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陸軍“總司令”朱凱生日前提出一項陸軍新防衛作戰計劃重大變革,被認為是強化臺澎防衛作戰能力,提出各作戰區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的戰備,獲得臺軍方高層支持。
所謂陸軍新防衛作戰計劃,即各作戰區應加強通訊、炮兵、化學、工兵、特戰部隊等編組成“快速反應作戰機動作戰群”。其中為強化東部防衛,位于臺東太平旅的步兵第一二九旅將增防武器裝備編成為“臺東防空旅”。澎湖第一作戰區已增設“防空炮兵群”的部署,是將中部的陸軍第五十八炮指部六二六群為基干移編到澎湖增設“防空炮兵群”,被認為是朱凱生的杰作。同時,包括臺灣的二十一炮指部、四十三炮指部與五十八炮指部等北、中、南三大軍團炮兵指揮部,也增設“防空群”,并在4月1日定編。
臺灣陸軍規劃中的戰術部署改變目標也鎖定在外島,包括計劃將金、馬、澎外島部隊裁撤動員與基干部隊,三大外島部隊研議廢除旅級單位,廢除炮指部,成立三支守備作戰打擊群部隊,結合守備、機動作戰、防空炮兵等,采取有守有攻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策略。
為強化臺北衛戍與“反斬首行動”,駐防于臺中清泉崗的海軍陸戰隊守備旅于4月1日同步移防北上,陸戰隊所留中部地區快速反應戰備防守任務,將交由4月1日成軍的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零零旅負責。
而北還后的陸戰守備旅將以衛戍旅方式駐防在臺北林口基地,目前駐防在林口基地的陸軍裝甲步兵第三五一旅將在7月1日與陸軍摩托化步兵第二六九旅合并為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將駐地全數讓給陸戰衛戍旅防衛。
據調查,陸軍是采取大量移編守備部隊給后備司令部及裁并北、中南摩步旅與裝步旅之后,大量減并步兵編制數量后,大舉填補陸軍空騎旅攻擊直升機營、裝甲旅戰車營、空特部特戰旅、防空群、通信兵群電戰營、戰斗工兵群、化兵群偵消營等單位。
臺軍方高層指出,陸軍在大量裁并及移編守備與步兵編制后,將以成立快速反應作戰戰力為主軸的戰斗群,因此為強化機動戰斗群戰力,陸軍已提報大量針對陸軍空騎旅攻擊直升機營、裝甲旅戰車營、空特部特戰旅、防空群、通信兵群電戰營等單位進行募兵。而軍方所做戰略調整是基于大陸解放軍的戰略思維,即對臺“首戰決勝、速戰速決、流血最少”并以“癱瘓戰”(點穴戰)消滅或癱瘓臺灣重要指管設施的預擬作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