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銷新人或欲從事直銷的朋友請切記:你在從事這門生意時,千萬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盲從或聽信他人煽動,盲目從事。應認真思考,免得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
直銷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并非大家想像的那樣簡單。這里沒有“一夜致富、一舉成功”的神話。有些直銷新人在進入這個行業后發現,做直銷時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很多事情并非想像的那樣簡單。記者就剛加入直銷行業最容易出現的心態問題,整理了以下幾個典型:
自以為是型
邱某是一家著名直銷公司的新人,做直銷之前,他是一位個體老板。由于傳統生意上沒有賺到錢,幾個月前,他聽說中國要重新開放直銷業,就進來了,希望能在這個行業賺到他的“第一桶金”。在進入直銷行業后,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樣按“學、做、教”的步驟進行,平時也不主動參加直銷知識技巧學習。后來,邱某不論是銷售產品還是推薦新人幾乎都沒有進步。在一次產品銷售中,顧客問的一些簡單問題他也回答不上來,最后銷售沒有達成,反而被顧客狠狠地奚落了一頓。
這類人犯了自以為是的錯誤,不肯學習,也不愿認真吸取教訓。總是以過去的經驗來對待直銷,殊不知直銷的本質就是需要不斷學習。
夸大功效型
秦某所在的公司是以保健品為主打的企業,他為了增加銷售額獲取利潤,常常不顧產品的真實屬性妄自夸大產品功效。殊不知,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他的做法很簡單,到處打聽哪里有危重病人,然后就想方設法地接近病人家屬,推薦他的產品,吹噓產品功效,自稱是“救人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使者。言辭絕對,他常以“這種產品絕對能治好某人的病,不好不要錢”等不負責的話引導顧客購買。
這類為了能賣出去產品而將功效無限夸大的人是非常危險的,直銷需要的是誠實,隨意夸大功效不僅危害顧客利益,也危害了團隊的整體利益。
夸大收入型
在直銷圈里,常能聽到“某人做直銷才半年已升至多少級經理,月收入已達到幾位數。”言者口若懸河,好像直銷業真是一個短期致富的淘金場。劉小姐就是這樣的人,她剛進直銷業不久,平時挎包里總是裝著上級直銷商的業績單。所到之處,總不忘拿出來給新人看,加上其精心準備的講演,讓其他人相信直銷業就是一個淘金場,就能一夜致富。
這類人總是以名利去誘惑他人,給新人以誤導,好像直銷真的可以短時間致富,為新人制造了一個美麗的泡沫。這種人是直銷行業的毒瘤。
爭強好勝型
從事直銷業,無論是做零售還是做推薦,都離不開要與人溝通。但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從而影響他人是非常難的。吳女士是位退休教師,2004年2月份加入直銷隊伍,認定直銷業在中國一定大有發展后便不辭辛勞,逢人便講直銷業的前景和未來。但是,每當其他人與她的觀念不同時,她總會用激烈的語言刺激對方,弄得大家不歡而散。有一次,一位中學的老同學給她講,在商場上班的女兒要找份兼職做。第二天,吳女士找到那位同學的女兒,在談話的時候,同學的女兒對吳女士的觀點提出了不同意見,吳女士竟脫口說出:“你一輩子就是站柜臺的命。”
直銷只是一種銷售形式,有的時候某直銷商把公司、直銷行業當成是唯一生存的途徑。其實只要努力,各行各業都可以做得很好。這樣爭強好勝的性格不僅對自己的團隊發展不利,而且對自己的人際關系也會有不好的影響。
直銷“串串”型
在直銷隊伍里,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人做過很多家直銷公司,但每家公司都做不久,跳槽頻率讓人咋舌。他們跳槽的目的多數是為了想找家最容易最快發財的公司,而且這樣的人總是會不斷攻擊前一家公司,甚至會將了解到的別家公司的缺點作為拉人的憑據。很顯然,他們是做不好直銷的,也不可能找到最容易最快發財的公司。
我們把這種頻繁跳槽的人稱為“串串”,看似“集眾家所長于一身”的他們,其實到了最后,只能成為直銷行業中人人摒棄的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