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大自然,滿耳是天籟之音;聆聽音樂,你會陶醉于其中。也許許多人都喜歡這兩者,我卻更愛聆聽善良的聲音。
聽!唐山大地震過后,人們在清理廢墟的時候,發現一位母親割破血管,用自己的熱血哺育著懷里的嬰兒。這位母親當時已經奄奄一息,但她仍慈愛地看著她的孩子。多么動人的一個場景啊!閉起雙眼,想像這一場景,你是否聽到一種特別的聲音,讓人怦然心動,向往那一份可貴的善良。
再聽!讓我告訴你,“盲人提燈籠”的故事。有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里總是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了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燈籠走路?”
那盲人滿心歡喜地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并不是為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容易看到我,不會誤撞到我,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幫助自己。”
盲人看不見,他的世界就是聆聽的世界。他能聽到各種聲音,甚至聽覺比我們正常人更好。他也能聆聽善良的聲音,你懂嗎?你聆聽到了嗎?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和危險,旦夕禍福,沒有人知道你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懷一顆善良的心,你會得到更多,體味到更多的人間真情,敞開你的心扉,才會贏得更多人的呵護與關愛。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能學學提燈籠的盲人,為別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時時幫助和關懷別人,別人也就幫助了你,所謂為善至樂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愛聆聽善良的聲音,那是一種美的旋律,一種內心的溫暖,一種心靈的感動,一種幸福的感覺。
(指導教師:高林瑜)
〔編輯點評〕
《聆聽善良的聲音》是一篇很有可讀性的短文,能引導人們思考許多生活中有價值的問題,并舉一反三,聯想到一些做人的道理。這位高中生善于觀察社會現象,善于從細微的小事中引伸出深刻的主題,值得稱贊。此文從一位奄奄一息的母親用熱血哺育嬰兒以及“盲人提燈籠”的兩則故事,取其思想的精華寫出了“聆聽善良的聲音”,那是一種美的旋律,確實讓人讀完之后感到頗具收獲。文中有一句話寫道:“懷一顆善良的心,你會得到更多,體味到更多的人間真情。”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