的厚意。為支援海嘯災區,中國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對外援助捐贈熱潮。今天,中華慈善總會代表千千萬萬的捐贈者,將5000萬人民幣捐給斯里蘭卡災區,為災民修建‘中斯友誼村’,讓災民有個安居樂業的家園。這是中國人民的深情厚意,也是中斯兩國政府和人民傳統友誼的結晶。今天,‘中斯友誼村’開工了。我代表中華慈善總會感謝斯里蘭卡政府領導和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并衷心地祈禱:讓幸福和安寧,和平與進步永遠降臨在印度洋璀璨的明珠——美麗的斯里蘭卡上。”

斯里蘭卡的陽光總是異常強烈的,然而當范寶俊會長的祝辭在那空曠的酷熱難捱的場地上回旋時,一股中國大陸特有的清涼的春風似乎輕輕吹拂過斯里蘭卡朋友的臉龐。我又看見了他們那一雙雙美麗的大眼睛里流露出來的,能撥動人心弦,能刻在我們心上的笑容。

印度洋海嘯期間,中華慈善總會與中國紅十字會是由國家指定的接收中國民間對外捐贈的兩個社會團體。在斯里蘭卡海嘯災區已經開工和即將開工的三個“中斯友誼村”就是用這兩個社會團體接收的中國民間的捐款修建的。在“中斯友誼村開工典禮”上,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江亦曼代表這兩個社會團體,代表惦記著斯里蘭卡海嘯災民的千千萬萬個中國普通百姓向在場的災民代表和斯里蘭卡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最誠摯的問候和敬意。

中斯友誼村能得以順利開工與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鼎力支持與幫助是分不開的。無論是在善款的安全保障、有效運用,還是與斯里蘭卡政府的接洽、合作、友誼村選址等方面,大使館的同志們都進行了細致的安排,派專人協助中國慈善代表團在斯里蘭卡開展各項工作。中國慈善代表團每次到斯里蘭卡,大使孫國祥都與大家會面、交流,并多次到友誼村施工現場考察,了解情況、指導工作。

中國——斯里蘭卡友誼村開工典禮這一天,孫國祥大使與一等秘書曹安勝又親臨現場。

2005年8月22日上午10點開始的這個會讓人們永遠記住的開工典禮隆重、熱烈,又頗具斯里蘭卡的民族特色。典禮儀式是在中斯友誼一村已經開辟平整出來,將做為新村田徑休閑運動場的平地上進行的。通往簡易主席臺的土路上,用涂了紅漆的椰樹木棍搭成的牌樓上,掛著用中文、英文和斯里蘭卡文字寫著“中斯友誼一村”的牌匾。牌匾后面則寫著“真誠、互助、世代友好”幾個大字。牌樓兩旁樹立著中國、斯里蘭卡兩國國旗和中華慈善總會與中國紅十字會的旗幟,還樹立著“中斯友誼一村”工程建設概況介紹和新村建成后效果圖的廣告牌。

斯里蘭卡幾位部長、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的負責同志和中國民間捐贈的代表一同走來了。他們的前面,是兩個身著民族服裝和頭飾、粉裙紅衣的少女和兩個同樣身穿鮮艷民族服裝,胸前掛著木鼓的男青年,邊走邊舞,邊走邊擊鼓。大家走到埋有奠基石碑的土坑前,十把鐵锨一起揮動。揮動鐵锨,為中斯友誼村奠基的除有上述領導、代表外,還有建設災民新村的中國建設集團的工人代表。而后,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孫國祥和斯里蘭卡城市發展部部長在這個不同尋常的工地上分別升起了中國和斯里蘭卡的國旗。在走上主席臺之前,來自中國的代表與斯里蘭卡朋友一起接受了斯里蘭卡幾位佛教高僧有象征意味的祝福。走上主席臺之后,他們又一起點燃了有著特別象征意義的火苗。那火苗燃燒在一根造型精美的金色立柱上。立柱頂端立著一只金色的雄雞,中間鑲有兩個金色的八角托盤,托盤里放有點燃火苗的煤油和火捻。我沒有來得及問清點燃這火苗的全部含義,但我想,它一定預示著中斯友誼村,中斯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美妙前景。

新村告訴您

中斯友誼村開工典禮的前一天,即中國慈善代表團到達斯里蘭卡海嘯災區加勒(GALLE)的8月21日當天下午,代表團的同志們匆匆吃過午飯就趕到了“奠基”現場——中斯友誼一村的建設工地和災民現在居住的帳篷區及今后相繼建設的二村、三村進行考察,并對災民進行了親切的慰問。

由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出資興建的這些安置災民的中斯友誼村,包括友誼一村、二村及三村,總投資達1000萬美元。這都是印度洋海嘯期間中國百姓的捐款。

