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法國和意大利兩國共同研制和建造的首艘“地平線”級護衛艦已交付法國海軍?!暗仄骄€”級護衛艦由法國阿馬里斯(Armaris)公司和意大利奧里仲特(Orizzonte Sistemi Navali)公司聯合組建的Horizon SAS造船廠負責建造,這艘新一代軍艦已被命名為“福爾班”號(Frégate Forbin,D620)。“福爾班”號護衛艦于2002年4月開工興建。在移交法國海軍后它還將接受一系列測試,最終的服役時間將在2006年底。與此同時,“地平線”級護衛艦的第二艘“舍瓦利亞·保羅”號(Frégate Chevalier Paul,D621)也已在2003年12月份在 Horizon SAS 的船塢中開始建造,預計將在2008年移交給法國海軍。
作戰性能
基本性能 “地平線”級護衛艦,建造工作開始于2000年,艦長151.6米、寬17.5米、吃水5.1米,滿載排水量為6700噸,主機為2臺LM-2500燃氣輪機和2臺柴油機,總功率可達69300馬力,采用燃柴聯合動力推進,大大增強了其續航能力及遠程作戰能力,使得該級艦的最高航速可達29節,續航力達到7000海里/17節。由于自動化程度甚高,近7000噸的CNGF僅需編制200名官兵。該級護衛艦的任務首先是為航母戰斗群或民用船舶提供有效的防空火力支援,此外,其還具有較強的反潛能力。
防空作戰系統 “地平線”級護衛艦裝備有“主動防空導彈系統”(PAAMS,Pricipal anti-air missile system)。該系統由EMPAR雷達與48管“西瓦爾”(Sylver)垂直發射系統組成。
雷達 意大利阿勒尼亞制EMPAR單面旋轉式相控陣雷達既適用于SAAM/F近程導彈防御系統,同時也適用于中程的PAAM區域防空系統,EMPAR也就成了法、意的當然之選。EMPAR單面旋轉式相控陣雷達由意大利Alenia公司主導研發,負責對空搜索、追蹤并導引Aster-15/30防空導彈攔截目標,對戰機大小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約150~180km,對導彈大小的目標的搜索距離為50~60km,對掠海反艦導彈搜索距離則為23km,可同時偵測300個目標,追蹤(即優先處理)其中50個目標,并同時導引24枚防空導彈,接戰12個最具威脅性的目標。
此外,PAAMS系統還裝備了一具CEC Marconi(現為Alenia Marconi Systems,AMS)的S-1850M遠距離3D電子掃描對空/平面監視雷達作為輔助。該雷達由泰利斯荷蘭分公司制造,對空探測距離為400千米。采用了新的基于商業現成硬件的信號處理結構,具有更高的天線轉速和改善的電子對抗能力。這些改進將提高雷達在濱海環境中工作的性能,以及探測和跟蹤高雜波環境中隱身目標的能力。
防空導彈 “地平線”級艦所裝備的Aster系列終端主動雷達導引防空導彈由法國主導研發,目前共發展出兩種不同任務的衍生型──Aster-15短程防空導彈與Aster-30區域防空導彈,采用垂直發射系統(VLS)。就同時接戰多目標而言,Aster導彈的導引模式比美國鷹式、標準、海麻雀等陸、?;揽諏椥枰陨淇乩走_持續照射目標的半主動雷達導引方式更為優良。Aster導彈采用橫向向量推力噴嘴,不僅從垂直發射器射出后可立刻轉向目標,終端運動性能也更加敏捷,可快速而有效地應付來自空中的任何威脅,包括巡航導彈、先進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等。這樣一來,該艦就能以中/近程防空導彈/近戰武器系統來形成多層攔截,提高攔截概率,可對抗馬赫數高達2.5的超音速反艦導彈。
