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接連出現的一些問題,讓人們開始對其權威性產生了懷疑。
7月29日,財政部要求全球第一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對查出問題進行整改”。當人們還驚詫于普華永道也會犯此種錯誤的時候,8月3日,中國證監會對科龍電器的調查結果表明,科龍財務存在多項違法行為,而在此期間,為科龍電器財務報告出具審計報告的正是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在國外,美國司法部正對畢馬威涉嫌妨礙司法公正和非法銷售避稅產品一事展開調查,并開始討論是否對其起訴。
企業選擇“四大”,希望借助其品牌效應,更容易在審查中過關。然而,財政部監督檢查局人士表示:\"我們要打破的就是這種神話!\"
而“四大”的業務水平,也受到了官方的質疑。財政部的一位官員說:“他們那套審計程序根本無法發現中國企業出現的問題。我們下去,一查一個準兒!”
既然“四大”的品牌效應、業務水準都并不完美,而收費卻比本土會計師事務所高很多,為什么不改聘本土的會計師事務所呢?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企業做出了應變。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統計,2004年共有104家上市公司變更了審計師。其中有27家上市公司炒掉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此前,“四大”幾乎壟斷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全部審計業務。