友誼一村施工地點坐落在斯里蘭卡加勒市郊10公里處。這里原來被茂密的次生棕櫚和灌木林覆蓋,可此時已經“三通一平”了。我們在這里上上下下地走,感受落差達20米的起伏地勢。這樣起伏的地勢并非壞事,順地勢而建的新村一定很美麗很有特色。這里的表層土中混雜大量大體積的花崗巖孤石,使施工增加了很大難度。但任何困難也阻擋不住我們的施工隊伍。

這個有著非凡意義的工程由中國水利水電集團總公司中國—斯里蘭卡友誼村項目部承建。我特別注意到了這個項目的經理張耀正,他雖已年過5旬,可渾身上下都給人以壯年的感覺;他言語不多,卻依舊能使人很快感受到他的熱情與真誠。他個子雖然不高,大男人的智慧與力量卻在他身上處處體現。他畢業于四川大學,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從事水電和建筑工程建設已經二十多年了。他所參與、管理的工程,每一個都得到了所在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贊揚。目前,這個項目在斯里蘭卡的中方人員有13人,多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我們看到了他們嚴謹的高效率的工作,看到了他們精心設計的友誼村整體規劃圖、單體建筑物設計圖和公建設計方案。

在現場,我們走進已經搭建起的工棚,看到中方人員與當地工人合作制作建筑用磚的情景。慈善代表團的同志對施工情況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在大型的施工設備跟前,我為中華慈善總會的幾位同志和在現場施工的中外方人員照了一張合影像。他們相互接觸的時間雖然不長,卻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中國水利水電集團國際工程有限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曾輿亮也到施工現場了,參加開工典禮,考察、指導這里的工作。這位精通英文,擁有高學歷和現代化管理經驗的領導,很樸實,很善良。我看他很關心在那里的斯里蘭卡工人,和工人們很談得來,便拍下了他和公司其他幾位領導與斯里蘭卡工人的合影。那一時刻,我就特別注意到了斯里蘭卡工人黝黑的臉龐上那美麗、燦爛的笑容。

我們了解到,中斯友誼一村總用地7.47萬平方米,擬建設平房住宅139套(每套建筑面積5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367平方米)。每套平房修建前后院,院內占地240平方米。公建配套除當地政府要求設400米跑道田徑運動場一處和建筑面積為880平方米集會議、培訓、健身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廳外,還將建設診療所、商店和建筑面積為280平方米的托兒所。村內還將布置2—3處供兒童游戲和老人休息的活動場地。中斯友誼一村主入口設在臨靠通往加樂市區公路的一側,為一處10米寬的室外臺階,經臺階步入友誼村中心廣場。廣場中央矗立一座中國——斯里蘭卡友誼的紀念碑。廣場內設小型停車場和公建設施。位于中斯友誼村的最高處設佛廟一座,讓佛光普照村民。

在對現在居住在帳篷區的災民進行慰問、考察時,中國慈善代表團總能看到一張張對中國人民充滿感激的笑臉。一個大男孩兒,還拿出了自己繪制的一幅圖畫。圖畫上面,是他理想中的新家。盡管這還很幼稚的圖畫,比起即將建設的災民新村要遜色很多,可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這里人民的美好期待、幸福的向往。代表團特別慰問了這里的老人和孩子,為他們發放了一些貼補家用的現金。

代表團離開時,村民們一直戀戀不舍地跟隨。我們已經走出很遠了,他們依舊還遠遠地向我們張望……

馬爾代夫

能在三天之內,在馬爾代夫那樣分散的群島之國,把考察、磋商、簽定協議等事項解決好嗎?這里所要解決的是中國民間對馬爾代夫的災后重建的援助問題。回國的飛機票早已經買好了,所有工作必須在這不到三天的時間內完成。

“花環”的悲喜

2005年8月22日,在斯里蘭卡海嘯災區參加完“中國——斯里蘭卡友誼村開工典禮”,中國慈善代表團和大使館的同志便趕回首都科倫坡。23日清晨5點便開始出發到有印度洋上的花環之稱的馬爾代夫。

馬爾代夫位于斯里蘭卡南方650公里的海域里,由露出水面及部分露出水面的大大小小1192個珊瑚島(環礁)組成。整個地區其實就是一個國家,全名為馬爾代夫共和國(Republic Of Maldives)。

印度洋海嘯發生后不久的2005年1月8日,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為團長,由中國外交部、商務部和衛生部,以及中國地震局等人員組成的中國政府赴印度洋海嘯受災國慰問考察團,在考察印尼海嘯災區之后便抵達馬爾代夫,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慰問考察工作。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和人民已經向馬爾代夫提供了5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而后,又有大批救災物資空運到這里。

中國慈善代表團在馬爾代夫的兩天里,總能聽見那里的政府官員和百姓談起,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刻,中國政府和人民怎樣及時向他們伸出了強壯而又溫馨的援手。

