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是陽光吻紅花,清風吹柳條,是茂密樹林為小鳥遮擋風雨,青青藤蘿裝點破舊房屋。有人說,愛是蒲公英遠行時,媽媽準備的白絨傘,是雁子共舞時,互相依賴的力量。
有人說,愛是失意時朋友的鼓勵,是犯錯誤時老師的教誨,是苦干時同事的贊美,是進步時領導的祝賀。
我說,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不是嗎?
愛是白衣戰士頭頂上的白帽。這些白色的天使們,讓身患重病的人走出絕望,讓疾病纏身的孩子重新掛上了燦爛的笑容。還記得2003年的春天嗎?“非典”襲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的葉欣,用自己的血漿做實驗的姜榡春,攻克醫學難題的鐘南山……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愛心驅趕了病魔。于是祖國大地又一次艷陽高照,鮮花綻放。
我還說,愛是祖國的一抹綠色。這些可愛的綠色的人們啊,他們從震后的廢墟中救出了一位位受驚嚇的人;他們從洪水中挽救了一條條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生命。還記得2003年的秋天嗎?當20名官兵正在衡陽奮力救火時,一聲巨響,他們被壓在了下面。居民得救了,而這些可愛的人們,永遠告別了我們,他們當中最小的還不到18歲。這就是我們新時期的最可愛的人,他們無怨無悔,用青春、熱血和愛民之心詮釋著生命的含義。
我也要說,愛是紅旗上的鐮刀和斧頭。江姐、劉胡蘭、雷鋒、孔繁森這一連串閃光的名字或許給予了你很大的啟迪和教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你會發現在緊要關頭總能聽到一句話——共產黨員跟我上!邊遠地區有他們辛勤工作的背影,人民群眾中有他們平易近人的問候,危急時刻更有他們忘我的犧牲精神。正是他們這種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才會迎來今天的太平盛世,才會有今天這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我更要說,愛不僅僅是白色的奉獻綠色的無悔紅色的赤誠,愛是我們中華兒女共同擁有的心理素質。
“非典”時期,隔離區外面的一個個中國結,病房中寫在卡片上的一句句問候語,手機短信中的一聲聲叮嚀,不都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嗎,這難道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嗎?
河南登封的公安局長任長霞走家串戶,為民解憂,向農民問寒問暖。她收養了一名孤兒,為居民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辦案時,聽到動情處,她會流下眼淚,這難道不是共產黨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愛民思想嗎?
音樂劇《赤道雨》中,主人公潘天雨的“長城”艦再次訪問美國時,另一位主人公姚漢唐走上了中國的軍艦,看到了參與設計軍艦的女兒的名字被刻在上面,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跪在甲板上,并毅然選擇與自己的外孫女肖可悅回到眷戀多年的祖國,這難道不是海外游子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嗎?
愛是什么?她可以是一句話,一張笑臉,一個行動,只要是美好的東西都可以用來詮釋愛。但歸根結底就是真、善、美,而這一切一切凝聚到一起,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
(指導教師:李媛)
〔編輯點評〕
這位中學生的文章很美,也很有思想性,寫作思路也很清晰,層次分明,語言精練,文字樸實,結構完整,主題深刻。作者在回答“愛是什么”這一問題時,用層層推進的方法,以許多具有說服力的典型事例和模范人物為素材,圍繞“愛是什么”這一命題,加以敘述,很有邏輯性,讓人讀了之后深受教育和啟迪。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寫愛的文章有許多,但這篇散文卻以獨特新穎的筆觸和視角,寫出了愛的真諦,愛的本質,實屬難能可貴。結尾對“愛是什么”時行了高度概括,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