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沛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在官方媒體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將達到8.5%左右。事實上,國內的經濟增長率到底保持在8%,抑或9%并不重要,我相信中央政府的財經要員一定能夠調動"宏觀調控"的各種措施,使既定的目標得以實現。展望國內的宏觀經濟,我認為,分析“五大價格”走勢更具現實意義。這五大價格是:居民消費價格(CPI)、生產資料價格(PPI)、樓價、利率和匯率。
2004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將導致05年消費物價攀升;而05年世界經濟形勢向好,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尤其是石油價格仍將繼續走高,這些因素通過固定匯率制度進一步影響中國市場的商品價格,促使05年中國價格總水平上升;公用事業與服務價格今年將逐步上調,也增添了國內的通脹壓力;但是,食品價格經過去年大幅度上升后,今年將趨于平穩。綜合這幾方面的因素,我認為,05年國內CPI將保持在3.5%左右的高水平,但比04年高達4.2%的預估數字要低。
由于持續將近一年的“宏觀調控”措施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過度投資的趨勢得以抑制,大部分生產資料價格將平穩運行;惟能源短缺仍然困擾國內經濟, 企業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將繼續上漲,總體生產資料價格水平將繼續取得5-7%的升幅。
2004年,人民幣是否升值成為國際關注熱點,尤其在去年十月底人民銀行加息后,新一輪人民幣升值預期又卷土重來。根據已公布的數字,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609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與04年十月底的5424億美元相比,中國外匯儲備在04年11-12月這兩個月中新增了675億美元,新增額之高為近年來罕見。04年最后兩個月外匯儲備大幅增長,可能是央行十月底突然加息的舉動所致。該舉措進一步引發了國際游資對人民幣可能升值的預期,從而大量涌入中國。從這點來看,央行在05年未必再用加息的手段來壓抑通脹,因為加息可能使更多的熱錢流入中國,反而增加宏觀經濟出現“滯脹”的風險。
展望2005年,我認為國內樓價將持續上升,而且二線城市樓價的升幅將跑贏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原因是國內熱錢沖斥,而宏觀調控只能控制樓房的供應量,并不能抑制國際熱錢以及國內居民的購買欲。因此,只要人民幣一天還沒有升值,國際熱錢將繼續以低成本進入中國;而地產作為熱錢的主要投資渠道,其價格將會在05年出現持續上揚的局面。
國內有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是否變動,是05年宏觀調控至關重要的一環。它將最終取決于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世界經濟金融的變動因素,經濟能否承受匯率波動帶來的最大后果和周密科學的方案。另外,時機選擇和配套改革也是必須考慮的。由于牽涉的政治和經濟問題非常復雜,難于作出準確的預測;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人民幣匯率改革宜早不宜遲。由于國內已經累積了上千億美金的熱錢“賭”人民幣升值,時間拖延越久,這個數字肯定越大;如果累積的熱錢達到三五千億美金,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更困難了。因此我預期,為免情況發展得不可收拾,中央政府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匯率改革措施,如果可以順利過渡,必然使國內經濟真正做到“軟著陸”,對今后三年的中國經濟發展起到正面的刺激作用!
香港經濟2004年的表現非常優秀,以接近7%的增長率扭轉了過去六年的衰退局面,確認了全面復蘇。難怪有市場人士形容2004年是“光輝燦爛”的一年。展望2005年,我認為,雖然增長速度不比2004年,但是香港經濟依然風光無限好,香港股市也充滿活力和機會。
首先,CEPA措施在2005年會產生更大效益,進一步刺激香港經濟。商務部的資料顯示,自從2004年9月份落實"內地企業自由行"以后,迄今已批準九十家內地企業赴港投資,涉及金額達4.38億美元,預料2005年內地企業赴港投資額將會超過25億美元,這批資金會為香港的房地產、物流、金融服務、零售、創意服務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第二,“個人游”繼續擴大其適用范圍,以及“迪士尼樂園”于2005年9月開幕令到港旅客持續大幅度增加,從而進一步刺激旅游相關產業,也有效降低失業率。
第三,持續多年的“減薪潮”將結束,香港的工薪階層將會迎來平均2-3%的加薪,這必然會刺激香港本地消費,對各行各業都有利;預計香港在2004年擺脫通縮以后,會在2005年迎來約1%的輕微通脹,這將加強本地企業的產品定價能力,改善企業的盈利狀況。
第四,展望2005年,美元持續偏軟和人民幣的升值憧憬都會使國際游資戀棧香港。雖然踏入2005年,美元連續幾天的反彈令市場憂慮國際游資會撤離香港;然而, 現時香港銀行體系的結余還超過一百五十億港幣,大大高于正常水平,沒有明顯的資金外流的跡象;預計只要人民幣一天還沒有升值,大量的國際游資會繼續駐留香港市場。由于香港的利率水平受銀行體系結余資金主導, 因而筆者相信, 銀行利率會維持到2005年第二季度才有機會作輕微上調。在低息和低通脹的雙重作用之下,香港經濟在2005年將會繼續快速健康成長,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率為4.5%,房地產業、銀行業、旅游相關產業將會領跑香港經濟。
但是,也有一些國內和國際的不明朗因素影響香港經濟,歸納為四項:第一,中國經濟整體表現和宏觀調控的方向;第二,美國經濟能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第三,國際油價會否下跌到較低水平;第四,熱炒的“澳門賭業概念股”何時退潮。
中央政府已經表明2005年會繼續加強宏觀調控,相信05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能夠達到發改委設定的8.5%,與04年相比,增速下降已成定局;另一方面,最近宏觀調控的目標開始轉向出口業務,國家擬減低甚至取消部分行業的出口退稅,更有消息指出,有色金屬行業會局部征收出口稅。由于香港的轉口貿易占總出口的90%以上,因此,貿易相關行業05年就有可能出現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至于美國經濟,現在當然是一片繁榮的景象,但在投資和消費方面同樣面對很多不明朗因素。有業內人士估計,美元大幅度貶值已經削弱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動力,美國經濟05年下半年有可能轉弱,這將會打擊全球的經濟成長;如果這種情況確實發生,以美國市場為出口目的地的香港將難以獨善其身。國際油價也與香港經濟息息相關,其大幅波動也將不利于香港經濟的平穩發展?!鞍拈T賭業概念股”的炒作已經達到白熱化的階段,這種投機風氣已經在香港市場蔓延,其泡沫何時爆破,以及是否會波及整個證券市場及為香港經濟帶來不良影響,實在是值得大家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