馬爾代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平均海拔只有1米。大海嘯中使這里的14個島嶼全部被破壞,海嘯掀起的駭浪把很多島嶼整個吞沒。在馬爾代夫北部,一座曾有3500人口的島嶼海嘯中被海水傾覆。首都所在地——1.75平方公里的馬累島也幾乎一半被淹,巨浪沖擊街道上的建筑物,拍打著總統官邸。只有28萬人口的國家,12000多人無家可歸。海嘯對馬爾代夫的經濟支柱--旅游業造成了重創,20多個旅游島嶼被迫停業。印度洋海嘯給這個國家造成高達數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馬爾代夫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6.6億美元

馬爾代夫海嘯后的重建工作任務是非常繁重的。中國慈善代表團此次到馬爾代夫就是考察并確定為海嘯災民修建住房的問題。

馬累的記憶

由于在首都馬累很難找到住處和餐館,中國慈善代表團所乘坐的飛機在機場所在的島嶼降落后(這個島嶼就只是一個機場),便乘船到了離馬累較近的LAGUNA島。大家落實好住處,放下行李,便即刻乘快艇返回馬累。根據事先的安排,我們此時要去的是馬爾代夫外交部。還在海里,還在船上就能遠遠地看到馬爾代夫外交部大樓。這大概是馬爾代夫最漂亮的一座建筑。首都馬累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而且經常有人微笑著感激地向我們提起,說這是中國政府援建的項目。這座大樓眼下還在建設中,不過已經接近尾聲了。除去海邊的一條路,馬累的所有街道都很窄小,現在的外交部就在一條小路的邊上。

外交部的一位女性副部長和馬爾代夫國家規劃與發展部、財政計劃部等部門負責同志一同熱情接待中國慈善代表團和中國大使館的同志。雙方相互介紹、通報了各自的情況之后,便馬上進入了實質性的磋商。為落實中國民間對馬爾代夫災后重建的援助,馬方事先已經做了安排。他們計劃把中國民間援建的災民住房與政府的援助安排在一起。中國慈善代表團經過慎重的考慮、研究,覺得中國的民間捐助應該與政府的援助項目區分開來,這樣可以更好地表達捐贈者的意愿,也可以更好地在馬爾代夫留下中國百姓愛心捐助的印記。中國慈善代表團提出這個意見后,馬方表示理解,并決定重新為中國慈善代表團提供可供選擇的島嶼。而這一問題的決定,必須在建筑和公共設施部討論,還要請環礁島發展部負責人參加研究。馬方即刻安排,當天下午在建筑和公共設施部,請上午參加研究的部門領導,并請環礁島發展部負責人參加,共同商議新的重建方案。

情況變化了,可在馬爾代夫停留的時間沒有變化。大家都為能否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把這些問題落實好而捏了一把汗。

午飯時間到了,得找地方填飽肚子呀!

您也許想象不到,無論是在馬爾代夫還是在斯里蘭卡,盡管中國慈善代表團是來為他們國家的人民提供援助的,可從來沒有吃過他們政府或其他組織安排的一次飯。一方面,中國慈善代表團沒有這樣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們這些國家好像也沒有這樣的習慣。相比在我們國家,似乎少了點熱乎勁兒,可我們都覺得這樣才更好。

我們在一家門前寫著12點開門的餐館等,等到12點一刻,也沒見有人來開門,便只好再重新找地方??偹阏业搅?!揀最便宜的“蓋澆飯”,再要上幾瓶冰水。吃飽喝足,便馬上去馬爾代夫的建筑和公共設施部。

在馬爾代夫外交部外資司一位項目管理官員的帶領下,我們先進入了建筑和公共設施部的會議室。馬方各方面官員到來時,帶來了大量資料和海圖。他們顯然已經做了充分準備。在他們提出的各種方案中,有一個方案引起了中國慈善代表團的特別關注。在馬爾代夫的東北面有一個名叫Noomaraa的小島,印度洋海嘯之前島上有居民633人,現在只剩下有500多。馬方官員介紹說,這樣的小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不太適合居民生存,也不利于政府的照顧、管理。他們計劃把全島居民遷移到東南面一個較大的島嶼FUNADHOO,這個島原有居民1334人,現在增至1670人,可以容納的居民數量是5000人,現已經成了省會島嶼。馬方領導人說,印度洋海嘯使得馬爾代夫政府不得不加快遷移人口的速度。

中國慈善代表團全體成員一致同意這一方案,決定于24日進行實地考察。

陽光下的美麗畫面

考察的重點應該是災民將遷移到的島嶼FUNADHOO。同時,對災民現在居住的島嶼Noomaraa也應該有所了解。FUNADHOO是離我們的住處比較遙遠的一個島嶼,Noomaraa島更是如此。如果乘船,兩三天也未準能完成此項工作,而我們的考察時間卻只有一天。所以只好改乘水上飛機來完成此項任務。

24日上午,我們又一次從住處乘快艇到馬累。水上飛機的碼頭在馬累。在水上飛機場我們遇到三個人。一個機場的管理人員,是荷蘭人;兩位飛機駕駛員,一位年紀大一點的是澳大利亞人,另一位年輕小伙子是法國人。一個小而大的國際世界。飛機很小,只能坐下12個人。飛機的噪音很大,所以所有乘機的人都要佩帶耳塞。

飛機起飛了,我靠近窗口,從印度洋的上空俯視這美麗的,曾遭海嘯摧殘的千島之國。太美了,那些神奇的小島!