反艦作戰系統 在2002年10月23日,法國國防部正式批準MM-40 Block3增程型“飛魚”反艦/陸攻導彈的研發,MM-40 Block3以渦輪發動機取代“飛魚”導彈以往慣用的火箭發動機,射程遂由原本MM-40的75km大幅增至180km以上,但是彈重反而由原先的870kg降至780kg。較輕盈的彈體不僅可延長射程,也可顯著提升航程終端的運動性,突防能力大幅提高。MM-40 Block3使用了Aster防空導彈系列的向量推力系統,能在發射后立刻轉向目標,而這也使MM-40 Block3具備兼容于垂直發射系統的潛力。此外,MM-40 Block3的彈體外型經過改良,盡可能降低雷達截面積與紅外線訊號。導引方面,MM-40 Block3換裝新的J頻主動雷達尋標器與GPS全球定位系統,不僅電子反制能力大幅提升,并使其得以鎖定海上或沿岸陸地上的特定目標,施予精確打擊。MM-40 Block3也擁有新的任務軟件與導航模塊,能選擇多種詭譎多變的飛行軌跡使其更難反制,在多枚導彈同步攻擊的場合中也能以多個方向、不同高度對單一目標實施難以招架的多動向飽和攻擊;此外,可在飛行中途更換目標。雖然經過大幅改良,MM-40 Block3的發射、倉儲以及后勤支持仍沿用現有系統,使得原先擁有舊型“飛魚”導彈的國家能夠輕易換裝MM-40 Block3。MM-40 Block3于2004年進行首次試射,預計在2006年進入量產服役階段,屆時將成為“水平線”驅逐艦的反艦利器。此外,若干MM-40 Block3的后續提升工作也在進行,包括發展空射型、兼容于Sylver A-70或美制MK-41垂直發射系統、新型反艦/陸攻雙用彈頭以及考慮加裝紅外線尋標器(至少得等到2010年)等等。
反潛作戰系統 在魚雷方面,該級艦擁有2具三聯裝魚雷發射器,配備新式MU-90型324毫米輕型魚雷(航速50節,攻擊深度超過900米,有效射程約11千米)。魚雷發射方面,本級艦擁有2具三聯裝魚雷發射器,配備法意合作發展的新型MU-90輕型魚雷,采用電力推進,航速50節時射程9.5km,航速38節時射程達14km,攻擊深度超過900m。魚雷反制系統方面,水平線級配備SLAT魚雷反制系統,可以發射噪音產生誘餌等方式干擾來襲的魚雷。
自防御系統 為了防范敵方發動的魚雷攻擊,該級護衛艦配備了SLAT魚雷對抗系統,可以通過發射噪音產生誘餌等方式干擾來襲的魚雷。由EADS SDE公司開發的這種NGDS新一代誘餌系統,可確保各型水面艦艇免受反艦導彈和魚雷的攻擊。該系統的每個發射器裝有4個發射模塊,每個發射器可配置12枚紅外、雷達或聲誘餌彈。
數據處理系統 “地平線”級護衛艦裝備有法國自行研發的SENTI-8型號戰術數據處理系統,該系統可以同時接收、追蹤2000個由艦上雷達或從Link-11、Link-16等資料鏈上傳來的目標信息。
細微區別
由于“地平線”級艦是由法、意兩國共同研制開發,其通用程度超過了90%,不過在部分武器系統上,法國、意大利版的水平線各有不同:
艦炮 法國版最初打算配備1門DCN 100mm艦炮,不過后來改為2門OTO-Breda 76mm隱形快炮超級快速型(射速120發/分,配備隱形外型炮塔),并列于艦橋前方的B炮位,艦身中段以半埋方式安裝了8枚法制MM-40 Block2飛魚反艦導彈,機庫上方則裝有2具衍生自法制西北風肩射防空導彈的6聯裝SADRAL PDMS短程防空導彈發射系統作為CIWS,此外還有2門由2具YG-105整合式光電射控儀指揮的30mm自動化機炮;意大利版水平線則采用3門OTO 76mm快炮超級快速型,同樣配備隱形炮塔殼,2門并列于艦橋前方,第三門位于直升機庫上方,除了反水面外還肩負近迫防空任務;反艦導彈為8枚意大利自制的奧圖瑪Mk.3(此發射器或許也可配備法意合作的米拉斯反潛導彈),此外還有2門25mm自動化機炮。
聲納系統 法國的水平線配備1具4100CL艦首低頻主/被動聲納以及1具DMS-2000主/被動拖曳數組聲納,意大利版水平線則使用1具Type-2080艦首低頻主/被動聲納以及1具Type-2087主/被動拖曳數組聲納。
艦載直升機 意大利的護衛艦能夠搭載NH90和EH101直升機,而法國的護衛艦只能搭載NH90直升機,且服役初期配備1架AS-565,日后將換裝新的NFH-90。
反潛導彈 法國選用MM40“飛魚”導彈,意大利選用“奧托馬特”導彈;除此之外,兩國的護衛艦還將使用不同的衛星通信系統。
雖然“地平線”是法意兩國聯合研制的新型戰艦,但我們仍然可以窺見濃郁的法國特色。該型所采用的海軍戰術情報處理系統、近程防御系統等也是法國自主研制開發的,同時也代表著全球海軍武器裝備發展的先進水平。同時,“地平線”的研制開發充分體現了法國海軍的“一艦多用,平戰結合”的思想?!暗仄骄€”級新型戰艦集多種功能于一身。該級驅逐艦的任務首先是為航母戰斗群或民用船舶提供有效的防空火力支援,此外,其還具有較強的反潛能力,同時該艦還充分運用最新可行的隱身技術,其反艦及對岸作戰能力也是相當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