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9日,幾經周折的《中國軍力報告》終于由五角大樓公布。這份由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親自參與撰寫的報告,毫無根據地攻擊中國國防現代化,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建設和軍事部署也橫加指責。那么,這份如此危言聳聽、夸大中國威脅的報告,主筆是誰?
據美國《外交》雜志等媒體綜合報道,最近,《中國軍力報告》一而再、再而三難產。此報告鼎鼎大名的主筆就是曾數度來中國參加《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并作主題發言的漢學家白邦瑞 (Michael Pillsbury)。在此次出臺《中國軍力報告》的臺前幕后,他一再宣稱:“孫子主張兵行詭道。戰國時代越王勾踐韜光養晦,只求‘和平崛起’,結果吳王上當。如果不遏制中國,30年后,美國也會像吳王夫差一樣完蛋。”
拼命搜集中國情報
現年60歲的白邦瑞畢業于美國斯坦福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并在這兩所大學里分別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他的公開身份是美國國防大學和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實際身份是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政策研究室高級顧問。因為工作的關系,他經常穿梭于大陸、臺灣和美國之間。
里根政府時期,白邦瑞擔任主管政策計劃的助理國防部長。布什總統任內任國防部秘書處亞太事務特別助理,對戰略評估辦公室主任安德魯·馬歇爾負責。他還曾在美國參議院多個委員會任職。
1975—1976年,當白邦瑞仍然在蘭德公司任職的時候,他在《外交政策》和《國際安全》雜志上撰文,提出美國應該與中國建立情報和軍事聯系。這個建議受到羅納德·里根、亨利‘基辛格和詹姆斯·施萊辛格的公開贊揚,并在后來成為美國的官方政策。
白邦瑞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博士學位論文基金資助下,在臺灣學習了兩年中文,后來還曾在喬治敦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海軍研究生院講授中國外交政策的研究生課程。
作為國防部長的高級顧問,搜集和研究情報是白邦瑞的分內之事,然而他根據情報作出的判斷卻多有“捕風捉影”之嫌。2003年,他收集了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3年中方高層人士撰寫的600多篇戰略性文章,并翻譯出版,然后從中得出結論稱:“中國正擬定計劃,為可能與美國爆發的戰爭作準備。”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從一位中國將軍關于現代網絡戰的話中得出結論說:中國準備對美國打網絡戰,讓病毒武器使美國的指揮機構癱瘓。
“精通”孫子兵法
就是這樣一位宣揚“中國威脅論”的人,對中國文化的精髓《孫子兵法》一書卻似乎很“精通”。2004年10月,白邦瑞專門到中國蘇州參加孫子兵法研討會。會上,他主動發言,高談闊論孫子的戰略思想。他說:“上屆研討會,我選擇的命題是兵貴勝,不貴久。今天我要談的是:先為不可勝,先勝而后求戰。所謂先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
早在2000年,白邦瑞就拋出危言聳聽的言論,認為美國有必要正視許多中國大陸軍事、情報、外交、黨務系統智庫專家以美國為首要敵人的立論,若所謂的“中國通”只是一廂情愿地以為北京軍事力量落后,那就危險了。
白邦瑞在美國企業研究所為他的新書《中國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舉行的發表會上指出,中國大陸戰略、安全及軍事專家發表了不少值得美國注意的論著及報告,可惜的是,美國政府過去10年來一直不愿編列經費來匯整、翻譯這些可以公開取得的資料。白邦瑞當年從臺灣學習回國后,正值美蘇冷戰鼎盛時期,他是美國第一個公開倡議“聯中抗蘇”的年輕學者。
4年前,有記者問他:“想當初你是美國‘聯中抗蘇’的倡議者,如今你對中國的立場似乎發生了180度的轉變,你如何自圓其說呢?”這位“中國通”大笑著說:“那時候蘇聯的力量確實很強大,為了美國的利益,我主張‘聯中抗蘇’。但是今天,后冷戰時代的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我的立場有所轉變不也是很正常的嘛。”
在五角大樓是紅人
白邦瑞還是親臺的鷹派專家。別看他只是個顧問,在五角大樓的影響力卻非同小可。他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親信。每次國防部開會討論中國政策時,他總是坐在拉姆斯菲爾德身邊。200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訪問美國時,拉姆斯菲爾德撤走國務院配的翻譯,欽點白邦瑞做口譯。白邦瑞的對華思想完全秉承“凈評估辦公室”主任馬歇爾。他起草的東西很容易在馬歇爾手中通過。此外白邦瑞熟悉漢學,也是最早斷言“中國是美國最大戰略對手”的人之一。
但據了解,“凈評估辦公室”起草《中國軍力報告》時,依據的主要是技術偵察、人力情報及各種公開資料,很多時候只通過衛星圖片便對某些數據作出了判斷。而且,白邦瑞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專家,只能算是戰略問題專家。此外,在過去3~4年中,五角大樓研究中國問題的分析員不斷發生變動,個人研究能力的高低必然會影響五角大樓對中國軍力研究的結論。這大概也是《中國軍力報告》遲遲難產的原因。
(陳梅摘自2005年6月23日《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