蔚藍蔚藍的天空,碧綠碧綠的海水,還有那潔白無暇的細沙和細沙周圍的淡綠色的珊瑚群,把一個個小島襯托得無比美麗。小島形態各異,該怎樣形容它們呢?對了,它們是組成花環的花朵。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形狀的花朵,馬爾代夫就有多少像這些花朵一樣美麗的小島。當然了,也有的小島更像是一只海豹、一艘軍艦、一只大腳。我仔細看,并借助于我手中的長焦鏡頭。看到沒有人居住的小島長滿了高大的棕櫚、茂密的灌木;有人居住的小島則在綠樹叢中有一排排像群星一樣亮麗的房屋。我還看到小島周圍深入海里的一串串像項鏈一樣的小木屋,更是別有一番韻味,看到大海之中和小島周圍的船只。這里,連結島嶼之間的交通工具是俗稱的傳統多尼船(Dhonis)。船只從船體、帆桁、釘、纜繩到帆都取材自椰子樹。現在,海中的船只類型更多了。從高空往下看,這些船只就像在是鑲嵌在海面上的一顆顆鉆石。

啊,這樣美麗的地方,人類怎么會忍心她遭受災害的摧殘!我們又怎能不抓緊工作,加快為這里的朋友重建家園的步伐!

我們知道,史料上第一次出現馬爾代夫的年代是公元150年。那時,許多來自東非、阿拉伯國家的船只,在航行中發現馬爾代夫是一個非常便利的??扛郏疑钌畋划數孛利悺庫o的景致所吸引,進而迷戀地留在島上居住?,F在的馬爾代夫居民基本上都是這些人的后裔,都信奉伊斯蘭教。

由于飛機無法???,也由于時間緊迫,我們沒有登上災民即將撤離的Noomaraa島。但為使我們對那里的情況也有所了解,飛機在該島的上空,低空盤旋了三圈。那是一個橢圓型的小島,茂密的樹叢中只在海邊的一側有不多的房屋。我們清楚地看見并拍下了海邊的房屋,還有在岸上歇息的小船,也看到在那里生活的居民。他們有的正在各處昂頭仰望我們,也有一些人站在一起好像在商議什么。那里海邊的房屋,大多是海嘯平息后搭建的茅草屋,完全能看出它們的簡陋與單薄。這樣不多的居民生活在這樣一個小島,確實很難抵御災害的侵襲,也一定會有諸多的不便與困難。我們慶幸他們很快就要撤離這里,駛向安全、幸福的港灣。

我們到達這安全、幸福的FUNADHOO島時,島上的居民已經在岸邊等候了。我看見了他們,特別注意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一張張美麗的笑臉,也看到了來迎接中國慈善代表團的管轄這一片島嶼的省長、副省長,和FUNADHOO島的行政長官。

省長先是在省政府院內的一個涼亭里接待我們,他和中國慈善代表團的一位負責人坐在一張吊凳上。在那個島,到處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吊床、吊椅。有的吊在樹上,有的則用木棍或鐵管搭成的架子支撐。那里的居民,無論大人或小孩兒都在這樣吊床、吊椅或吊凳上歇息。省長高興地坐在吊凳上,一邊和我們一起喝著解暑的椰汁,一邊和我們親切交談。而后,又到他的辦公室與我們細致磋商。省長介紹說,他任省長的這個省管轄著55個島嶼,原來16個島嶼有人居住,海嘯后其中一個小島被毀壞,居民已經遷移到這個大島?,F在,只有15個島有人居住了。其中最小的島嶼只有470人在那里生活。

我們所在的島是全省最大的島嶼。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島嶼,陸地由東西彩帶一樣的兩部分組成,陸地的中間和周圍則是美麗的珊瑚礁。中國民間援建的災民新村將設在東面的一塊陸地上。中國的民間捐助將有270萬美元用在這里,計劃建設86套房子。由于這里的居民都是幾代同居一處,所以每套房子要三室、兩廳、兩個衛生間。另外還要建設一些公共設施,并設立記載中國人民與馬爾代夫友誼的紀念碑。

這里的居民主要靠捕魚為生。捕魚對當地居民而言是一項傳統且永遠也不過時的謀生方式。他們樂天知命,生于水湄,長于水湄,早已把魚類當作是生命延續之泉,視為真主所賜予的寶藏。在馬爾代夫,不同品種、各種形態的魚,就是一道道奇特而美麗的風景線。我們在FUNADHOO島的一家居民訪問時,還吃到了這家女主人給我們的烤魚,味道是十分鮮美的。這里到處都有高大的椰子樹,還有居民種的香蕉樹、木瓜樹等果樹。居民吃水主要靠雨水,所以家家都備有儲存雨水的水罐和集雨的設施。我們援建的居民住房也一定要有這樣的配套設施。除此以外的一切糧食、食品、日用品等人類生存的必需品都要靠進口,靠從海外運進來。正因為如此,馬爾代夫的除魚和水果的一切物品價格都非常昂貴。同樣,中國民間在這里援建的災民住房,一切原材料也都要從我們國家運過來。在這個島上,我們走進了一個商店,看到那里一半以上的貨物都來自中國。那時,商店里的一個小男孩兒正沖著我們微笑。

在當地官員的帶領下,中國慈善代表團一行考察了將建造災民新村的地方,參觀了已經建設好的房屋,訪問了這里的學校和醫院。代表團成員一致認為,中國的民間援助在這里為馬爾代夫災民建設住房、村落是適合的。

在FUNADHOO島和Noomaraa島的考察結束以后,代表團乘水上飛機回馬累,而后又乘船返回住處。當晚,便開始起草將提交馬爾代夫政府的中國民間捐助援建馬爾代夫災民新村的協議書。

8月25日,中國預定回國的當天下午,中國慈善代表團、中國大使館同志和負責建設災民的新村“中水電總公司”的負責同志到馬爾代夫國家財政部,與該部第一副部長ASDULLA JIHAD、副部長RILUWAN SHAREEF商討并簽署中國民間援建馬爾代夫海嘯災民住房協議備忘錄。雙方仔細協商后,很快就高高興興地簽署了這個“協議備忘錄”。而后,中國慈善代表團一行又趕到到馬爾代夫計劃和國家發展部,與該部部長Hamdun A.Hameed等具體商議建房問題。那時,我特別注意到不同膚色的幾只大手,在同一張地圖上比畫的情景。我深刻感到了這一時刻的非凡意義,不失時機地按動了手中相機的快門。

晚上8點,中國慈善代表團一行登機回國之前,馬爾代夫財政部正部長忽然趕來了,與大家會面,再一次代表馬爾代夫政府和人民對中國百姓和慈善組織表示感謝。這是位剛剛上任不久的部長。下午,中國慈善代表團到財政部時,他因為有其他重要事情未能與大家見面。所以在這時特意趕來了。這位部長的到來,使中國慈善代表團又一次實際感受了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

飛機從馬爾代夫起飛時,窗外的天空已經是一片漆黑。但我相信,中國慈善代表團每一個成員的心里,一定是一個陽光下的美麗畫面。

印度尼西亞

赤道的陽光,那天顯得格外殘酷,而我們又不得不在這殘酷的陽光之下。就是那天,我從當地的華文報紙上看到“印尼軍艦向我國海上魚船開火,造成手無寸鐵的漁民一死兩傷這一悲劇”的消息。那時,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正輾轉于印度尼西亞的海嘯、地震災區棉蘭、亞齊就中國民間捐贈幫助印尼災民重建家園的事情進行考察并與印方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磋商。

那一時刻,我的心里猛地一震,片刻又重重地沉下去……

我的眼前,似乎又出現了中國百姓為印度洋海嘯災民踴躍捐款的情景,也記起在個別的一些匯款單寫著這樣的留言:“我不要將此款捐給印尼”的字樣。就在那幾天,我也曾接聽過從很遙遠的地方打來的一個電話。電話里一個急切的聲音在說:“你們一定不要把捐款交給印尼政府!”

我想,我們當中一些人有這樣的情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很難忘記印尼某些勢力,曾經對印尼華人血腥、毫無人性、令人發指的侵害。

然而,我也能很深切地感覺到,更多的中國百姓都有著能容納下印度洋的寬廣胸懷,他們想得更多的是大海嘯中遭難的印尼百姓,當然也包括了其中的印尼華人。

這時,我想起了印尼的一位老華人、印尼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統籌人廖章然先生對我們說過的一句話:“其實,印尼的普通百姓還是很善良的”。他還特別提到,中國政府和中國百姓對印尼海嘯災民無私的、說話算數的救助,不但使印尼災民感受了來自中國的關懷、溫暖,使其中遭災的印尼華人也得到了切實的幫助,而且使印尼華從心底升騰起一種未曾有過的自豪與慰籍,華人在印尼的地位似乎也提高了許多。

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繼續在印尼那依舊傷痕累累的土地上細致而艱苦地工作著。

一個完全可以信賴可以依靠的慈善組織

印尼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我們對這個組織應該不會陌生。2005年農歷春節前夕,中華慈善總會代表中國百姓向印尼海嘯災民捐贈2000萬人民幣緊急援助,其中1000萬人民幣就是通過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捐贈給印尼海嘯中的華人災民。

2005年9月20日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包括總會副秘書長和救災、財務、宣傳等方面負責人和“中水電”的代表一行5人,到達印尼首都雅加達,在和中國駐印尼使館公使銜參贊譚偉文會面、交流后便在大使館二等秘書李海生的陪同下,趕赴印尼華人災民比較集中的集聚地——蘇北省棉蘭市。到達棉蘭后,工作組一行放下行李便即刻驅車到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辦公處,與該委員會各方面負責人座談、交流。在他們一間不大的辦公室,廖章然先生給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看了“華社”海嘯賑災以來的接收捐款和向災民發放的檔案。我們看見一個檔案柜里放了滿滿的一柜整齊、詳盡、清楚的檔案材料,還有成冊的發放現場的照片。在兩個年輕女子的辦公桌上的電腦里,我們還看到了保存的各種資料。廖章然先生特別介紹了中國民間捐助的1000萬元人民幣的使用情況,說中華慈善總會的捐助幾乎占了“華社”全部善款的一半。在“華社”那干凈、簡潔的會議室,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負責統籌、財務、項目等方面的負責人分別介紹了他們的工作情況。

在棉蘭的日子里,我們不僅聽到,而且看到、體驗到,自海嘯賑災工作開展以來,印尼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的成員不辭勞苦、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他們的財務工作的管理十分嚴格,收支完全透明化,所做的各種工作十分細致、扎實。他們妥善安置了亞齊來棉蘭及附近地區的避難災民7500人;有效地協助萬達亞齊市政府做好疏渠安閘、整修臨時房屋等項工作;向1500戶災民發放了援助金;解決了1000多名受災華族子弟繼續學習的問題和生活上的問題;向遭受地震和海嘯雙重災難的尼亞斯350戶災民提供了及時的援助;災后一直定期向亞齊、棉蘭、尼亞斯三地災民供應生活必需品,提供必要的醫療保健等項工作。

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對印尼華社賑災委員會的工作十分敬佩,我們完全可以坦然地告訴中國為海嘯受災國災民捐款的百姓,大家的捐款在這里完全地、很好地用在了災民身上。

就在那一天的上午,我們還在雅加達的時候,大使館公使銜參贊譚偉文在向我們介紹“華社”時就說:“這是一個完全可以信賴的慈善組織。他們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全體委員不但極賦愛心和奉獻精神,而且有很強的責任感。他們切切實實想為災民做一些實際的事情?!?/p>

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此次到印尼,主要是考察印尼海嘯災區的災后重建問題,落實中國民間捐贈對災民住房、學校等永久性建筑的援助。大使館公使銜參贊譚偉文在會見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的時候也曾介紹說,印尼災區目前至少還有6萬人居住在破舊的帳篷里。災后重建的問題應該說是比較緊迫了,盡管此事做起來并不那么容易。蘇北華社的印尼華人早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目前,他們和中國一些慈善公益團體及東南亞一些華人組織攜手,已經落實的重建項目有:援建重災區萬達亞齊市孤兒院、國際學校、技能培訓中心和在蘇北省災情很重的尼亞斯島援建中學和小學。對于下一步的災后重建工作他們也有自己很好的思路。他們認為,亞齊穩定和平的局面形成在即,如能幫助建造一些亞齊人民尤為喜歡的PESANTREN(習經院),將會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援助偏遠地區建小學校,猶如雪中送炭,意義很大;在信奉天主教的尼亞斯島災民家園興建“印中友誼村”及孤兒院,不但可以改善災民生活狀態,還有助于非伊斯蘭教和非佛教人士地位的提高;一視同仁地援助災區不同教別、不同種族的人民,對促進族群融洽、改善并提高華人地位等有極大幫助。

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十分贊賞“華社”在災后重建中所做的貢獻和他們重建工作的思路。張心國副秘書長說:“與你們合作賑災,大家都感到安心、放心?!惫ぷ鹘M成員、大使館官員與華社領導細致研究了雙方合作,在印尼災區援建重建項目的問題。

蘇北省的尼亞斯島在2004年12月26日的地震、海嘯中與亞齊省同時遭受重大災害。2005年3月28日再次發生地震,災上加災,僅華人的死亡人數就有600多,災民1500多人,被毀壞的房屋350間。

尼亞斯島發生地震后,中華慈善總會曾及時撥付30萬美元緊急援助。蘇北省省長當時就建議在尼亞斯島興建“印中友誼村”。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完全同意這一建議,與華社領導細致研究了在尼亞斯興建“印中友誼村”及其它援建項目的問題。

中國的民間援助還將在亞齊省修建災民新村,這些援建項目,中華慈善總會也將與蘇北華社合作,接下來一天,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將在“華社”領導的幫助下,到那里與印尼災后重建委員會官員接觸。并進行實地考察。

雖然依舊滿目創痍,可小樹畢竟長起來了

我驚愕,我眼前的亞齊竟然與我們七個多月前見到的亞齊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我又看見了被海嘯沖成一堆廢鐵的汽車,只是更加銹跡斑斑;又看見了倒伏的大樹,只是已經腐朽;又看見了被海水浸泡著碎石磚塊,只是那海水更加渾濁;又看見了丁零當啷的殘垣斷壁,只是更加使人傷感;又看見了廢墟間的一頂頂帳篷,只是已經非常破舊。

我用相機對準一個騎著摩托車在這里穿行的居民,我注意到他的眉頭一直緊鎖??纯?,我們的眉頭其實也一直未能舒展。

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是9月21日清晨由棉蘭飛到亞齊的。在印尼那樣的群島之國,我們幾乎每天都要乘飛機,有時一天還要兩次乘機,四次起落。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的廖章然先生和大使館的李海生秘書陪同我們一起到亞齊。“華社”亞齊工作站的兩位吳先生早已等候那里,并為我們安排好了在亞齊工作、考察的線路。根據事先的約定,中華慈善總會先到了印尼政府設在亞齊的災后重建委員會。這里顯然是一座新近建成的辦公房,雖然比較簡約,但也別致,環境也較好。辦公房附近的空地上還放有一些嶄新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未來之前,我們就聽大使館的同志和“華社”負責人說起這里的主任昆托羅,他們都說這位印尼官員很善良,也比較清廉。他曾多次聽取“華社”等華人慈善團體的工作匯報,并協助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我們沒有見到這位主任,聽說是到外地去了。辦公室里的人們都在緊張地工作著,除印尼人外,我還看到幾個西方女士。該委員會的一位部門負責人接待了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一行和蘇北華社負責人。他熱情地介紹了亞齊災后重建的一些計劃、安排和進程。張心國副秘書長就中華慈善總會捐建災民住房的意愿,做了簡要而明確的說明。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在與大使館領導會面時,大使館領導曾特別提出,中國民間對印尼海嘯的災民的援助,要因地制宜,要結合、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決定重建項目。要搞好兩個評估,一是對災情的評估,二是對項目的評估。一定要多聽聽當地政府、群眾慈善組織、當地災民的意見。一定要充分尊重人家,滿足人家的需要。透明、公開、合理、合法。根據這一意見,張心國副秘書長表示要在這里深入考察,充分考慮當地災民和政府的意見,找出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同時向該委員會負責人提出,請印尼蘇北華社協助中華慈善總會完成此項援助任務。印尼災后重建委員會的部門領導則表示,尊重中華慈善總會的捐贈意愿,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也同意由蘇北華社協助中華慈善總會在亞齊和蘇北進行的援助工作。根據我們的意見,他介紹了他們已經規劃出的一些地塊,又帶著我們到了他們另一處辦公地點。那里是他們設計人員辦公的地方,有較為細致的規劃圖。我們特別注意到,那里每張圖上都有許多人的簽名。原來,規劃圖出來,既要有市長、省長表示同意的簽字,也要有當地居民的認可的簽字。所以說,這樣的規劃還是比較完美的。而要完成這項工作也并不容易。新區的規劃是在廢墟上進行的,而這里的房基地基本上都是私人的財產,所以首先要請原住戶指認自己原來居住的地方,然后還要有鄰居的證明,這樣才能確定下來,才能進一步規劃。而這里的原住民的情況也有了很大的令人痛心的變化。比如,我們在此之后的實地考察中,就了解到一個占地81公頃的村子,海嘯發生前有居民2038人,現在卻只剩下了437人。我們是午后到現場考察的,中午只在路邊的小店匆匆吃了一點飯。頂著烈日,我們在一片片廢墟上,時兒觀察、詢問;時兒奔走、思考。走著走著,我忽然注意到,曾經被海嘯掃蕩的土地上,一些樹的種子已經發芽,已經長成了朝氣蓬勃的小樹。透過我的長焦鏡頭,我還看到,十幾個穿著職業裝、穿長筒膠靴的婦女正在遠處的廢墟上,做著清理工作。盡管她們在那大片的碎石、積水面前顯得過于單薄,可工作畢竟已經開始了。我還看到一些地方已經有人在開始蓋新的房屋了,盡管有一種冷清的孤獨感,可畢竟使人感到了一些活力。在那里,我們著重考察了兩塊地,一塊是布奈·烏宗(PUNGE UJUNG),可以安置325戶災民;另一塊是甘榜·勿浪(KAMPONG BLANG),可以建設110套災民住房。另外,我們還注意到東北面一塊可以建設600套災民住房的較大的一片地藍迪銀(LAMDINGIN)。只是這塊地還沒有進行規劃。相對已經規劃好的土地,沒有調查、規劃的土地眼下還是多數,而調查、規劃不但需要時間,還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

當天下午5點,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又回到印尼災后重建委員會的辦公地點,與該委員會的副主任Eddy Purwanto繼續磋商,最終在三份地圖上簽署了中華慈善總會在亞齊援建災民新村的備忘錄。

負責簽約的Eddy Purwanto副主任是個總在忙碌的中年男子,他微笑著表示,“亞災后重建委員會”非常歡迎和感謝中方的援建舉動,并愿意給中華慈善總會的援建工作提供最大的方便與合作。他還充分贊賞了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所做的賑災工作。

我想,我也應該特別記錄下“華社”的那位統籌人廖章然,這位已經年近七旬的老人,在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與印方磋商和實地考察時,一直擔任翻譯。他時而英語、時而印尼語、時而華語,說得十分熟練、十分到位,還寫著一手非常漂亮的中國字。在廢墟上考察時,他不顧年事已高,和我們這些還年輕的人一樣東跑西踮。我們返回時天已經黑了。黑暗中,走在前面的他,左腿迎面骨忽然被一塊支出的石塊猛地磕碰。這無疑是很痛的,可他沒有顧及自己,馬上高聲地告訴后面的人小心。

那一刻,我的心底深處忽然升騰起一股酸楚楚甜膩膩的暖流。黑暗中,我似乎又看到了廢墟旁那些已經長起來的小樹……

歷史不會忘記

9月22日上午,在“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常務顧問團主席黃印華先生的安排下,大使館李海生秘書和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一行到蘇北省政府與該省副秘書長阿比富汀(Drs.Afifuddin Lubis)、省社會福利局局長沙厲爾、省社會福利廳副廳長、省賑災委員會主任及財政負責人等會面。會見時,副秘書長阿比富?。―rs.Afifuddin Lubis)特別講到在5月飛機空難中遇難的該省省長。這位省長生前特別關心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友好交往。2000年省長曾在黃印華先生的陪同下,帶隊到中國廣東等地訪問。2005年3月當得知中華慈善總會援助30萬美金幫助受災的尼亞斯島時,是這位省長首先提議修建“印中友誼村”。

會面時,中華慈善總會工作組提出了進一步幫助尼亞斯島修建“印中友誼村”的計劃,這個計劃中還包括修建國際學校、孤兒院等援助項目。蘇北省政府對中國民間捐贈的幫助,表示由衷的歡迎、感謝,并將全力支持。政府同意,尼亞斯“印中友誼村”由“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協助興建。“中國水電建設集團”負責承建?!爸兴姟睂堰@些援建項目作為政治任務來完成。

歷史不會忘記,印尼政府和人民也不會忘記中印兩國人民的友情,不會忘記印尼華人的奉獻。亞齊省教育局局長阿納斯一次高度贊揚蘇北華社賑災義舉的同時,講述了一段感人的往事。他說:四十多年前,現在的班達亞齊也就是當年的哥打拉夜市。有一位成功的老板,熱心的華人吳興先生,為興建學校,將自己大片的地產奉獻給印尼國家。如今學校已毀,政府決定重新在這片土地上修建學校,作為培訓師資的基地,也作為開展外語,包括華文教育的平臺,以國際學校的形式出現,并命名為“吳興國際學校”,以紀念贈送土地、奉獻教育事業的吳興先生。

印尼現在有許多“國際學校”。所謂“國際學?!本褪窃趯W校進行印尼文、華文、英文等三種不同文化的教育。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印尼華人不會忘記,在那段印尼華人最黑暗的日子里,講華語與販賣毒品、私藏槍支同罪?。?/p>

歷史畢竟在發展,社會也在文明的進程中一步步向前。

就在我寫完這最后一筆的時候,忽然傳來印尼巴厘島發生恐怖爆炸的消息。爆炸是在我們離開印尼兩天之后發生的。這時,我不由得想起我們在印尼期間讓人記憶猶新的一幕:我們每次進入住宿的酒店時,汽車和行人都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汽車每次靠近,機蓋都要被打開,車廂內也要經過儀器的一次次的檢查。負責檢查的軍警都荷槍實彈。那時,我們誰也沒有想到會有恐怖事件發生。可這樣悲慘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又有那么多無辜的生命被無端的殘害了。我總在想,當今的世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恐怖事件發生呢?而且多為自殺式的恐怖襲擊,那些自殺者許多還是有知識的青年。我總在想,單靠沒完沒了的武力,能夠徹底消滅恐怖主義嗎?

我又想起,我們在印尼傳遞的那種跨越國界的愛。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影院|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伊人色天堂|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午夜爽爽视频|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理论片| 国产玖玖视频| 天天躁狠狠躁|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五月天综合婷婷|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99精品在线看|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伊人成人在线| 久久无码av三级|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91福利片|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五月激情综合网| 国产另类视频|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久久网欧美|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中文字幕网|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语少妇高潮|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欧美| 欧美精品二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二级毛片|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